马蔺的栽培管理的要素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没有人不喜欢花的,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花卉的种植潜藏着很多学问的,你能看到这篇文章,说明你也在关心这方面的情况,请您阅读花卉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马蔺的栽培管理的要素》,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蔺别称马莲、马兰、马兰花、旱蒲、马韭等,是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原产中国,中亚西亚、朝鲜亦有野生分布。耐盐碱,耐践踏,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在荒地、路旁、山坡草丛中生长良好。
一、形态特征根状茎粗壮,须根粗而长,黄白色,少分枝,叶基生,花茎光滑。蒴果长椭圆状柱形,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棕褐色,略有光泽。花期5月至6月,果期6月至9月。
二、生长习性马蔺根系发达,入土深度可达1米,须根稠密而发达,呈伞状分布,这不仅使它具有极强的抗性和适应性,也使它具有很强的缚土保水能力。马蔺直立生长的叶片可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缓解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刷,而且还利于根部透气。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马蔺的地上部分会变得相对低矮,地上生长量会减低20%以上;同时,根系会更加发达,会增加10%以上,这都有助于其在高温干旱、水涝等不良环境中正常生存。其种子在含盐量0.44%条件下正常发芽;含盐量0.51%时,发芽率明显下降,含盐量达0.75%时,丧失发芽能力。萌发后的幼苗在土壤含盐量达0.27%、pH值达7.9-8.8的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并开花结实。
三、繁殖技术马蔺既可用种子繁殖也可无性繁殖,直播种子出芽率达80%以上,马蔺植株上成熟的种子散播在周围绿地内,只要有适宜的水分和条件便可长成小苗。用成熟的马蔺进行分株移栽繁殖成活率也很高。新苗生长迅速,次年即可发育成熟。
四、栽培技术马蔺一般种植分株苗或直播小苗,时间以3月、4月为宜,夏季或秋季均可,夏季气温高要及时浇水且多浇水,较费工。株行距常采用40厘米见方栽植。栽前施足基肥,栽后及时浇水。生长期一般不追肥。1年至2年便可成坪。
五、病虫害防治马蔺具有极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一般没有病虫害。在衡水地区马蔺常被小地老虎危害,小地老虎一年发生3代,小龄幼虫将叶子啃食成孔洞、缺刻,大龄幼虫白天潜伏于根部土中,傍晚和夜间切断近地面的根茎部,使植株叶片干枯,影响观赏效果。
药剂防治:幼虫3龄前防治效果最好。用5%的辛硫磷颗粒加细土30倍,拌匀后均匀撒在草坪上;或喷洒50%辛硫磷液1000倍液。
生物防治: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设置时间从3月初至5月底。灯下放置盛水的大缸,水面撒上机油。糖醋液的配置方法是:红糖1份,醋3份,水10份,加入少量敌百虫药液搅拌均匀。于无风晴天的傍晚放在苗间,天明后收回,将蛾子收集并深埋处理。
植株被啃食后,上部叶片死亡,防治后还可从基部钻出新的叶片,重新恢复往日生机。马蔺单一植被群落中几乎不发生病虫害,且由于它有特殊的分泌物,其与其他植物混植后也极少发生病虫害,大大降低了绿色地被建植后防治病虫害所需的投入和成本。
相关知识
种子储存的关键要素介绍
种子储藏的基本原理:
