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花卉行业

花卉相关知识:苦菊褐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花一直都是美好跟浪漫的象征,每个季节也会有象征每个季节的花,每个地方也会有每个地方代表的花。花卉好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植物。下面是叁仟森林(sanqiansenlin.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相关知识:苦菊褐腐病的识别与防治",希望对您了解花卉行业能有所帮助。

苦菊是种植菊苣,又名苦苣、苦菜、狗牙生菜,为菊科菊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苦菊以嫩叶为食,味略苦,颜色碧绿,常用于炒食或凉拌,是清热去火的美食佳品,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

苦菊褐腐病是苦菊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苦菊的需求量逐步增加,苦菊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苦菊褐腐病的发病区域和为害程度呈上升趋势,对苦菊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

1症状识别

褐腐病主要为害苦菊幼苗根和茎,主根变褐缢缩,幼苗立枯死亡。成株期染病,造成苦菊植株的根、茎和叶柄变褐腐烂,植株萎蔫。田间湿度大时,病部可以产生灰白色蛛丝状霉。

2发生特点

苦菊褐腐病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病原菌通过菌丝在病部和土壤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将菌核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当菌核萌发时产生菌丝或担孢子借助气流或者灌水传播,生产上主要以叶片、根茎接触病土或病健接触传播,有时担孢子也可进行初侵染,引起植株发病,在病部产生大量菌丝向邻近植株扩展。苦菊生长期间,田间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容易发病,地势低洼、黏重,种植密度大发病重,水培法生产发病重。

3防治方法

3.1种子处理

提倡穴盘育苗,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用30%苯噻氰乳油1500倍液浸种6h,也可用种子质量0.4%的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

3.2加强管理wwW.sanqiansenlin.com

选择地势平坦、疏松透气性好的地块种植,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保护地种植及时放风排湿,收获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带出田外销毁。

3.3药剂防治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可选用的药剂有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苯醚甲·丙环乳油3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咯菌腈悬浮剂1500倍液、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000倍液等,7~10天1次,连续2~3次。

扩展阅读

花卉相关知识:园林植物病害的检查与识别


园林植物病害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另一类是非传染性病害,由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引起。识别病害的主要方法是:先看症状,再看发生规律是由少到多,由点到面,还是突然全部发生,是局部的还是全部的;其次看病斑上有无病原菌发生迹象,先观察其特征,再取下或切片用显微检查;最后做病原菌分离培养、接种,确定其性质及种类。

叶片上出现斑点一般周围有轮廓,比较规则,后期上面又生出颗粒状物,这时可用显微镜检查。叶片细胞里有菌丝体或子实体,为传染性叶斑病,根据子实体特征再鉴定具体是哪一种微生物。病斑不规则,轮廓不清,大小不一,查不到病菌的则为非传染性病斑。一般情况下,传染性病斑中干燥的多为真菌侵染所致;斑上有溢出的脓状物,病变组织一般有特殊臭味,多为细菌侵染所致。

叶片生出粉状物叶片正面生出白色粉状物多为白粉病或霜霉病。白粉病在叶片上多呈片状,霜霉病则多呈颗粒状。叶片背面(或正面)生出黄色粉状物,多为锈病。

叶片黄绿相间或皱缩变小、节间变短、丛枝、植株矮小多为病毒等比细菌、真菌更为低等的生物所引起。叶片黄化,整株或局部叶片均匀褪绿,进一步白化,一般由类菌质体或生理原因引起。

阔叶树的枝叶枯黄或萎蔫如果是整枝或整株的,先检查有没有害虫,再取下萎蔫枝条,检查其维管束和皮层下木质部,如发现有变色病斑,则多是真菌引起的导管病害,影响水分输送造成;如果没有变色病斑,可能是由于茎基部或根部腐烂病或土壤气候条件不好所造成的非传染性病害。

如果出现部分叶片尖端焦边或整个叶片焦边,再观察其发展,看是否生出黑点,检查有无病菌;如果发现整株叶片很快出现焦头或焦边,则多由于土壤、气候等条件所引起。

松树的针叶枯黄如果先由各处少量叶子开始,夏季逐渐传染扩大,到秋季又在病叶上生出隔断,则很可能是针枯病;整枝整株针叶很快焦枯或枯黄半截,或者当年生针叶都枯黄半截的,则多为土壤、气候等条件所引起。

花梗及茎皮层起泡、流水、腐烂、局部细胞坏死多为腐烂病,后期在病斑上生出黑色颗粒状小点,遇雨生出黄色丝状物的,多为真菌引起的腐烂病;只起泡流水,病斑扩展不太大,病斑上还生黑点的,多为细菌引起的溃疡病。

树皮坏死,木质部变色腐朽,病部后期生出病菌的子实体(木耳等),是由真菌中担子菌所引起的树木腐朽病。

草本花卉茎部出现不规则的变色斑,发展较快,造成植株枯黄或萎蔫的多为疫病。

树木根部皮层腐烂、易剥落多为紫纹羽病或白纹羽病或根朽病。前者根上有紫色菌丝层,白纹羽病有白色菌丝层,后期病部生出病菌子实体(蘑菇等)的多为根朽病;根部长瘤子,表皮粗糙的多为根癌肿病。幼苗根际处变色下陷,造成幼苗死亡的,多为幼苗立枯病。

一些花卉根部生有许多与根颜色相似的小瘤子多为根结线虫病。地下根茎、鳞茎、球茎、块根等坏死腐烂的,如表面较干燥,后期皱缩的,多为真菌危害所致;如有溢脓或软化的,多为细菌为害所致。

树干树枝流脂流胶其原因较复杂,可由真菌、细菌、昆虫或生理等多种原因引起。

树木小枝枯梢枝梢从顶端向下枯死,多由真菌或生理原因引起,前者一般先从星星点点的枝梢开始,发展起来有个过程;后者一般是一发病就在部分或全部枝梢出问题,而且发展较快。

