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瓜的高产栽培与管理六要点
“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种植花卉则是更进一步与花相伴的一种生活。不学习不求教,种养花卉会遇上一定难题,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下面是由花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吊瓜的高产栽培与管理六要点”,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吊瓜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农学上又名栝楼、天瓜。吊瓜具有抗菌和抗癌作用,由于其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仅可以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炎、乳腺炎和便秘等疾病的治疗,还可降低胆固醇,用于肝炎和糖尿病的治疗。现将其生长习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吊瓜有较好的耐寒性,但是不耐干旱,也怕水涝,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18~32℃的环境最适宜吊瓜生长,当温度低于10℃时就基本停止生长。吊瓜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可以利用山坡、沙滩、岗地等成片种植,也可以在零星的小块土地上种植,但最好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湿润又排水良好的砂土地进行种植。
1精选良种
吊瓜的品种较多,按照其用途可以分为食用和药用两大类。食用吊瓜坐果率和产籽率高,药用吊瓜主要呈现鲜果大和坐果率高的特点。根据栽培的需求和栽植地的地理环境选择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选取第1批坐果的吊瓜作种。在吊瓜完全成熟,表面为金黄色时采下,先堆压2d,之后进行洗涤,再晾晒半天左右,就可收籽。挑选大小均匀、颗粒饱满、无损伤的种子放干燥通风处留种[1-2].
2营养钵育苗
吊瓜育苗可以通过直播大田育苗和营养钵育苗2种方法进行。直播大田育苗容易受到天气条件的限制和影响,旱涝天气更是难以出苗,因此近年来逐渐推广营养钵育苗。
营养钵育苗在播种前对种子要进行预先处理,精选1遍种子,淘洗干净的同时剔除浮籽和腐烂的种子,并用50%的多菌灵200倍液进行浸种消毒,48h之后即可播种。为了给种子的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可以用20%的畜肥、30%~40%的草木灰和40%~50%的砂壤土配制营养土。
在3-4月,温湿度较为合适时,即可播种。播种之后立即将营养钵放入苗床内,并及时喷水,以保持苗床和营养土的湿度。块根繁殖一般也在春季进行,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可以挖出一至三年生的健壮雌性块根,并切成7~10cm的小段,断面蘸上草木灰以防止烂根。按照5m6m的株行距配足种根,出苗后即可移栽至大田。
3精细整地
为了协调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在春分前后,应提前平整好土地。用根移栽的,要提前按照6m宽1行,挖长80cm、宽80cm、深50cm的土穴,开穴密度375个/hm2左右。用秧苗进行移栽的,在6m宽的中间挖宽、高均为50cm的沟。开穴和沟时,在移栽之前,应撒施石灰对土壤做消毒处理,以预防病虫害。另外,还应施足底肥,可用腐熟的有机肥+磷肥,也可用菜饼+三元复合肥+过磷酸钙堆制肥进行条施或穴施。施足底肥之后,要在肥料上盖10cm左右的土,等待移栽。
4搭棚移栽
为了确保吊瓜藤蔓攀援和果实悬挂,在移栽前,要先搭棚,一般以5m6m规格挖土穴,埋上2.5m8.0cm8.0cm的水泥柱,柱深50~70cm,用钢丝在棚架之间织成网状,并连接各个主柱加大孔的尼龙绳网。为了增加棚架的抗风性,应该在水泥柱上端用比较粗的钢丝把各个水泥柱连结拉紧,并在棚架四周外侧加保护桩,用钢丝拉住棚架,主架拉好之后,用大孔的尼龙网在上端加顶。
用块根进行移栽时,应注意使腋芽向上,为了促进块根长芽,移栽之后要用泥略微压紧之后再在上面起墩。秧苗移栽一般在5月初进行,密度在1650株/hm2左右。在2种方式移栽之后,都要浇1次透水,以增加土壤的湿度,确保块根出苗和秧苗成活。
5苗期管理
当吊瓜苗高度达到20cm时,就可以进行中耕除草,同时还应追肥。新定植的瓜园底肥比较足,一般等到苗长达到1.5m时,追施尿素45~75kg/hm2,然后在5-7月每月各追施1次复合肥。前一年已经进行生产的瓜园,在苗期应追肥2次。在吊瓜苗高达到30cm时,进行第1次追肥,施用饼肥600kg/hm2和尿素150kg/hm2的堆制肥,施肥后要浇1次透水。
6月中旬,为了有利于坐果并给果实提供充足的营养,应进行第2次追肥,施肥量应比第1次多。当苗高达到30cm时,还应该及时引吊瓜藤蔓上架,并把主蔓头引向一个方向,有利于均匀坐果。有的块根萌芽力较强,萌发的枝蔓较多,在引蔓时可以进行修剪,留下2~3根蔓。当主蔓长到3m时打顶促发新枝[3-4].