同所有的活的有机体一样,种子是通过新陈代谢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的。来维持生命活动的。种子在储藏期间进行新陈代谢作用的主要标志就是呼吸作用。种子凭借呼吸作用与外界环境条件(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气体,温度,湿度等)进行气体,热量,水分等代谢活动。因此,控制好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储藏物质的消耗。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种子呼吸作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通气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就是消耗氧气,氧化种子内的营养物质。产生一氧化碳、水和大量热能,呼吸作用强,则消耗储藏的物质多,就会在种子堆内积累水和热量给安全储藏带来不利因素,二是在通气不良缺氧时,种子就转向缺氧呼吸,结果是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和少量的热能外,同时生成了较多的乙醇(酒精),产生酒味会很快丧失发芽力。所以要保管好种子,必需控制种子的呼吸。
种子的呼吸作用受种子本身的含水量,环境温度与气体成分等条件的影响。其中种子含水量和温度又是两个主要因素。
1、种子水分:充分干燥的种子,它的呼吸作用十分微弱,当种子吸湿变潮时,则会增强呼吸,水分愈多,呼吸愈强,形成一个十分明显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在种子储藏上很重要,种子含水量在转折点以下时基本上可以安全储藏,当种子含水量上升到转折点以上时,就会引起种子发热、霉变。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个转折点称为安全水分。安全水分的具体数值是有相对性的,它还决定于其它因素,主要是种子温度,或者说环境的温度。
2、种子温度:种子的呼吸强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强,使种子处于低温状态也是减小呼吸强度的有效途径。安全水分受制于温度,这是关系到种子水分和温度对呼吸作用的综合影响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种子含水量不同,呼吸作用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幅度也不同,含水量愈低,则变幅愈小。也就是说,温度愈高,呼吸作用上升愈快,即安全水分数值愈小。如:在北方地区,冬季种温很低,含水量达20%的禾谷类种子也可安全储藏,可到了夏季种温升高,安全水分必须控制在13%~15%以下。
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储藏期间的主要生理活动,能否控制好种子呼吸是关系到储藏成败的主要问题。影响种子呼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水分和温度这两个主要因素外,其空气成分,种子质量情况(成熟度、净度等)以及种子微生物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实践工作表明,种子安全储藏要保持干、冷、净的状态。
芍药的栽培和管理
要想管理好和栽培好芍药,首先必须得知道芍药的生活习性,那样才能更好的再配合管理。芍药性耐寒,喜肥怕涝,喜土壤湿润,但也耐旱,喜阳光,夏季喜凉爽气候。盆栽芍药盛夏烈日下易焦叶,应注意遮阴。芍药为肉质根,根系较长,故应栽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栽于黏土和低洼积水的地方易烂根。
芍药的繁殖方法有两种:
1.分株繁殖法:分株时间最好在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这时芍药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长,根茎养分最充足,分株栽植后,根系尚有一段恢复生长的时间,对来年全株生长有利。先将母株的根掘出,振落附土,晾一天,再顺着芍药的自然分离处将根分开,用利刀切分,每丛根带有四个至五个芽。根部切口最好涂以硫磺粉,以防病菌侵入,再晾一天至两天即可分别栽植。露地栽植的芍药,株距五十厘米,行距七十厘米,盆栽芍药,花盆口径与深度均为四十厘米较适宜。以观花为主的芍药,应五年至六年分株一次,以采药为主的芍药,应三年至五年分株一次。
芍药的栽培和管理
2.播种繁殖法:八月份芍药种子成熟时,果实开裂,应随采随播种。播前要整地做畦,浇透水,然后播种。播后覆细沙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一倍至二倍,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必要时上面可盖上一层玉米秸或稻草,以达遮阴、通风、保湿的目的。秋季播种的当年即可生根,但幼芽在翌年春暖后始能出土。播种的幼苗生长缓慢,发育良好的需三年至四年始能开花。一般播种芍药,多为了培育新品种。
芍药定植后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部,影响生长和开花,为使芍药良好生长,每年需进行合理施肥。第一次在三月份出芽时施用;第二次在四月份现花蕾时施用;第三次在五月下旬花谢后施用;第四次在八月下旬处暑以后,植株孕育翌年花芽时施用;第五次在十一月份,在植株周围开沟施冬肥。每次施肥后,都要浇足水,并应立即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雨季应经常中耕除草。
盆栽芍药,霜降后剪去枯萎枝叶,以防孳生病虫。越冬期间无需移入室内,放置在阳台上或房檐下阳光充足处,盆土不要过干即可。芍药开花前,侧蕾出现后,可及时摘除,以便养分集中,促使顶蕾花大花美。花谢后,如不打算播种繁殖,应随时剪去花梗,以免结籽,消耗养分。
为害芍药的害虫有蛴螬、红蜘蛛和蚜虫。为防蛴螬咬食芍药根,每年初春可用一千倍百分之五十辛硫磷稀释液灌根防治。对红蜘蛛和蚜虫可用乐果喷杀。芍药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其症状是,夏季芍药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到秋后,叶片逐渐枯萎,甚至全株死亡。防治方法是,从四月份起至秋后止,每月喷波尔多液一次至二次。
腊梅的栽培管理技术
蜡梅又叫然黄梅、黄梅花、蜡梅、金梅、腊梅、蜡花、蜡梅花、蜡木、麻木紫、石凉茶、唐梅、香梅等,是一种非常漂亮的落叶灌木,原产我国中部,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种植。蜡梅不仅是园林中常用的花木,还是盆景、切花中的常用材料。蜡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蕾,斗寒傲霜,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今天主要介绍的是腊梅的栽培管理技术:
(1)地栽。腊梅地植应选背风向阳处,移植时间多在冬、春二季,苗的根部须带土团。栽植前,在定植穴内施足诸如粪肥、厩肥或腐熟的豆饼等作基肥。施基肥后,在肥上盖上一层薄土隔开,再放苗填土。栽植后,要及时浇水并适当修剪。地栽腊梅管理上可以粗放些。一般每年6-9月份,每隔20天施一次液肥(可用骨粉和饼肥泡水,充分腐熟后施用),这样可以保证枝叶、花芽发育良好。初冬前浇一次水,花谢后施一次肥,并浇一次水,平时一般不浇水,只有天气太旱时可适量浇水。
腊梅的栽培管理技术
腊梅萌发力强,花后要及时修剪,一般将花枝20厘米以上部分剪除,并将前一年的伸长枝剪短,留1-2对芽即可。这样可使养分集中于抽发新枝,并为翌年开出色艳朵大的花创造有利的条件。