叶片、枝或果上出现斑点病斑上常有轮状排列的突破病部表皮的小黑点,由真菌引起。

花瓣上出现斑点并见有发展,污染花瓣,花朵下垂,多为真菌引起的花腐病。

花卉行业相关:银杏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银杏(GinkgobilobaL.),为银杏科银杏属,生长较慢,寿命极长,具有抗污染、抗烟火、抗尘埃及抗有毒气体等功能。近年来,大型绿化工程(铁路、公路、水利等)逐渐将银杏列为首选树种。但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银杏烂皮病常导致银杏枯黄、落叶甚至死亡。笔者现根据生产实际,将银杏烂皮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发生症状

(1)干腐型。主干、大枝及枝干分叉是干腐型烂皮病的主要发生部位。受害初期,病部着生暗褐色水肿状病斑,树皮皮层组织腐烂变软,失水后干缩下陷,边缘黑褐色,有时龟裂。受害后期,病菌分生孢子器着生于病斑上,当外界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从病斑上挤出橘红色卷丝状分生孢子角,病部组织皮层呈现暗褐色,腐烂深度可达木质部且纤维细胞与木质部分离。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病斑扩展速度很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枯死,树木生长顺畅,可提高其抗病性,促使病斑长出愈伤组织,病斑扩展受阻。

(2)枯梢型。枯梢型烂皮病主要发生在大树枝条或一至四年生幼树上,受害初期,病部呈现暗灰色,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当病部迅速扩展绕枝干1周后,上部枯死,有很多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散生于枯枝上。

2发病规律

银杏烂皮病病菌为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组织内越冬,次年春天,当湿度达60%~80%、温度达10.0~15.2℃时产生分生孢子,萌发后的孢子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具有6~10d的潜育期。银杏烂皮病开始发病的时间一般为3月中下旬,发病盛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10月即停止发展。树皮含水量与银杏烂皮病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树皮含水量越低越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在枯死树木上该病菌可以存活很久。任何导致树木生长衰弱的因素均可导致银杏烂皮病的发生,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抑制、病虫危害、管理粗放。

3防治对策

3.1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

银杏烂皮病的感染只在树势衰弱的情况下发生,因此,应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银杏树活力,减轻病害的发生。银杏根盘大,树根深,不易浇透,建议浇水时打好水圈,施少量肥料,并用钢钎在根外(原种植穴边缘)凿80~100cm洞,以利于水分下渗。

3.2清除病残体,妥善处理树体伤口

彻底清除病株和有病枝条,对病枝应及时烧毁,也不要从圃外带入有病虫的树木及枝条。散落的杉木支撑上有小蠹虫,这类害虫也是病菌的传播者。及时清除树体表面的死亡组织,刮除因伤导致的大面积死皮,是避免病菌侵染发作的有效手段。对于伤口,可用三唑类杀菌剂和抗生素型杀菌剂进行处理,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对于大的剪锯口,务必使用油漆涂抹或用塑料布包扎。

3.3化学防治

(1)伤口消毒。刮除主干及枝条上的病斑,深度可达木质部,刮掉的树皮要带出园外烧毁,用0.1%HgCl2涂刷伤口,杀死病菌。刮皮后,用抗菌剂401400~500倍液+0.1%平平加涂刷伤口,或用杀菌剂甲基托布津或10%碱水涂刷伤口。

(2)农药喷洒。采取“两喷两刷”的措施,使用苯醚甲环唑,可有效降低腐烂病的发生程度,如在银杏萌芽前或落叶后,全园喷洒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6—7月,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涂抹大干和大枝。如果发现腐烂病斑,应及时刮除,直至树皮出现黄绿色,后用5%己唑醇微乳剂300倍液涂抹。此外,可通过寡雄腐霉对致病真菌的寄生和抗生作用,抑制病菌的萌发和生长,从而达到对致病真菌的预防和治疗。

(3)树干涂白。进入秋、冬季后,在树干刷上涂白剂,利用石灰的白色反光作用,减少树干对太阳热能的吸收,缩小昼夜温差,起到保护皮层,防止日灼、冻害作用。

花卉相关知识:独本菊5种虫害的防治方法


独本菊虫害的防治办法

1.独本菊种植经常孕育发生的虫害,多为杂食性小虫

独本菊生制造种植期间,所能容忍的好虫危害水平极低,轻微的虫害就会低沉其经济品格。于是,在独本菊成长作育期间必需额外把稳虫害防治。首先,选择健康无虫体的菊苗,并坚持种植环境的干净与卫生,随时肃清杂草,附近防止种植此类好虫孕育发生严重的植物,做好设施的围篱,防止相近品种的盆花放置一起,让好虫无处藏匿而消失,并防止相近的好虫有侵入时机。

2.本类好虫身体轻微且喜藏匿在花苞中,心芽中或叶背下

刚孕育发生或虫数少时,不容易被把稳到,等把稳到时通常都已相当严重,以是好虫的防治应并重在晚期缔造、晚期防治,于是在独本菊成持久间,可于独本菊植株间悬挂黄色粘胶板,随时监测是否有好虫侵入。有条件的中央可应用防虫网,以利趁早缔造和防治。

3.当虫害孕育发生严重足以影响制造量时使用生物防治与施用农药相会萃

(1)所施用的农药用400倍敌甲,并配以1:80福尔马林液对盆土消毒,能有效的战胜土壤中危害菊花根部好虫的繁衍,大大低沉后期防治的难度。

(2)生物防治把持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青虫菌、核多角体病毒等微生物制剂防治好虫。制剂及配制的悬浮液中的有效微生物。含量必需达到规定标准。如制剂中的微粒直径超过规定标准,要先过滤,后应用。喷撒要求同化学农药。