6花果管理
吊瓜是雌雄异株植物,在片植时,应该在瓜园边种几株雄株,一般30~45株/hm2即可。在开花期间,为了提高坐果率,应该认真地做好人工授粉工作,每天8:00左右,用毛笔蘸取雄株花粉,逐朵授于雌花柱头上,1朵雄花能给10~15朵雌花授粉。
果期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吊瓜的坐果率,可以采用喷施壮瓜蒂灵的措施,以提高吊瓜的产量。7月中下旬温度较高时,要充分供水。对长势特别旺盛的瓜园,要疏去细弱的藤蔓,避免与主蔓争夺营养。8月,上批瓜已经坐果的,可以将所有经蔓去顶,疏去新长的侧芽和花蕾,保证已坐果的营养。
Haohtm.cOm相关知识
八仙花的栽培管理六要点
八仙花又称绣球,虎耳草科八仙花属落叶小灌木,叶片翠绿,花色鲜艳,观赏期长,深受人们喜爱。八仙花可采用分株、压条、扦插等方法进行繁殖。
在温室内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扦插。一般在5至6月,结合早春修枝及花后整形进行。选择半木质化无病虫害的枝条,每段长10至15厘米,保留2至3个节和顶部1至2片叶,插于河沙或蛭石为基质的苗床中,适当遮阴。保持基质湿润,空气湿度80%以上,18天左右开始生根。以后逐渐减少喷水次数,增加光照,1个月左右即可移栽。
栽培管理六要点
定植扦插苗生根后要及时上盆。八仙花喜疏松、肥活、排水良好的土壤,通常用腐叶土、园土、有机肥按4∶4∶2比例配制,规模生产宜用草碳、珍珠岩、有机肥按6∶2∶2比例配制,用前彻底消毒。
(1)施肥:八仙花喜肥,一般每半个月追一次有机肥。生长前期氮肥要多一些,花芽分化和花蕾形成期磷钾肥多一些,亦可叶面喷施0.1%至0.2%的磷酸二氢钾2至3次,花蕾透色后停止施肥。
(2)浇水:八仙花叶片的蒸腾量很大,因此必须及时浇水,即使短时间的缺水萎蔫,也可造成叶缘干枯,花朵坏死。尤其在夏季,必须遮阴降温减少蒸腾,并保持60%以上的空气湿度。另外,八仙花花色受土壤pH值影响,通常在酸性环境呈蓝色,而碱性环境呈红色。因此,要根据需要的花色确定水的pH值。
(3)温度:八仙花不耐高温,要求温度在15℃至25℃之间,高温会使植株矮小花色淡化,降低品质。花蕾现色后,温度保持在10℃至12℃,以提高花色,并起到保鲜的作用。
(4)光照:八仙花耐阴,阳光直射会造成日灼,因此需遮阴。通常生长期需遮光60%,花序透色后也要适当遮光,以免花色变淡,失去光彩。
(5)修剪:八仙花萌芽力强,在植株基部会萌发很多营养枝,为减少营养损耗,要及时抹除。若老枝需更换,可选择健壮的营养枝作为预备枝。花后及时短截,保留2至3个健壮芽促发新枝。
(6)花期调控:为使八仙花春节开放,可选3至5年生的健壮植株,经2℃至4℃低温处理14天后,移入温室内加温,保持10℃至20℃,50至60天即可开花。注意经常通风,保持良好光照条件及较高空气湿度,每半月施一次有机液肥直至开花。
半夏高产栽培注意“六选择”
半夏块茎对地质有较严格的要求,它既怕酸又怕碱,既怕砂又怕黏,既要求土壤肥沃、又限制化肥的使用,前期喜土壤湿润、后期喜土壤干燥。因此半夏想获得高产栽培需要注意以下六选择。
1、严格选择地质
生长在土壤中的半夏块茎对地质有较严格的要求,它既怕酸又怕碱,既怕砂又怕黏,既要求土壤肥沃、又限制化肥的使用,前期喜土壤湿润、后期喜土壤干燥。
因为半夏生长对土壤的四大矛盾特性,所以,种植半夏的地块应选择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土壤,也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和有一定光照条件的树林、果园种植。地质要符合:pH值在6.5~7.5之间、不砂不黏、有机质含量应大于1.2以上。
2、灵活选择地势
对地势的选择,往往是半夏种植者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一般认为不重要;其实,对半夏种植而言,地势的合理选择,与半夏的优质高产有直接关系。