(2)盆栽。盆栽腊梅,培养土应选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上盆后要及时浇透水,并放在荫栅下缓苗约一个月,再放在庭院内或阳台上阳光充足处养护。浇水应掌握干透再浇水的原则,不可多浇,盆土不宜过湿;但也不可干,过干则花开不整齐。平时要经常追肥,以促其形成大量花苞,否则开花稀少。一般每年5-6月间每隔7天施1次腐熟的饼肥水,肥、水比可按3:10配合。7-8月间为腊梅花芽形成期,施肥可每隔15-20天1次,且肥水的浓度应稀一些,肥与水的配比以1:5为好。这样有助于花芽分化。所施肥料必须充分腐熟,不然会烂根。秋后再施一次干饼肥,以供开花时对养分的需要。入冬后要让盆土偏干一些,不再施肥,否则花期缩短。12月份移入室内。如果室温高,元旦前即可开花;但若室温低,花期可延迟到春节前后。花后应移往冷凉处,防止过早抽新梢和叶,影响花芽分化,对来年开花不利。
高山杜鹃的栽培管理
高山杜鹃适应能力很强,在正常温度下都能生长,在欧洲多数是室外生产,有条件的可用温室来生产。温度不同,高山杜鹃的生长差异较大。
温度 高山杜鹃最适温度是15-20℃。最高气温35-39℃,这时生长受到抑制,应及时采取一些遮阳、降温、换气措施。温度最好控制在30℃以内,超过35℃时,高山杜鹃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不利花芽分化,虽说高山杜鹃一般能耐-20℃的低温,但应尽量控制在10℃以上,尤其是幼苗防冻。
光照 高山杜鹃喜半遮阳状态,尽管在夏季阳光直射下也没问题,但叶片越大的品种越需要遮荫。实践证明夏季最好加盖遮阳网。
施肥浇水 高山杜鹃施肥问题,说法众多。从我们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应改变我国传统的集中施肥法,代之以“薄肥勤施”,即每次浇水都均衡施肥,特别注意不同生长阶段的配比,因其影响较大,要尽力做到每次浇水都能认真检测分析,以配制最理想的PH值和EC值。我们在不同生长阶段均做了大量的试验,如从PH值3.8到7.1之间做了个梯度的试验,虽然证明其适应能力较强,但适当的酸性是健壮生长的保证。我们也从EC值1.0到3.8之间做了大量的试验,实践证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应注意薄肥勤施、促控结合,认真检测水质的化学成分,高盐高钙对高山杜鹃生长不利,应尽力选用雨水、化学或半透膜技术处理过的水。
组培苗的繁育 这几年高山杜鹃成品花价格特别高,且枝粗叶芽少,对扦插育苗和嫁接育苗均不利,成活率低,费用高。为此我们请来比利时组培专家传授技术,仍因高山杜鹃组培的特殊性致接种很难成功,经过3年的努力,2003年初才培育出高山杜鹃组培苗。
红叶椿的栽培管理
红叶椿3月下旬至6月叶片红亮鲜艳具有光泽。到夏、秋季叶片上部为紫红色,新稍鲜红色,老叶变为绿色。生长速度快,5月至9月为苗木适生长期,日生长量2厘米左右,芽间距5至12厘米。红叶椿适应性强,抗旱,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均能生长,耐盐碱,抗寒,大苗能耐零下30度低温,并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可用于城市、荒山、厂矿的绿化美化。
红叶椿主要以嫁接繁殖,用臭椿或千头椿做砧木。春、夏、秋三季均可嫁接;春季在3月中、下旬用带木质芽接,成活率可达90%左右,当年生长高度3米以上、干径2厘米以上。夏季在6月至7月可用皮芽接或带木质芽接,成活率高达95%以上。嫁接部位在砧木30厘米以上,嫁接芽部位以下要多留叶片,嫁接芽以上留5厘米其余剪掉,接后10至15天内解绑绳,应避开雨天嫁接。秋季9月中、下旬用带木质芽接在当年生枝条上,成活率在90%以上。嫁接部位以上枝叶不要剪除,为半成品苗。
一年生苗因苗木上半部还未完全木质化,越冬能力差,所以在11月后未上冻前将苗木刨出,假植储藏保护至第2年早春再进行定植。红叶椿要培养大苗一般每亩定植400株至600株为宜。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定植后当年生苗木高度4米左右、直径3至4厘米。