独本菊的主要虫害

1.蚜虫

可危害独本菊的蚜虫有棉蚜、桃蚜、菊蚜及舌尾蚜等多种,本类好虫属小型杂食性昆虫。体色变更很多,从黄绿、淡绿、暗绿、黄褐至黑褐色等均有。无翅型与有翅型虫体同时存在,以至一致品种的蚜虫同时孕育发生的景象。

蚜虫多群聚在盆菊的心芽、幼叶、叶柄、花苞、花瓣上或下层老叶的叶背,刺吸盆菊汁液,使被寄生部位卷曲、枯萎,以至组成煤烟,低沉独本菊的外表品格而无商品代价。因蚜虫繁殖本领强,不眠不息的胎生生殖,只要有少数虫体存在较隐密部位未被缔造,经数往后虫体或蜕皮屑就弥漫植株,成为明显的危害症状。故而独本菊出花木基地前的一个星期,应消灭虫源,方能保证独本菊的品格。

2.粉虱

危害独本菊的粉虱有温室粉虱及银叶粉虱。以口器刺吸植株汁液,当虫体多时可使叶表褪色、卷曲、萎缩以至凋谢,也诱发煤烟及病毒病,重则使植株生育衰竭枯死,轻则独本菊外表品格受损。粉虱繁殖力强,只要有少数活虫存在,经过短期的繁殖可组成严重危害。故而肃清虫源以维持种植环境干净是主要工作。

3.蓟马

危害独本菊的蓟马有:台湾花蓟马、花蓟马、菊花蓟马、南黄蓟马、小黄蓟马及葱蓟马等,前二者常见于花部,以花瓣构造为食品,因其制造卵以及口器锉吸花瓣汁液,均可在花瓣上留下纯白色或褐色雀瘢,轻者独本菊外表受损,重者制造量流失严重。后者以叶片为食,幼虫孵化后与成虫均在叶片锉吸汁液,致叶片出现灰白雀瘢及玄色排泄物,严重时叶片上雀瘢转为红褐色而枯竭,开花时也会爬到花部取食危害。

4.螨类

危害独本菊的螨类有二点叶螨、神泽叶螨及茶细叶螨等。

二点叶螨、神泽叶螨繁殖力强,低温的炎天在14d、21d内可增殖至原虫数的数百倍,螨密度高时,可能在叶片、花上结网。通常成、若虫在叶背刺吸汁液,粉碎叶片内叶绿素,以至叶表留下很多灰纯白色雀瘢,甚而使叶片弥漫虫尸及蛛网枯焦、凋谢,影响植株生育及外表品格。

茶细叶螨,成、幼、若虫均可刺吸幼嫩构造汁液,留下伤口,并于刺吸时禁锢毒液于构造内,导致成长不畸形,待叶片开展时受益症状也出现,叶片变形,紧锁卷曲,叶色变深及变硬脆等,且叶背有萤光褐化的景象,受益枝提早开花与谢花,以至独本菊花期不参差,会严重影响独本菊外表品格。

5.蛾类幼虫

危害独本菊的鳞翅目好虫搜罗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蛾及小白蚊毒蛾等多种,属于夜蛾科的蛾类,其主要危害期是幼虫期,幼虫不然则杂食性可食害多种花草,且可取食花草的花瓣、叶片及枝柄等部位;又因幼虫具咀嚼式口器,取食后可能在危害部位留下明显的嚼食孔洞,又由于虫体跟着脱皮而增大,其食量也加多,故老龄幼虫可组成大而明显的食痕,以至将花草的构造啃光,以是本类好虫危害后可组成独本菊制造量与外表品格的严重流失。

花木供求信息网——花木病虫防治

花卉行业相关:花卉根腐病防治措施


一、根腐病病原菌

有多种病原菌都会引起花卉作物的根腐病,给花卉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这些病原菌能够造成介质中的花卉幼苗在出苗前或出苗后死亡,或者对成熟植株造成慢性或急性的根系腐烂。这些根腐病病原菌与具有特定寄主的锈菌、灰霉菌不同,通常它们能够侵染的植物种类范围很广。

在温室花卉生产的根腐病主要是由四类真菌和一些细菌所引起的。即腐霉菌、疫霉菌、丝核菌、根串珠霉菌和细菌类的欧氏杆菌等。针对不同的病原菌,其农业防治及化学防治的方法也不相同,因此判断是哪种真菌造成的危害是至关重要的。

1.腐霉菌

广泛存在于未经杀菌处理过的土壤中,也可能存在于冲洗过的细沙及某些草炭介质中。腐霉菌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他们产生的游动孢子要通过水进行散播或游动。尽管这些病原菌和土壤中其他病原菌相比不算是很强的竞争者,但是它们可以通过球形、厚壁的休眠孢子(卵孢子)在土壤中存活多年。这些卵孢子也通常存在于患病组织中,检查这些卵孢子可以用来辨别病原菌。

腐霉菌引起的根腐通常发生在含水量大、排水性差的栽培容器内和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过多

地施用氮肥可以使病菌迅速繁殖生长。受到腐霉菌影响产生根腐的植株往往表现生长受阻,甚至萎蔫的现象。叶片表现灰暗,甚至发黄,近似缺氮的表现。几乎所有的作物发生腐霉性根腐后,都会表现出变色的症状,通常是从小的侧根或根尖开始变色,根系产生淡褐色的损伤,导致根的外层开始腐烂,只剩下很细的根的内层髓心。随着进一步发展,根系变成暗褐色甚至到黑色,且浸透水分。轻轻冲洗根系,则腐烂的病根很容易被冲掉。

在无土介质中也能发现腐霉菌,经加热消毒的土壤和无土介质都可很容易感染上腐霉菌,主要传播途径有:

使用不洁的工具、花盆等;人或宠物在混合介质上行走;