半夏种植地的地势要达到:在低山和岭地,应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山坡,坡度为10度~30度之间最好;在平原地区种植半夏,需选择能浇能排、地势高操的地块,种植前一定要作好排水沟。另外,还应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1000米之内没有污染源,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所用的灌溉水应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标准。正确合理选择地势,是半夏高产的基础,切不可马虎大意。
3、正确选择良种
由于半夏人工栽培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半夏的特性、价格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截至目前还没有正式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良品种。
根据栽培研究观察,单从半夏生长的叶型上可分为竹叶型、似竹叶型、柳叶型(笔者称狭三叶)、杏叶型、手掌叶型等几类。竹叶型、杏叶型分布较广,在全国半夏主产地均有发现;似竹叶型、手掌叶型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和长江流域;狭三叶半夏主要原产地山东。从以上半夏不同叶型中比较筛选,其中以山东菏泽和江苏丰县原产的狭三叶半夏产量最高,质量较好,其长势旺盛,茎叶分蘖多,叶片大而厚,光合作用和抗性较强,珠芽形成的早而多,商品个体大且圆整,是目前人工种植半夏的优良品种。
4、慎选药剂浸种
人工栽培半夏的病虫害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一旦在生长期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治疗起来相当麻烦,不但影响了半夏的生长,同时容易产生农药残留,还增加了种植成本,所以,播种前对种茎进行处理,非常重要。但是,在浸拌种茎的药剂选择、剂量及方法上,要正确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和拌种药剂;用量和处理方法,要科学合理,恰到好处,切不可乱用或滥施,以免起反作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选择栽种时间
半夏在我国的大多数省区均可生长。为了最大限度增加半夏的生长时间,提高产量和质量,应根据不同的地区,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无霜和霜期较短的南部省区可在晚秋或冬季栽培;黄淮地区的最适栽种时间是2月下旬至3月上旬(雨水至惊蛰);西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的栽种时间可适当向后推迟。
总之,半夏各省区最适宜的栽种时间,当地实际测量,在5cm的地下温度稳定在5℃~7℃,为最佳播种时间。尽早播种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使半夏叶柄在土中横生并长出珠芽,在土中形成的珠芽个大,并能很快生根发芽,形成一棵新植株,繁殖系数增加,是半夏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6、选择栽种方法