红叶椿有一定的抗病虫能力。苗期应注意地下害虫,用杀虫剂随水冲施每亩1至2斤。春、夏季椿象易危害树木。可用人工捕捉或用内吸式杀虫剂500至800倍喷撒树干,苗木生长期蝇螨易危害叶片,可用杀螨剂800至1000倍进行防治,用杀菌剂可有效防治撅叶病、卷叶病和根枯病。
多头菊的栽培管理
栽培技术
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优良品种繁多,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我国菊花多为盆栽,在盆栽菊中又以多头菊、多本菊栽培最具代表性,栽培技术较高,要求一株多头(一株三枝着花三朵者为三头菊,一株五枝着花五朵者为五头菊,一株七枝着花七朵者为七头菊,以此类推),主枝明显,分枝分布均匀,株形较矮,植株生长健壮,株形完美,茎直立,节间分布均匀,粗细与高度适当,叶形正,叶色清新,叶片舒展,无病虫害,无药害,能充分表现出品种特性。
1. 扦插育苗
(1)育苗前准备
先要准备好育苗容器,规模化生产要准备苗床,然后配制好扦插基质,基质最好采用无土基质,以砻糠与珍珠岩1~3∶1配制为佳。将配制好的基质置于育苗容器或填入苗床中,其厚度为10~15cm,整平后备用。扦插是以插穗自身养分供给生长的,故基质中可不含养分,也不必施用基肥。
(2)扦插时间
最佳扦插时期在5~6月梅雨结束前高温尚未来临时。扦插期应根据育苗时间的长短、摘心次数和定头时间而确定。一般无土基质育苗期为2周,有土基质育苗期为20天。上盆缓苗后10天摘心,定头期在7月25日~8月初,最晚不超过立秋。上盆后至定头按栽培多头菊花数量的要求,每隔20~25天摘心1次,依据摘心次数推算最佳扦插期。
(3)扦插
选择优良、健壮、无病虫害的插穗,一般扦插育苗多采用菊株经多次摘心后萌发的,整理后的插穗长度以5~6cm为宜。整理时可在插穗下部节下1~2cm处折断,去除基部叶片。插穗切忌过长,以便将来控制株高。采摘的插穗切忌暴晒,应堆放在阴凉处并喷水或略在清水中浸泡以保持湿润,可在水中加入药剂防治病虫。扦插的株行距为3cm,有的品种叶较大可适当放宽。扦插时将插穗1/3插入基质中,插后用手指轻压插穗基部周围基质,使插穗与基质紧密结合,插好一部分后即用细喷壶或多功能水枪用细雾喷足清水,以后继续扦插,待扦插结束后,如水量不足再重复喷水1次。对一些名贵品种及高温条件下扦插不易生根的品种可用生根粉促进生根。
(4)苗期管理
主要是控制温、湿度,在扦插前期要保持较高的湿度,以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甚至接近饱和为佳。在扦插后的头3天内保持高湿度不使插穗萎焉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期间要不断间歇喷雾,喷水要求间隔时间短、水量少、次数多,在一天中,早晚喷水间隔时间略长,中午间隔时间短。阴雨天喷水量及喷水次数都应相应减少。扦插4~5天后喷水量可逐渐减少。成苗后出圃前3天要降温、控水,锻炼幼苗适应外界环境。
(5)其他管理
扦插1周后插穗截面愈伤组织基本形成,根原基开始发生,插穗自身储存的养分已大部分消耗,叶片开始发黄,为及时补充养分,可喷施0.2%磷酸三氢钾及0.2%尿素1~2次。菊苗出圃前喷洒药剂防治病虫。
2. 上盆及换盆
插穗生根成苗后要及时上盆,上盆的适龄苗以须根长2cm时为好。用不含养分的无土基质育苗则更要及时上盆。上盆时要避免损伤根系,可用较小的盆,避免大盆种小苗、营养面积过大、养分过剩、植株前期生长过旺,且用大盆占地面积大,不便管理。上盆时宜浅栽,盆土不要一次装填满,可装到大半盆,以后随菊苗长大再陆续添土。上盆后要将盆略微振动并用手轻轻镇压盆土,盆土沉实后浇透水。新上盆的菊苗宜放在荫蔽处,经3~4天缓苗后可移至阳光充足处正常养护管理。待菊株长大、根系布满容器、须根从盆孔露出时,将种在小盆中的菊株移栽到较大的盆中并添加盆土,以扩大营养面积。多头菊整个生育期间可换盆1~2次,主要根据多头菊着花数量而定。一般上盆时先种于盆径10~12cm的盆中,再换到盆径15~20cm的盆中,再换到盆径25cm的盆中。每次换盆都要添加盆土并浇透水。