在未经彻底清扫的种植床或上盆区地面上倾倒混合介质;

某些飞虫也能引起腐霉菌在温室间的传播。

土壤在消毒时,如果消毒时间太长或温度太高,那么这样的土壤一旦感染上腐霉菌,则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根腐现象,因为这时的腐霉菌几乎没有“天敌”。

一旦根部开始腐烂,腐霉菌就很难控制,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措施是先将土壤加热至82℃,并保持该温度30分钟,时间太长或温度过高会将基质中有益生物也杀死,然后将消毒过的土壤进行遮盖和储藏,并防止其和未消毒的土壤接触受感染。商业用无土介质的贮藏也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如果用水塘水或流水灌溉,需注意入水管不应放置太深,以防水下部沉积物被吸入管内。如果灌溉水被腐霉菌污染,应在使用前对水进行消毒。对涨落潮灌溉系统的蓄水池要进行遮盖,防止植物残片进入。另外,对回流水进行过滤处理,以去除水中土壤和植物残片,使蓄水池免受腐霉菌污染。

对可能接触种植基质的苗床、上盆工作台、工具和器具进行消毒。并定期对涨落潮灌溉系统的蓄水池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对有腐霉菌病史的温室,应尽早在种植初期对温室进行消毒。生物类药剂可在移苗前、移苗时或移苗后加入种植基质使用,甚至还可在移苗前,直接被用来处理穴盘苗。但在使用生物类灭菌剂前后十天内,切勿使用化学杀虫剂。

为达到理想的防止效果,也许需要多次使用生物类药剂和杀真菌类药剂。某些腐霉菌还会产生抗性。当使用一些化学杀虫剂效果不佳时,可换用其它产品。

2.疫霉菌

疫霉菌也广泛存在于未经杀菌处理过的土壤中,也可能存在于冲洗过的细沙及某些草炭介质中,为两栖性真菌,兼性寄生或腐生,绝大多数是兼性寄生。高湿环境有利于疫霉菌的生长与繁衍,其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可经风、雨、带菌种苗、土壤及灌溉水传播。病菌侵入寄主植物后即可产生大量孢子囊,并释放游动孢子进一步再侵染,在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病菌的数量迅速上升,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病害流行。疫霉菌引起的根腐也通常发生在含水量大、排水性差的情况下。 3.丝核菌

大多数的盆栽花卉容易受丝核菌的侵染产生根腐病。这种病菌广泛存在于未经过蒸汽消毒或药物熏蒸的土壤中。这种病原菌很容易通过显微镜来识别,因为其菌丝分枝成典型的直角。尽管它不能产生可经空气传播的孢子或游动孢子,但丝核菌能够产生一种坚硬的休眠状态结构,叫做硬化孢子,能够在植物残体或土壤中存活多年。

丝核菌很容易通过花盆或其他设备工具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其他地方。丝核菌能够使根系、根茎甚至地上部分都产生伤害。最初,病根的发展是不连续的,产生浅褐色到深褐色的病斑。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连接到一起,从而使根系腐烂死亡。与腐霉菌和疫霉菌引起的根腐病不同的是,丝核菌根腐病不出现腐烂的根系浸满水分的特征。根系被侵染后,病菌还会进一步向上侵染,引起根茎腐烂或茎部腐烂,且在病部组织常常形成纵裂。

4.根串珠霉菌

根串珠霉菌是一种土传真菌,能够侵染一些苗床植物。通过移栽、被污染的花盆、使用工具、未经消毒的土壤或某些类型的草炭,可能使根串珠霉菌传入到温室中。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根串珠霉菌能够产生念珠状的孢子。这些孢子很容易从一棵植株飞溅到相邻的植株上或者通过温室昆虫(包括蕈蚊等)传播。其休眠结构为厚垣孢子,它能够长时间在土壤中存活。虽然很多花卉植物都会感染上由根串珠霉菌引起的根腐病,但在长春花、凤仙、紫罗兰上更为常见。患病植株生长缓慢、叶色发黄、似缺氮症状。最初,患病植株有很小范围的根系变色,实际上,如果不通过显微镜很难判断是否已经发生根腐。后来病株根系出现小的黑色病斑,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黑色病斑逐步扩大。

5.细菌性软腐病

近几年来,由于细菌性枯萎病与软腐病造成的损失有所增长,其致病病菌主要是欧氏杆菌属的几个种类。细菌性软腐病能够侵染多种观赏植物,但在菊花、一品红等花卉上更为常见。这类病害在高温高湿或栽培密度较大的条件下更易发生。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萎蔫或植物组织迅速腐烂。

花卉相关知识:地下害虫为害症状与防治


近年来许多害虫向北迁移,原来北方没有的害虫现有也出现了,而且以前发生情况不是很严重的现在发生的规模和程度也比以前严重的多了。特别是现在农民使用除草剂明显增多,传统上的农业耕作方式现在已逐渐退出历史。地下害虫发生越来越重,加上我省春旱发生年比较多,防治地下害虫应该重视起来。常见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必须注意的是,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防治地下害虫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等。

一、具体症状:

1、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甜菜、高梁受害较重。

2、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小麦、玉米、高梁、马铃薯等,咬食种子、胚芽、根茎,危害特点是将幼根茎食成小孔,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块茎腐烂。

3、蝼蛄:在地下咬食刚播下的种子或发芽的种子、并取食嫩茎、根,危害特点是咬成乱麻状,同时蝼蛄在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造成细幼苗调枯死亡,谷子受害较重。

4、地老虎:幼虫食性很杂,危害大豆,危害大豆、玉米、蔬菜等到多种作物,白天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危害特点是将茎基部咬断,常造成作物严重缺苗,甚至毁种。