在整细耙平的备播畦面上开横沟条播。把已分级的大小种茎分开播种,一级种茎行株距较稀(30cm),播种较深(7~9cm);依次类推,四级种茎行株距较稠(15cm),种植较浅(3~4cm)。播后,上面施一层混合肥土,由腐熟堆肥和厩肥加人畜肥、草土灰等混拌均匀而成,最后覆土少低于地面即可(也可采用半机械化播种,一次完成,可提高效率80%)。
由于半夏生长期间杂草较多,尤其是在苗期,往往是看不见半夏只见草,所以,半夏播种完成后,马上喷洒半夏专用除草剂,并立即盖上地膜,可有效防治杂草的危害,特别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达100%。待喷洒除草剂后要立即盖上地膜,所用地膜可以是普通农用地膜(厚0.014mm),也可以用高密度地膜(0.008mm)。地膜宽度视畦的宽窄而选。
繁星花的栽培养护管理六要点
繁星花原产热带非洲或栽培种植,为宿根性多年生草花,耐旱、耐高温,花期持久,有粉红、绯红、桃红、白色等花色,花期主要集中在3-10月间,适用于盆栽及布置花台、花坛及景观布置。
1、栽培介质
使用无菌、稍含肥料且排水良好的泥炭土。pH值以6.5-6.8为宜,以避免铁中毒和镁的缺乏。如果pH值低于6.0,由于铁中毒,会产生严重的的叶缘烧灼现象,而使植株停止生长。
2、施肥
定植后1周开始施用叶绿精800-1000倍液,每7-10天浇一次。植株进入生长中期(即株高8-10厘米)时,可改施用开花精800-1000倍溶液,每周一次,以促使花芽分化和生长良好。
3、光照
繁星花喜日照充足的环境,光线愈强,植株愈紧密、矮壮。因此在弱光、短日照的冬季,应注意补充光照。
4、水分
繁星花较耐旱,但不耐水湿。生长期间不宜过度浇水,同时应避免栽培介质积水,以免诱发根腐病。浇水时,水温不宜过低(即水温与介质温度应保持一致),过度浇水,常使植株黄化,花朵生长缓慢。
5、温度
暖热而日照充足有助于繁星花的生长,生长期间,宜保持夜温在17-18℃以上,日温22-24℃以上。温度低于10℃,会使开花不整齐并延迟或妨碍花朵的开放。
6、病虫害
繁星花主要病虫害为灰斑病、红蜘蛛、粉虱和蚜虫等。预防方法包括保持栽培场所的清洁,使用无菌的土壤、栽培介质和盆钵等。
大棚青豆芽的栽培养护管理六要点
利用大棚生产青豆芽,技术简单,能一年四季供应市场,经济效益高,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现将大棚青豆芽的栽培养护管理六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建畦
畦以南北向为宜,畦宽1m,埂宽0.2m,畦深67cm。最好砌砖建畦,畦底要硬实,畦长可根据情况而定。
2、选种
可选用优质的红豆或绿豆。红豆种皮薄,发芽快,产量高,一般每公斤种子可生产青豆芽10kg,长出的豆芽色泽鲜艳,纤维含量少,口感好。另外,也可用黑豆、黄豆等。
3、种子处理
选择饱满整齐、无霉变的豆子作种。每5kg干种用水15kg,浸泡24小时,每隔68小时搅拌1次。气温高时用冷水浸泡,气温低时用温水。
4、播种
在畦内覆盖一层3cm厚的细土,刮平畦面后,均匀地撒播刚浸泡过的种子,每平方米苗床用种3kg(干种子重)。播种后覆盖3cm厚的细沙,刮平畦面,用大孔喷壶喷水,每平方米喷水2530kg。
5、起沙
当种子的下胚轴长到3cm长时,可将种子上面的沙除去。起沙时,注意不要碰伤豆瓣。起沙后洒一遍水,每平方米苗床喷水20kg。起沙时间,冬季一般在播种后67天,春、秋季在播种后35天,夏季在播种后2天。
6、管理要点
棚温最好控制在1525℃,高于30℃时通风降温。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每次采收青豆芽后,及时清扫苗床内的土,并在下次播种时用草木灰或石灰粉对畦床消毒。
细叶龙竹高产栽培与养护管理
细叶龙竹俗称大龙竹、黄竹,为大型丛生竹,其竹材性能良好,是造纸、纤维、人造丝、人造板等的优良原料。对土质要求不高,即使在石灰岩地区、盐碱地也能生长正常。细叶龙竹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育苗技术
