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花卉行业

花卉相关知识:四川达州市积极推进林木采伐管理改革

花卉的用途有很多,不但可以供大家赏玩,还能当做药材治病,又或者放进食物里作为一种调味品来使用。花的用处很多,那么就让叁仟森林(sanqiansenlin.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相关知识:四川达州市积极推进林木采伐管理改革",希望您喜欢!

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森林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对森林采伐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增强林业配套改革需要,规范行政权力,促进林业长远发展,达州市摸索建立了一套科学、透明的森林采伐指标分配办法,取得不错成效。

一是实行分类管理。禁止国家级公益林中的一级公益林采伐,严禁实施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达州市境内主要交通要道、河流视野范围内,城市及周边的森林严禁实施商品性采伐。商品林实行限额采伐,将消耗限额严格控制在国家和省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二是科学分配指标。制定科学规范的林木采伐指标分配方法,建立监督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赋予广大利益群体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把采伐指标分配数量、方法摆在明处,实行“阳光”操作。对符合政策鼓励扶持的对象给予优先安排林木采伐指标。特别是对已纳入编限单位的,根据编制的采伐限额安排林木采伐指标;对符合编制详细、简明森林经营方案且尚未纳入编限单位的,参考经营方案测算的年合理采伐量,实行林木采伐指标单列;对编制简易森林经营方案的,实行统筹安排,根据森林经营类型和林分年龄安排林木采伐指标。

三是实行分级管理。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森林可采伐资源状况,将采伐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单列单位和乡镇;基层林业站根据上级分配的非计划单列采伐指标,组织各行政村统一申报安排采伐申请,对符合条件的申请采伐伐区进行采伐指标预安排。分解到村组的采伐指标,交由可采资源的群众讨论确定分配方案,落实到具体农户和其他个人。采伐指标分配落实结果,经村(组)、乡(镇)签署意见后,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作为审批采伐和办理采伐许可证的依据。严禁将集体采伐指标分配给木材经营者和加工企业并由其组织采伐他人所有林木。实现采伐指标早知道,充分保障广大林农利益。

延伸阅读

花卉养殖:达州市实施千亩核桃丰产技术


近日,由达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申报的《核桃丰产技术推广示范》获国家批准开始实施,计划用近3年时间,采取“推广单位+专合组织+农户”模式,在大竹县清水镇推广示范核桃丰产技术1000亩。达州市是核桃适生区,栽培历史久远,核桃资源丰富。由于品种混杂,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平均亩产不足35公斤,经济效益低,严重制约林农增收致富和生产积极性。从2023年至2023年,达州市林科所开展了“早实薄壳核桃优良品种选引及丰产栽培推广”,该项目2023年荣获达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核桃产业科学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达州市林科所与大竹县林萍核桃农民专业合作化协作,于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大竹县清水镇实施国家《核桃丰产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建设规模1000亩,重点推广施肥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种植大户及技术骨干500人次。项目实施后,可辐射带动周边乡镇1万亩核桃基地应用丰产技术,将较传统核桃种植经营提高产量30—40%,经济效益显著。

花卉行业相关:四川省郫县花卉苗木产业快速发展


近日,四川省郫县出台《进一步加快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多措并举助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花木企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精品化发展,重点在花园、友爱、新民场、三道堰等镇发展“一区双核”花卉苗木产业。

二是强化配套服务。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统一规划”的方式,结合土地综合整理和一线一品打造,加快推进IT大道高端苗木生产基地建设,抓好花卉苗木交易市场、“西部花木物流贸易港项目”、花卉苗木产业服务中心建设,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强化品牌包装升级。利用“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农家乐旅游发源地”、“中国盆景之乡”等资源优势,引导园林绿化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品牌创建活动,参与和申办各类花木展览会、展销会等宣传活动,加大花木产业宣传推介力度,扩大花卉苗木产业的影响力。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进行科技研发,引进和推广新品种、国内外先进栽培生产方式和营销体系,大力培养花卉苗木职业经理人、花木经纪人,实现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提升花卉苗木产业科技水平。

五是强化政策扶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引导建立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互助基金,做好货款项目、评审、评估抵押物。同时支持园林绿化资质企业、合作社(花协)以产权进行抵押、平台公司担保、财政贴息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切实解决花木企业融资难问题。

力争到“十二五”末,郫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花卉总产值达到22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5家,十亿元的企业1家,一级绿化资质企业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陈万里)

花卉养殖:四川2023年达州春季造林绿化确定4方面重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我市正紧紧抓住春季植树造林时节,及早谋划,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大力开展森林城市和绿色屏障、绿色通道、绿色家园、绿色街道、绿色单位和绿色产业建设。

切实抓好森林城市建设。以城市绿化为核心,县(市、区)绿化为联动,出口通道绿化为重点,着力推进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通道庭院景观化建设。大力实施“一河两岸、五公园、六通道”绿化工程,以打造森林街道、森林广场、森林社区、森林庭院为重点,突出特色,形成亮点,打造一批品位高、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化景观,努力拓展绿化空间,丰富城市景观。

切实抓好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努力增加森林植被。大力推进农田林网化建设,加快“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滩)、“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绿化,建设绿色新农村,不断改善农村生态条件、优化农村居民人居环境。以争创四川省绿化模范县、绿化模范单位和绿化示范村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森林工程建设。