二、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一是深翻土壤,精耕细作,破坏害虫滋生的环境;二是调整茬口,合理轮作,减轻其危害;三是合理施肥,猪粪厩肥等农家有机肥,必须经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可减轻危害;四是早春铲除地头、地边的杂草,并带到田外及时处理或沤肥,能消灭一部分卵和幼虫。

2、物理防治:利用金针虫、蝼蛄、金龟子的趋光性,每年4~8月在其出土期设置诱虫灯诱杀;玉米田为防治地老虎,应清除地内和地边杂草,减少产卵场所。地老虎还可设置诱杀盆诱杀,方法是配糖醋液,比例是糖:醋:白酒:水=3:4:1:2,兑好后加总量的1—2%的敌百虫,放置盆中于田间,诱地老虎蛾子。

3、药剂防治:一是拌种。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加水20~25kg,拌种子250~300kg,均匀喷洒,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二是毒土。用48%乐斯本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150毫升拌细砂土15-20kg。还可以用75%辛硫磷或20%除虫菊酯等乳剂,分别以1:300与1:2000的比例拌成毒土,每亩20-25kg撒于垄台苗眼附近。三是毒饵诱杀蝼蛄,用90%晶体敌百虫30倍液,拌炒香的玉米面,加青菜叶,于傍晚撒于植株周围土上。四是地面喷药,利用地老虎1~3龄暴露地表的时机,喷施药液,如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

4、化学防治:

(1)药剂拌种。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0.5kg对水40kg,拌种400~500kg,可防治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对水25~50kg,拌种250~500kg,可防治蛴螬、蝼蛄和金针虫。注意拌种应在暗处遮光进行,闷种3~4小时,待种子阴干后再播种。

(2)土壤处理。在冬小麦返青期,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乳油250~300ml,结合灌水施入土中,可防治金针虫;在花生、大豆田每667平方米用2%甲基异柳磷粉剂2~3kg,拌细土25~30kg,顺垄撒施,然后覆土或浅锄,可防治蛴螬;用50%辛硫磷乳油0.5kg,对适量水,喷拌在100~150kg细土上作成毒土,顺垄低撒,施在幼苗根际附近,每667平方米撒20kg,可防治地老虎和蛴螬。

(3)毒饵。用5kg炒香的麦麸加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g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g对适量水,制成毒饵,可防治蝼蛄、地老虎;用90%晶体敌百虫0.5kg,拌铡碎的鲜草50kg,每667平方米用20~30kg于傍晚在作物行间每隔一定距离撒一小堆,防治地老虎。

5、诱杀防治

(1)糖醋液诱杀。将糖、醋、酒、水按3∶4∶1∶2配制,再加入少量的敌百虫,用盒子装好,于傍晚时分,装放在田间距地面1m高处,可诱杀地老虎成虫。

(2)灯光诱杀。在田间距地面30cm处,架设一盏40w黑光灯,灯下挖直径约1m的坑,铺膜做成临时性水盆,加满水后加微量煤油封闭水面。傍晚时开灯诱杀蝼蛄和金龟子的成虫。

(3)药枝诱杀。取0.3~1m长的榆、杨、刺槐树枝,在40%的氧化乐果乳油30倍液中浸泡12小时,于傍晚前插在田间,每667平方米插5把,可诱杀金龟子。虫情严重田块灌药,48%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亩用500毫升。或用以上药剂兑水后拌成药土,撒在玉米根周围,然后浇水,间隔7--10天,再防一次,且兼治其它地下害虫。

花卉相关知识:栾树病虫害介绍与防治


栾树属无患子科栾树属落叶乔木,蒴果三角状或长卵形,顶端尖,红褐色或橘红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在栾树养护中主要虫害有蚜虫、吹绵蚧、桑刺尺蛾等。

1栾树蚜虫

1.1形态特征

栾树蚜虫为同翅目蚜科,成蚜有翅胎生雌蚜,长卵圆形,长约2mm,翅展6mm左右,黑或黑褐色。翅长2.8mm左右,透明。腹管细长,黑色,腹部淡色,有黑色横斑纹。无翅胎生雌蚜,卵圆形,长2mm左右,较肥胖,漆黑色或黑褐色,少数为黑绿色。卵:长0.5mm左右,淡黄色渐变为黑绿色。若蚜:体长1mm左右,浅绿色。

1.2发生特点

驻马店市栾树蚜虫1年发生数代,主要危害对象为栾树的幼嫩部分,严重时虫体布满幼嫩部分,分泌物布满树干,影响枝条生长,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亡。以卵在树皮裂缝及芽缝处越冬,翌年3月底孵化为若蚜,4月中旬形成无翅雌蚜,开始胎生小蚜虫,4月下旬有翅蚜大量产生,进行迁飞扩散,4月下旬至5月危害最为严重,6月中旬后,虫量逐渐减少,10月中下旬有翅蚜迁回栾树,开始胎生雌雄无翅蚜,后交尾后产卵越冬[1-2]。

1.3防治措施

在秋末冬初剪掉树干上虫害严重的枝条,集中销毁,也可在早春树木发芽前喷石硫合剂集中杀死越冬虫卵,消灭初发生尚未扩散的蚜虫。4月初于若蚜初孵期开始喷洒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10%啶虫脒5000~10000倍液。危害严重时,隔7~10d再次喷药防治。幼树可于4月下旬,在根部埋施15%地害平颗粒剂,根据树木干径用药1~2g/cm,覆土后浇水;或浇辛硫磷乳油,根据树木干径浇药水1.5kg/cm。