可采用种子育苗和无性繁殖育苗两种,这里主要介绍播种营养杯育苗的方法。有性繁殖培育营养杯苗具有适应性强、寿命长、成苗率高、体积小、运栽方便、成本低、发笋旺盛等优点。
因细叶龙竹怕涝怕旱,育苗时要求整地作床,播种前先用清水洗衣去拌种粉,再用0.1%食盐浸种消毒2~4h即可播种。也可用湿沙拌种催芽,待种子开始露白时,点播到已经装好营养土的塑料营养袋里,每袋点播1~2粒,播后用心土或火烧土覆盖,再覆上一层稻草,然后淋水,以后经常保持湿润,能提早出苗分蘖。
二、造林技术分析
1、造林地准备
主要为清理林地、整地、挖穴等。整地时间于造林前1~2个月,细叶龙竹的栽植密度一般为450~600株/hm成林后有450~600丛,株行距为4m4m或4m5m;穴的规格为60cm60cm50cm,挖时表土与底土分两侧放置,拣出石块,清除杂草根茎。在土质疏松、肥沃的地方一般不需整地就可开穴,但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方最好先进行带垦或全垦后开穴。栽前15~30d回填土,回土时表土在下,心土在上,有条件的地方可施些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好,也可每亩施有机肥2~3t混拌普钙100kg与填底的表土拌匀。
2、栽植季节
由于细叶龙竹采用有性繁殖培育营养杯苗造林,所以四季均可进行造林,尽管是天气干旱,也能达到92%以上的成活率,所以种植细叶龙竹不用补种,减少了人工和材料的损失,当年栽种当年成丛。
三、造林方法
细叶龙竹的造林方法有带蔸埋秆造林、移母竹造林、截秆移鞭造林、实生苗造林等。播种营养杯苗造林是近年细叶龙竹造林最常用的方法,各地均可采用。即用根系发达的营养杯竹苗,每丛2~3株或3~5株,栽植时,先行浇水营养杯苗使杯土湿润,然后紧握容器杯,挤压土壤,脱去塑料容器将苗垂直放于肥土中央,按三埋两踩一提苗技术要求栽种,保证苗正、踏实,覆土应超过营养杯土处3cm左右为宜,上部要壅丰馒头形,加盖一层松土。
四、幼竹抚育管理
1、封山青竹
细叶龙竹造林后最忌人畜破坏,所以栽竹后2~3年内,要加强保护,严防人畜入地破坏,避免火灾及病虫害。
2、竹农间作
栽竹后2年内,林内光照充足,杂草灌木容易滋生,可在林地内套种大豆、花生、矮秆玉米以耕代抚,以短养长,既增加收入又可促进竹林快速成林成材。
3、保持土壤适当湿度
在较干旱的地区栽种细叶龙竹,有条件地方可引水灌溉。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栽种,阴雨天应及时排除积水,以防烂根死亡。
4、施肥
栽种第一年待苗木成活稳定后。可每隔10~15d,每丛苗浇稀粪水2~3kg,出笋前半月追施有机肥200~300g,出笋高峰期施复合肥500g,以提高产量,立秋后即停止施肥。以后施肥逐年加大。
在成林中每丛竹子选择新伐桩2~3个,打通竹节隔,每一伐桩灌入尿素200~300g、食盐20~30g。用土封口。肥效期可达1~2年。此法与土壤施肥有同样效果,并具有省工省料、成本低、防止肥料流失、肥效期长以及促进伐桩腐烂等优点。
5、松土除草
种植半年左右,中耕扩塘一次,即深翻竹丛四周,使土壤疏松,将杂草、灌木置于竹丛下方,及时除草确保竹子得到充分的水分、养分,保证竹笋的良好生长。发笋期间如适逢雨季,一般水分不缺,若有夏旱发生,也会影响出笋,或出笋长竹后又死亡,所以必须注意水肥管理。
6、修剪
对当年生长的竹子,修剪1.5m以下的所有枝条,以确保竹子能有充分的营养空间。
五、成林抚育管理
1、护笋养竹
护笋才能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产量的重要措施。清明前后是竹笋-幼竹生长期,应禁止人畜进入竹林,并注意防治害虫和野兽危害。
2、施肥