切实抓好绿色产业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注重林业的深度开发,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和附加值,以最少的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价值。发挥林业产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社会的新需求。大力发展林业主导产业,推进绿色发展。

切实抓好绿色通道建设。及时对全市的国道、省道和渠江、州河等重要河流绿化进行规划,有计划地分步实施。今春,各县(市、区)和相关市级部门将突出抓好1-2条重要通道的绿化样板,务求取得实效。还采取多种形式动员、组织干部群众履行植树义务,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建立义务植树基地,办好义务植树点,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推动义务植树活动向纵深发展。鼓励和倡导栽植纪念树、种植纪念林,不断丰富和完善履行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

花卉行业相关:四川省林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近年来,四川省依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取得了积极成效,对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全省林下经济共实现产值76.2亿元,同比增长39.8亿元,增幅85.7%,为林农人均实现增收近200元。

一、林下种植方兴未艾。近年来,四川省在林下种植方面涌现出林药、林菌、林粮、林果、林菜、林草、林茶、林葛根、林笋、林竹、林桑等模式。目前,全省林下种植面积共268.62万亩,参与农户380.47万户,上半年实现产值17.6亿元。全省从事林下种植的专业合作社有385个,参与林农50.6万人,经营面积176万亩,年生产能力达2.9亿吨,龙头企业47个,生产加工企业77个,仓储企业2个,综合交易市场17个。大邑县引进成都恩威集团、科伦集团、新天豪公司等企业发展中药材示范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5万余林农种植中药材8.5万亩,每亩林地林农增收400多元。预计到2023年,全省将建成林下种植示范基地2100余个,种植面积将突破1000万亩,累计实现产值230余亿元。

二、林下养殖蓬勃发展。四川省在保持发展林禽、林畜、林蜂、林蛙等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相继探索出了林麝、林蛇等林下养殖模式。目前全省林下养殖参与农户426.19万户,实现产值40亿元。全省从事林下养殖的专业合作社385个,经营面积62.7万亩,参与林农5.68万人,年生产能力达1.06亿吨,龙头企业52个,生产加工企业8个,仓储企业1个,综合交易市场11个。合江县榕佑乡八仙村竹木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全社从事林下养鸡的农户达到700多户,养殖规模16万余只,是林改前养殖规模的6倍。合作社还统一注册了“云仙鸡”商标,售价达40-50元/公斤,比普通鸡高15-20元,产品供不应求,社员中年收入最高的达到十数万元。预计到2023年,全省将建成林下养殖示范基地1500余个,养殖面积将突破430万亩,累计实现产值达260余亿元。

三、林下采集异军突起。四川省川西高原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以松茸等菌类和山野菜为代表的林下产品丰富,品质独特,市场广阔。2023年,甘孜州农民林下采集松茸1969吨,实现收入1.2亿元;阿坝州农民林中采集花椒1600吨、食用菌42吨、山野菜64吨,实现收入5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全省林下采集业实现产值6.96亿元,参与农户26.95万户。

四、森林生态旅游前景广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四川省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乡村森林景点为载体,大力发展以野生动物观光、森林、湿地、草原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业。其中利用集体林面积达225万亩,参与农户11.83万户,今年已为农户实现收入11.7亿元。全国林改典型苍溪县8.2万农户从林下经济发展中获得实惠,占该县人口的2/3。该县打造乡村生态家园旅游点21个、省级生态村17个,建成九龙山和三溪口森林游客接待中心,发展“林家乐”600余户,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2023年生态旅游收入超过5000万元。

四川省林业厅将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3〕42号)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突出区域特色,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加强科技服务、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力争“十二五”末全省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0亿元。

花卉行业相关:四川宣汉县去年林业总产值达16亿


自2023年以来,宣汉县紧紧抓住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专项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山区优势,以建设秦巴地区中药材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为重点,全力打造林业产业强县。2023年,该县实现林业总产值达16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1500元,跻身四川省林业产业强县。

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基地建设。该县用好用活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资金1.36亿元,新建、改造各类产业基地26.5万亩。其中连片发展云木香、“三木”药材等中药材基地15.5万亩,使全县中药材基地面积达到38万亩,年产药材1.2万吨;发展桤木、木耳为主的工业原料林2.45万亩;新建核桃、花椒等木本粮油基地2.9万亩;新建改造青脆李、枇杷等经果林3.65万亩;发展粉葛森林食品基地2万亩。同时,支持退耕农户种植牧草1201亩,积极鼓励农民林下养殖,目前,年出栏家畜1.33万头。

强化龙头带动,提升发展水平。该县先后引进四川天予植物药业有限公司、达州市利根葛业有限公司、广州富力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15个,大力推行“龙头+专合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及“一村一品”特色经营,实施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管理,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发展的带动性和竞争力,提升林业产业化水平。

打造生态旅游,培育产业支柱。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重点工程的大力实施,该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先后建立了百里峡AAAA级风景名胜区及观音山、峨城省级森林公园,进一步完善提升百里峡、观音山景区基础设施和人文景观,加快打造普光、洋烈、峨城山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正成为宣汉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23年,该县生态旅游接待游客达到1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9亿元。

花卉行业《花卉相关知识:四川达州市积极推进林木采伐管理改革》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叁仟森林”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sanqiansenlin.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日常管理相关知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叁仟森林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ntact Us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咨询:13058183206

工作时间: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