2栾树吹绵蚧

2.1形态特征

栾树吹绵蚧属同翅目硕蚧科,成虫体长5~7mm,雌虫椭圆形;橘红色,腹面平,背隆起;触角黑褐色,11节,产卵前在腹部后分泌白色卵囊,囊上有14~16条纵纹。雄虫全腹瘦小,长约3mm,胸部黑色,腹部橘红色;前翅狭长,黑色,后翅退化为钩状。卵椭圆形,长0.7mm,橘红色,密集于雌虫的卵囊内。若虫椭圆形,橘红色,背面覆盖淡黄蜡粉,2龄触角6节,3龄触角9节,体毛发达。蛹体长3.5mm,橘红色,体上散生淡黄褐色细毛,被有白蜡质薄粉。茧长椭圆形,白色,由疏松蜡丝组成,外敷白色蜡粉[3]。

2.2发生特点

在驻马店市1年发生3~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若虫和成虫群集树叶上吸取汁液危害。发生严重时,叶片发黄,枝梢枯萎,其分泌物诱发煤污病,影响生长,导致落叶,降低观赏价值。

雌成虫以4、7—8、10—11月为最多。雌成虫多数群集固定一处,腹末分泌白色蜡质卵囊,边分泌蜡质边产卵,产卵期超过30d,每只雌虫产卵数百粒至2000粒。幼虫孵化后分散活动,多寄生于嫩梢及叶背的主脉两侧,每次蜕皮换居1次,2龄后逐渐转迁枝干上群居危害,吸食树体汁液,同时排出蜜露[4]。

2.3防治措施

若虫大面积发生时可喷洒氧化乐果2000倍液+洗衣粉1000倍液,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2~3次。也可于5月用25%呋喃丹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灌根2次,杀灭若虫的效果很好。11月至翌年3月,可刮除越冬雌成虫,集中刮下虫体装到塑料袋后深埋,配合修剪,剪除虫枝,消灭越冬虫卵。

3栾树桑刺尺蛾

3.1形态特征

桑刺尺蛾又名褶翅尺蛾,属鳞翅目尺蛾科。成虫雌成虫体长18mm左右,腹部宽8mm左右。全体灰褐色,腹部各节有灰、褐色鳞片相间、翅银灰色。前翅有3条褐色横带,靠翅顶1条较宽。停落时2个前翅折叠起来,向后翘起。雄成虫体长15mm左右,全体棕灰色。卵扁椭圆形,初产时银灰色,渐变古铜色,有光泽,成片产于枝、干或叶片上。幼虫1、2龄幼虫体酱色,4龄幼虫体长27mm左右,全体绿色,背上有3根刺,刺为绿色,镶有白色黄色边。蛹椭圆形,体长14~17mm,宽9~12mm棕褐色。茧椭圆形,16~20mm,灰褐色。

3.2发生特点

在驻马店市1年发生1代,以茧内的蛹在树干基部土下树皮上过冬。翌年3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多产卵在枝上,每雌蛾产卵700~1100粒,分几次产完,卵期20d左右,4月上旬幼虫孵化危害,小时啃食叶肉,大时蚕食叶片,白天躲在叶柄或小枝上停留,将头卷曲在腹部呈“?”形。5月中下旬为幼虫下地化蛹盛期。幼虫有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幼虫可转移危害,也可在虫道内掉头,10月幼虫蛀入二年生枝条越冬。该虫危害时排出大量颗粒状木屑。受害植株8—9月出现枯枝,严重破坏景观。

3.3防治方法

在初春树木萌发时,及时喷施石硫合剂,以杀死越冬虫卵,蛹期在树干基部土下、树皮上刮除茧蛹消灭。根据被害形状或地面虫粪,人工捕杀幼虫。于低龄幼虫期喷20%啶虫脒10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灭杀虫卵及若虫。

花卉相关知识:营林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1.经济规律管理营林生产

(1)通常情况下,营林生产的衡量指标应该为林木的产量。因为在营林过程中,所有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措施都能够在林木产量上得到体现。但是就营林生产衡量指标的实际情况而言,有些单位止将造林面积作为营林生产的衡量指标,并且国家对林业的投资几乎也按照造林面积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应该投资的资金。但是,在实际的营林过程中,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计划的造林面积不能够完全成林,从而造成了实际的造林面积缩小的重要原因。

(2)要以省或地区为单位,把宜林荒山划分为不同的营林类型,根据不同的营林类型确定相应的林木生长量指标。划分营林类型的依据是宜林程度和森林产品规格,比如说,在南方杉木、松木、桉树产区,把宜林荒山划分为若干个营林类型,分别确定林木生长量指标。一个地区造林树种很多,可以用几个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作为林木生长量指标的基数,其他各种树种可以根据其生长速度和经济价值定出和该几个树种中的其中一个相比的指数。这样,国家对林场的营林任务就可以下达造林面积、林木生长量、木材产量及规格、投资等经济指标。全面完成这些经济指标就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营林成效。在此基础上,制定超额完成经济指标和没有完成规定指标的奖罚制度。

2.做好森防工作的措施

2.1要加大宣传力度,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宣传“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用量化的数字宣传森防工作与林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息息相关,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及全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防治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是发展的观念.明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另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2.2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

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从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建立行政领导和业务部门双层责任制,把森防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责任,切实把森防责任落实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领导的肩上,促进由部门搞森防向政府有责任、社会齐关心、大家都参与的局面,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要严格实行考核制度、通报制度和奖惩制度。基层林业站要积极当好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及时报告防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3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建议将基层林业站参照公务员管理。在机构改革大潮中,要按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林业站的建没,配齐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森防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林业标准站建没,逐步健全并规范测报、检疫、防治信息网络,实现森防工作网络化管理,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2.4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

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逐步形成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省级测报点为骨干,基层林业站为基础的测报网络。做到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定期发布趋势预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率。同时,建议省、市、县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测报队伍。

2.5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检验水平

一是突出抓好检疫队伍的建设,提高检疫执法水平,规范检疫执法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县检疫实验室.提高检疫检验水平。

2.6科研和技术推广并举,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要围绕当前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实行科研、生产、管理密切结合,集中力量解决好防治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同时重点推广应用仿生、生物防治技术和先进实用的防治手段,建立推广示范工程,以典型促推广,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花卉相关知识:松毛虫的防治技术