每年施3次,第1次于2月或3月在竹丛四周用锄头自外向内扒开,使竹蔸的芽目暴露,但扒土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损伤笋目和尽量少伤根系。细叶龙竹出笋量高,每年都要补充大量的肥料。扒土除了便于施肥,同时也是一次松土,使土壤通气、保水,对竹蔸、早发笋、多发笋都有促进作用。笋目曝光约5~6d就可以施肥,这是一年中的第1次施肥,称施春肥。
这次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如厩肥、饼肥、人粪尿或土杂肥,一般每丛可施入厩肥25~50kg或腐熟饼肥7~10kg,或土杂肥100~150kg。肥料施入扒开的沟中,随即覆土,覆土要比原来的土面略高。这次施肥由于肥料在土中发酵,增加了土温,提高土壤肥力。
第2次和第3次施肥的目的是促进竹笋生长,称追肥,应在5~6月进行。细叶龙竹喜肥,施肥次数多,产量更高,追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要在竹丛周开沟,将化肥撒入沟内或用水冲稀后浇灌,施后覆土。施时要注意肥料不要直接接触嫩笋,以防嫩笋萎缩死亡。另外要注意立秋后不要再施肥,因为此时施肥,会使幼竹生长过盛,组织幼嫩,入冬时容易受到冻害。
3、深翻土壤
因细叶龙竹凋零物多,堆层极厚,林地几乎没有杂草,省去了除草的人工。每2年年底深翻(30~40cm)一次以前垦复过的土壤,同时将凋零物埋入竹丛周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为竹林生长创造良好的地下环境。
4、合理采伐
经营细叶龙竹,必须实行采育兼顾,合理采伐。细叶龙竹为大型从生竹,其秆的密集度和出笋量高于龙竹、麻竹,一般当年栽种、当年成丛,第2年每从有20根以上的竹子,高5m每亩能采伐0.5t第3年竹高8m,每亩能采伐1.5t,第4年即进入丰产稳产期,胸径能达到9~12cm亩产5~7t。
采伐按砍小留大,砍老留嫩,砍弱留强,砍密留稀,砍病留壮的原则进行择伐。采伐强度为50%~60%要求全砍3年及3年以上老竹。于每年11至翌年2月份竹子处于休眠状态或低生长势的情况下进行。采伐时,尽量齐地砍伐,降低伐桩,节约竹材,并随即打通竹蔸的节隔,促其腐烂。
毛芋头高产栽培方法要点
毛芋头的营养价值很高,块茎中的淀粉含量达70%,既可当粮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秋补素食一宝。
现将毛芋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改劣质种为优质种
淘汰劣质毛芋头品种莱杂1号。莱杂1号虽然产量高,但质量差,水分含量大,有涩、麻、辣等异味,已不适应当前消费的需要。可改种由莱阳农学院选育的优质品种8520。
二、改浅耕为深耕
实行配方施肥芋头球茎膨大,需要土层深厚疏松,养分水分充足。通过深耕细刨,集中施肥,改良土壤,加厚活土层,促使毛芋头实现当年增产、连年增产。纯作毛芋头或与马铃薯套种的地块,可结合冬耕,开沟施土杂肥:2000~5000公斤,再顺沟深刨20厘米,配方施入N、N、K肥?然后封土盖严。根据配方施肥试验,毛芋头对N、P、K肥的吸收比例为3:2:5。
三、改纯作为间作套种
毛芋头的生长期较长,春播由于播期早,能够更好的满足毛芋头对生长日数的需求,可大大提高产量,但春播造成冬季和早春光热资源的浪费,对提高亩收益不利。因此,种植毛芋头最好是采用间作套种的方式。间作套种方式有两种:一是麦田套种;二是与早春弓棚马铃薯间作。
小麦套种毛芋头的种植规格是:每畦宽:2.1米,畦面宽1.7米(畦埂0.4米种植越冬菜),畦面种8行小麦,留3个30厘米的套种行,于4月底在套种行内种毛芋头,行距70厘米,每亩种植2500~3000株。麦田套种毛芋头比纯作毛芋头亩增纯效益200~200元。马铃薯间作毛芋头一般按70厘米行距种马铃薯,于4月10日左右在沟内套种毛芋头,这种模式,比纯作毛芋头提高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四、改稀植为合理密植