3. 摘心与定头
栽培多头菊要多次摘心,其作用是促使菊株萌发侧枝,形成最适花枝数,便于控制植株高度,防止徒长,防止发生柳叶头。多头菊摘心:三头菊可摘心1~2次,五头菊可摘心2~3次,七头菊、九头菊的摘心次数相应多些。1次摘心者在上盆后10天,基部可留3~5叶;多次摘心者在侧枝长到15cm时进行,摘心后基部仅留2~3叶,易控制植株高度和
发枝数。最后1次摘心在7月25日至立秋前进行,亦称定头。
4. 肥水管理
(1)水分管理
菊花喜湿润,忌水渍,水涝易死亡。浇水过多易使菊株徒长,浇水不足又会影响菊株生长发育,浇水量要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育阶段和天气情况而定,其原则是适时适量,盆土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要浇透。在菊株较小时以及每次摘心后,耗水量较小,为促进腋芽饱满,要控制浇水。随菊株长大,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耗水量不断增加,应适当加大浇水量。在梅雨及台风季节雨水多,遇雨盆内积水,要及时将水排出。在营养生长期,为控制菊株高度,以午前浇水为宜,浇水量以能维持正常生长所需即可。花期浇水,一般在花芽分化期要适当控水,以利花芽分化;在花蕾发育、花蕾露色、花瓣迅速发育时则要充足供水,方能开出硕大花朵。为控制好土壤湿度,可采用叶面喷水的方法,叶面喷水可使叶片湿润,防止叶片老化,提高光合能力。
(2)肥料管理
菊花喜肥也较耐肥,多头菊所用盆土是营养土,在配制时已加入各种肥料,无须再施基肥。在菊株生育期间为不断补充养分可追施速效性肥料,如经发酵稀释的豆饼水、骨粉、复合化肥等,也可每周喷施0.1%~0.2%尿素及磷酸二氢钾溶液,并不断增添盆土以补充养分。
5. 矮化处理
为控制菊株高度,摘心后要及时喷洒矮化剂,一般可喷B9 400~600倍液,对矮化剂反应迟钝的可喷400倍液,反应较敏感的则可喷600倍液,也可喷多效唑(150~300104稀释液),一般喷施2~3次,对花梗特长的品种要在花梗伸长前喷施矮化剂。
6. 整枝造型
按多头菊着花数量的要求,经多次摘心定头后,留足侧枝数,当侧枝长至15cm以上时,按需要选留分布均匀、长势相等的侧枝,其余侧枝均从基部剪去,整枝后可进一步造型。造型要及时,迟了基杆木质化,难弯曲、易折断。同时造型要因势利导,顺势而行,将菊株各侧枝牵引至不同方向均匀分布拉成水平,梢部弯曲向上。造型前应停止浇水,使菊株含水量较低,便于操作。牵引可用金属丝,也可立支柱绑扎固定。菊株在秋天后短日照条件下,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花芽逐渐分化孕蕾,同时花蕾下部的侧芽也大量萌发,抽生侧枝,这些同化器官的形成势必消耗大量养分,为使养分集中于主蕾,要及时抹去侧芽、疏去侧蕾。
7. 花枝高度及花期调整
多头菊整枝后所留侧枝常受各种因素影响,出现长势不匀的现象,因此要作适当调整,可在侧枝生长初期,对长势过于旺盛的侧枝喷涂B9 400倍液,对弱枝喷施液肥。立支柱绑扎时要将矮的花枝上提,长的花枝下曲,以求各花头在同一平面上。为使多头菊花朵大小、花期一致,在现蕾后出现大小差异时,可通过疏蕾加以调整。主蕾较大的可留预备蕾,以分散养分,减缓主蕾生长;主蕾较小的则不留预备蕾,促使主蕾迅速生长。不论花枝和花期的调整都要适度,不要应调整失度而适得其反。
花蕾露色后最好将多头菊置于保护设施内避免雨淋,在阳光强烈照射时,可用遮阳网遮荫,以保证花的质量。
应用范围
菊花的观赏具有多样性、艺术性、广泛性、群众性。
云南春兰的栽培管理
栽培技术
1. 场地
云南春兰稍喜阳,应尽量挑选东向或东南向场地栽培。如条件不允许,西向场地只要采取相应措施也行。笔者及一些云南兰家限于条件用西向阳台栽培亦能收到较好效果。
2. 盆器
云南春兰由于根系一般不太发达,吸收和输送水分功能不太强大,为避免渍水潜根,所用盆器不必过大。一般四五株一丛中型植株用7号塑料盆即可(内径13cm左右),如株型较小或单株独苗5~6号盆便可(内径10cm左右)。盆小不易渍水潜根,且盆土干得较快,能增加浇水频率,有利于兰花生长。