松毛虫的防治技术防治策略与思路:松毛虫是常年可发生的害虫,而在部分地方也可为偶发性的;发生范围一般由小面积扩散到大面积;松毛虫危害松树的虫态为幼虫期,世代明显,虫态较整齐;天敌种类多、控制能力强。治理松毛虫首先考虑保护天敌达到自然持续控制虫灾,其次考虑防治效果,第三考虑防治方法要方便;在需要使用药物防治时首选能引起致死松毛虫的流行病的生物制剂或选择性强的胃毒剂;触杀性的化学药剂虽也奏效,但对天敌杀伤力大,只能有限度地在小面积、高虫口或虫源地使用,不宜大面积采用。忌在被松毛虫吃光的林中、松毛虫处于衰退期使用化学农药。最佳防治时机是防治越冬代(历时长、幼虫发育缓慢);选择幼虫低龄(抵抗力弱、未造成大的危害)期防治。适用的防治药物有:灭幼脲Ⅲ号、白僵菌、苏云金杆菌与阿维菌素复合剂、多角体病毒等。

1.营林技术措施.

(1)营造混交林,提高森林对虫害的自控功能在常灾区的宜林荒山,遵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混交林;对常灾区的疏残林,保护利用原有地被物,补植阔叶树种。可选用栎类、栗类等壳斗科和豆科植物,以及木荷、木莲、木楠、樟、桉、檫、枫香、紫穗槐、杨梅、相思树等。混交方式,采用株间、带状、块状均可。林间要合理密植,以形成适宜的林分郁闭度,创造不利于松毛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建立自控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

(2)封山护林,优化天敌生存的环境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实施封山护林措施,禁止采伐放牧,并培育阔叶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保护冠下植被,丰富森林生物群落;对郁闭度较大的松林,加强松林抚育管理,适时抚育间伐,保护阔叶树及其它植被,增植蜜源植物如山矾花、自栎花。对现有纯林、残林和疏林应保护林下阔叶树或适时补植速生阔叶树种,逐步诱导、改造为混交林。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环境。

2.生物防治措施

(1)白僵菌防治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可在11月中、下旬或2~4月份放菌,防治越冬代其它时间不适宜使用白僵菌防治。施菌量每公顷22.5万~75.0万亿孢子。施用方法:采用航空或地面喷粉剂(50亿/g)或低容量喷雾、超低容量喷雾(高孢油剂、乳剂);地面人工放粉炮。预防性措施亦可采用人工敲粉袋、放带菌活虫等方法。利用白僵菌对松毛虫的传染致病作用,在虫口密度低时作为预防措施或在松毛虫处于衰退期使用,可增加松毛虫的死亡,但残存的松毛虫仍可能繁殖,因此施过白僵菌的林地在下世代仍有再次发生的可能,尤其是在松毛虫增殖期。

(2)苏云金杆菌(Bt)防治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一般防治3~4龄幼虫。施药林分适宜温度为20~32*(3。施菌量每公顷600万~1200万国际单位(IU)。多雨季节不适宜使用。目前商品药剂有“绿得宝”,该药由苏云金杆菌与阿维菌素复配而成,其中阿维菌素是一种生物制剂,对昆虫具有较为广谱的触杀作用。其具有见效快、不污染环境的特点,在虫口密度大时起到快速抑制作用,一般24小时后死亡率达90%以上,不污染环境。施用方法:喷粉、地面常规或低容量喷雾、飞机低容量喷雾。“绿得宝”用药量600mI。/hm2,以1:50~75倍药液喷雾,或用粉剂6009/hm2配成lkg药粉喷撒。

(3)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防治收集经人工施放病毒致死的松毛虫,提取多角体病毒,制成50%中性甘油悬浮剂(含量30亿PIB/g,广东茂名林业科学研究所生产)、油乳剂、病毒液或粉剂。使用时还可在病毒液中加入0.06%的硫酸铜或0.1亿孢子/mL的白僵菌作为诱发剂,提高杀虫率。每公顷用悬浮剂(450亿/g)药量49.5~759/hm2(含1500亿~2250亿病毒晶体)。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低容量喷雾、超低容量喷雾或喷粉作业。采用病毒防治松毛虫见效稍慢,喷药7~15天后,观察其进食情况,感染了松毛虫的不进食或少进食;用剪刀在幼虫背上中肠位置剪开观察,发现中肠为黄白色或白色即是多角体病毒中毒,正常的松毛虫是青色或绿色。发病致死的松毛虫,虫体缩短,形成头大体小的不正常病态,尾部常带有黄白色粪粒,病死虫体壁不易破裂,死虫常在喷药后15天前后开始出现。死虫的数量和速度与用药量、气候条件、松林环境等因素有关。死虫的出现是缓慢的,一般无明显的高峰期。控制效能观察:使用过多角体病毒的林地,于下代幼虫期或第2年,多角体病毒在林间仍有作用,可观察死虫症状或剪开中肠观察,统计其感病率。

(4)招引益鸟治虫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可设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鸟。布巢时间、数量、巢箱类型根据招引的鸟类而定。

(5)释放赤眼蜂繁育优良蜂种,在松毛虫产卵始盛期,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分阶段林间施放,每公顷45万一150万头。亦可使赤眼蜂同时携带病毒,提高防治效果。

3.人工(物理)防治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或使用黑光灯诱集成虫的方法降低下一代松毛虫虫口密度。

4.植物杀虫剂防治采用1.2%烟参碱喷烟防治幼虫,烟参碱与柴油的比例为1:20,使用药量为61。/hm2。5.仿生药剂防治采用灭幼脲、杀蛉脲等进行航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地面背负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重点防治小龄幼虫。在松树被害严重、生长势弱的林地,可混合少量尿素(约每公顷7509)一并喷旋。(1)林间应用的最佳用药量及配比