滕州市有多年种植毛芋头的习惯,但密度一般为每亩1400~2000株,这个密度经试验验证偏低。依据试验,在综合产量和毛芋头商品性的两要素的基础上,亩密度为2500株左右时最为理想。
五、改多次深培土为一次浅培土
毛芋头种植,原来有多次培土,挖深沟培土的习惯。试验证明,培土深的地上茎叶生长旺盛,影响地下球茎的膨大,降低产量。培土深度要在不出现露头青的前提下,越浅越好,一般10~15厘米。
掌握原则是:母芋作种宜深,种子大的宜深,地力肥、施肥多及沙质土壤宜深,反之宜浅。培土的时间,春播纯作毛芋头于播种时,一次封沟培土到所需深度;麦田、马铃薯套种的毛芋头播种深度为5~7厘米,待播后70~98天,结合施肥封沟培土,一次培到所需深度,此后一般不再培土。
绿豆的高产栽培方法四要点
我国有着悠久的绿豆种植历史,目前,我国绿豆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我国绿豆育种工作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现在有许多性状优良的品种应用于生产。
这些新的绿豆种和传统的农家品种有很大的不同,在栽培上也有着与农家品种不同的要求,传统的栽培技术应用于新的绿豆品种严重制约了其优良性状的发挥,影响了种植效益,造成良种不良收的局面。所以农民迫切需要新的配套栽培技术。我们结合目前我省有代表性的主要栽培品种,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摸索、试验,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传统绿豆大多为茎蔓生或半蔓生,成熟期炸荚,不利于大面积栽培。为便于田间管理,收获,提高产量和商品性状,生产上应弃用农家品种而选用直立型明绿豆种,如保定市农科所的冀绿豆2号,亚蔬中心的中绿1号等,这些品种株型直立抗倒伏,成熟后不炸荚,适宜集中收获,并可减少鼠害和子粒霉烂,且稳产高产。试验表明,如果良种良法配套,这些品种一般要比农家品种增产40%以上。
二、播种
绿豆的生育期较短,一般在60-70天左右。可选择春播、夏播。绿豆从4月份至7月份都可播种。生育期较短的冀绿豆二号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可一年二茬,甚至可以在玉米等作物受灾后做救灾作物种植。根据保定市农科所的记录,冀绿二号在衡水故城县7月20日在被冰雹砸毁的棉田播种仍获97公斤的亩产量。冀中地区习惯在小麦的下茬播种,适宜播期6月20-7月1日,可以在9月中旬成熟,保证不主下茬冬小麦。
小面积播种可选用人工穴播,大面积播种可用机器进行条播。条播每亩用种2.5公斤,穴播1.5公斤,播深3.3厘米,行距50厘米,株距17厘米。每亩密度以8000为基准,春早播应适当稀植,肥水力大的地块宜稀植,晚播或水肥差的地块宜适应密植,但密度应在6000-10000/亩之间,否则会严重影响产量,出苗后及时间苗、补苗,两片三出复叶展开时及时定苗。
绿豆连茬会造成长势弱、病害严重并影响产量,前茬后最好隔2-3年再种绿豆。注意施好基肥,尤其是磷肥,以保苗肥、苗壮,以达高产、稳产。
三、田间管理
传统绿豆种植忽视水肥管理,现在直立型品种营养生长较弱,应注意施用基肥(氮磷钾),中后期如长势较好可不再追肥,如遇发现田间群体偏水预计不能封垄的地块,可及时追施15%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亩,最好开沟施肥。花后如遇旱应适量浇水,同时遇涝注意排水。封垄前可结合灭草进行中耕,一般进行2次左右。
虫害以苗期地老虎、蚜虫和中期的棉铃虫、钻心虫、豆荚螟、豆天蛾为主,苗期遇虫可喷施40%氧化乐果1200-1800倍液防治。从花期开始,用菊脂类农药(如2.5%功夫乳油)1500倍液、40%氧化乐果油1200倍液、50%甲胺磷1800倍液混合喷施,每隔7-10天喷施一次,一般喷施3次即可,用药应注意控制浓度,不得过高,以防药害发生。