3. 植料
云南春兰对植料不苛求,多种植料或配比只要辅之相应环境和管理均能栽培好。经多年实践摸索,现云南兰家已形成基本趋于一致的植料配比麻栗树叶、颗粒红土、蛇木、塑料颗粒、松针、颗粒树皮等60∶20∶5∶5∶5∶5。其中颗粒红土大多用省内保山、红河等地的红壤颗粒土,以及贵州盘县褐色颗粒土。有的兰家就地取材选用成分纯净、见水不易化开或不经搅拌不化开的当地的生颗粒土亦可。本配置以麻栗树叶为主,其它成分根据盆器大小、栽培环境、管理习惯等增减,如管理到位大多能收到较好效果。
部分云南兰家仿照台湾及日、韩兰家,用植金石、云南本地颗粒红土、四川崇州颗粒红土、碎砖粒、颗粒松树皮或沙松树皮等,在其中掺少许麻栗树叶或蛇木等,效果亦好。
云南春兰栽培对植料总的要求是养分适当,滤水透气,无毒无害即可。
4. 光照
云南春兰稍喜阳,管理上可比蕙兰、豆瓣兰、秋芝稍阴,比莲瓣兰、春剑、寒兰、墨兰稍阳。一些云南兰家将兰棚较当阳处留给春兰,或每天上午从日出至9时前后给春兰两三个小时全光照(或隔一层玻璃、阳光板),其它时间着斑驳的花达光或散射光,所植春兰矮壮墩实,叶片较多,叶质厚硬,假鳞茎圆实,易着花。在兰花桩形培养和催花上,阳光是最好的造型师,也是不花钱的最佳催花剂。
5. 水分
如果盆器不大、植料泡松,滤水透气,植株健康,则可用重水法,即勤浇多浇,生长期一般3天~6天浇一次透水,这样兰花生长迅速,成苗快,发苗多。但具体还视盆器大小、植料配比、栽培环境、管理习惯、植株苗情、天气阴晴等而定。如侧重扣水偏干栽培,兰株生长速度较慢,影响成苗时间及发苗率。
6. 湿度
云南春兰对空气相对湿度无过高要求,只要盆内水分控制得当,栽培环境湿度高低一点无大碍,湿度低一点叶面干爽,植株还不易糊叶起斑。
7. 温度
在气候无大寒大暑等极端温度的地区,不必人工过度干预栽培环境温度,而应顺应物候,该冷则冷,该热则热。但春末及夏天如遇酷暑,兰棚温度高过30℃时,则需多开窗或用风扇等通风降温。
8. 施肥
如选用以麻栗叶为主的植料配置,依云南兰家习惯,大多在前期处理麻栗叶时已掺入10%左右的羊粪,故栽培时一般不必再加其它基肥。如盆器较小,植株生长茂盛,再加重水植兰,浇水频率高,肥分吸收和流失较快,栽培两三个月后可选用花宝、高萃等市售花肥喷施叶面或灌根,亦可施用发酵后的稀薄豆饼水、篙芝水、羊粪水等有机肥。但春兰因植株纤巧,终归不太受肥,故施肥宜施薄肥,且频率要低。
病虫害防治
1. 霉菌病(Pythium ultimum)
又称白绢病。多发生在梅雨季节。初在土壤表面及叶基产生白色菌丝,导致根茎腐烂。防治方法是除去带菌土壤,用五氯硝基苯粉剂500倍液喷洒。
2. 黑斑病(炭疽病)
高温多雨季节发生。初起,在叶上出现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增多,变成黑点。多为害新芽,严重时整株枯死。应加强通风,控制水分,拔除病株;用65%代森锌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甲基硫菌磷800倍液喷洒,每10~15天一次,连续2~3次。
3. 介壳虫
为害兰花的介壳虫有:盾蚧(Diaspis boisduvalii)、条斑粉蚧(Ferrisiana virgata)和兰蚧(Lepidoaphes machili)。可以用20%氧化乐果500~800倍液、60%的乐果粉剂1500~2000倍液、5%马拉硫磷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应用范围
春兰有清肺除热、化痰止咳、凉血止血的作用。
喜欢《马蔺的栽培管理的要素》一文吗?“叁仟森林”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大全相关资讯的同时,sanqiansenlin.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的栽培管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