绿豆有较强的一次结荚习性,如遇虫、旱等害影响前期结荚,适当加强后期管理还能形成二次结荚,也可以形成一珲的产量,减少损失。
绿豆播后出苗前可用除草剂拉索进行封闭,出苗后可用盖草能等除草剂进行除草,用药品种及剂量除草剂量均可参照大豆,绿豆对杀虫剂和除草剂都比较敏感,所以要严格控制用量,以防药害。
另外,对因肥水等因素引起群体过大,可用0.2%矮壮素或壮丰灵喷雾,以缩短节间距,防止严重倒伏,控制养分的转移,从而起到高产稳产的作用。
四、收获
绿豆成熟不集中,宜于分批摘角,大面积栽培可在绝大部分豆荚变干时趁天气潮湿时一次收割,晾干后机械胶粒。商品储存时可用磷化铝和其它药物熏蒸,防止豆象危害。另外,绿豆属于常规品种,如准备留做种子应成熟前期进行田间人工提纯,去除异型杂株,以保证种子纯度。
石竹的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石竹繁殖技术要点:
可用播种、扦插、分株法繁殖。可在三月或秋季插种繁殖,待本叶长至四~五片时,即可移植。或自母株摘取健壮的侧芽,扦插,并遮蔽强光,约二十天左右,即可发根。定植的介质需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石竹性喜温暖,但不耐酷热。栽培处宜选择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分株多在花后利用老株分株繁殖。
石竹栽培管理技巧:
1.8月施足底肥,深耕细耙,平整打畦。当播种苗长1-2片真叶时间苗,长出3-4片真叶时移栽。株距15厘米,行距20厘米。移栽后浇水,喷施新高脂膜,提高成活率。
2.石竹生长适宜温度15-20℃。冬季应放温室,温度保持在12℃以上。生长期要求光照充足,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夏季以散射光为宜,避免烈日暴晒。温度高时要遮荫、降温。
3.给石竹浇水应掌握不干不浇。当株高10厘米时再移栽1次。秋季播种的石竹,11-12月浇防冻水,第2年春天浇返青水。整个生长期要追肥2~3捉腐熟的人粪尿或饼肥。要想多开花,可摘心,令其多分枝,必须及时摘除腋芽,减少养分消耗.石竹花修剪后可再次开花。
4、盆栽石竹要求施足基肥,每盆种2-3株。苗长至15厘米高摘除顶芽,促其分枝,以后注意适当摘除腋芽,不然分枝多,会使养分分散而开花小,适当摘除腋芽使养分集中,可促使花大而色艳。生长期间宜放置在向阳、通风良好处养护,保持盆土湿润,约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
5、夏季雨水过多,注意排水、松土。石竹易杂交,留种者需隔离栽植。开花前应及时去掉一些叶腋花蕾,主要是保证顶花蕾开花。冬季宜少浇水,如温度保持在5-8度条件下,则冬、春不断开花。
6、石竹的常见病虫害有锈病和红蜘蛛危害。锈病可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红蜘蛛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许多错落有致的花儿,红的、紫的、粉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杂摘一起,五彩缤纷!”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人都很喜欢花,种花养花的乐趣一般人难以探知!如果想种植好花卉,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怎么样才能把花卉种植好呢?花卉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吊瓜的高产栽培与管理六要点”,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