①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地面喷药在不同龄期的松毛虫幼虫,用药量有所不同。1~3龄幼虫,用药量为150mL/hm2;3~4龄幼虫,用药量为300mL/hm2;5~6龄幼虫,用药量为450mL/hm2。飞机喷药用量为450mL/hm2。应用时,加入901增效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②25%灭幼脲Ⅲ号粉剂:地面喷撒用药量为450~6009/hm2。

③16%灭幼脲Ⅲ号增效型粉剂:地面喷撒用药量为150~3009/hm2。

④25%灭幼脲Ⅲ号油胶悬剂:林间喷洒用药量为225~300mL/hm2。

(2)使用时机和方法

①灭幼脲Ⅲ号胶悬剂:虫口密度高时,在4龄前喷药;虫口密度低时在5~6龄幼虫以前喷药。根据单位面积的用药量和喷洒量,将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和水充分混合均匀,即可施用。地面喷洒可采用背负式喷雾机进行常量或低容量(细雾滴)喷雾。方法是:采用低量喷洒,喷洒量9~13.5kg/hm2。常量喷雾75~225kg/hm2。飞机喷雾采用运五型飞机进行,低容量喷雾。喷幅50m,地面流动信号旗导航、低容量喷雾每架次装载药液1000kg,药液中DtL,k.10kg尿素和2kg901增效剂,每架次作业面积66.7hm2;超低量喷雾每架次装载药液800kg,药液中加入20kg尿素或2kg901增效剂,采用转笼式喷头喷洒,每架次作业面积200~266.6hm2。

②灭幼脲Ⅲ号粉剂:在早晚有露水或雨后使用;防治高虫口、大虫龄时宜使用增长率效型粉剂。先按防治面积和单位用药量称取粉剂,再按15kg/hm2喷撤量加入滑石粉,混合施用。使用背负式机动喷粉喷雾机喷撒,喷撒量为15kg/hm2。

③灭幼脲Ⅲ号油胶悬剂:利用0号柴油作稀释剂,实行超低容量喷雾,地面喷洒量为9~4.5L/hm2,飞机喷洒量为4.5L/hm2。采用灭幼脲Ⅲ号防治松毛虫见效稍慢,喷药7~15天后,观察其进食情况,受药后的松毛虫不进食或少进食;用剪刀在幼虫背上中肠位置剪开观察,发现中肠为褐色或血红色即是灭幼脲Ⅲ号中毒,正常的松毛虫是青色或绿色。受药致死的松毛虫,虫体有不能蜕皮或已蜕了部分皮的现象,部分虫体倒吊在枝条或针叶上,死虫常在喷药后5~10天前后开始出现。死虫的数量和速度与用药量、气候条件、松林环境等因素有关。死虫的出现虽缓慢,但有明显的高峰期。7控制效能观察:使用过灭幼脲Ⅲ号的林地,于下代或数代,灭幼脲Ⅲ号在林间仍有作用,可观察死虫症状或剪开中肠观察,统计其感病率。

6.化学药剂防治在松毛虫大发生初期及小面积虫源地,为迅速压低虫El,可选择使用除虫菊酯类药剂,进行低容量喷雾灭虫。

7.自然防治法在虫口密度大、松叶被害率达70%以上,但天敌寄生率高、虫情处于下降趋势时,或安全区偶然发生松毛虫小面积发生时,不必进行药物防治,让松毛虫种群自然消长。

8.松毛虫的防治质量及防治效果要求为保证防治质量,必须掌握最适的防治时间,注意防治作业天气;合理调节药液(粉)浓度及喷洒(撒)量,确保作业均匀度,防止出现漏喷漏防。防治后要做好效果检查及评估,一般要求生物防治的有效防治面积和杀虫效果均达到80%以上;仿生物及化学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

花卉相关知识:桃树主要的虫害防治


①桃缩叶液:为害桃的严重病害的防治方法:发芽前用50°Be石硫合剂喷洒,刚萌芽和展叶1cm时喷0.3°Be石硫合剂,隔7天再喷1次;人工摘除病叶、病枝,集中烧毁;

②桃褐腐病:为桃果实的严重病害,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发病严重,传播较快。防治方法:彻底清除病源,采果时必须同时摘除树上僵果、病果和清除地面落果;春季萌芽前喷4~5°Be石硫合剂,谢花后10天左右喷0.3°Be石硫合剂;果实套袋必须在第2次生理落果后立即进行,抢在桃蛀螟蛀入危害前完成;

③桃流胶病:是桃树普遍发生的危害,尤其是在高温地区,晴雨不均和人畜害虫造成的伤口及树势衰弱情况下发病严重。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减少伤口,注意排水工作;刮除病胶体,用0.1%汞水或石硫合剂渣等,涂刷病部伤口加以保护,促使伤口愈合;

④桃蛀螟:为桃的主要害虫,还危害李、杏、梅、苹果、梨、石榴等果实。防治方法:清除越冬害虫寄生载体,如玉米杆等;产卵期喷50%杀螟松1000倍液或喷杀螟杆菌和毒虫菌1000倍液;5月中旬进行套袋;危害季节在桃园内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或挂糖醋液灌诱杀成虫。

花卉相关知识:香樟树繁殖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香樟树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是国家重点的二级保护植物。香樟树四季常青,姿态雄伟,冠如华盖,是城市及乡村绿化的主要树种,广泛应用于庭荫树、行道树及风景林地栽植。香樟树木材质地致密,有香气,耐腐防虫,为造船、制作高级家具和美术品的上等用材,也可提炼樟脑、樟油,经济价值高,樟脑、樟油广泛应用在工艺、化工、医药和国防工业上,樟脑又是出口物资。由于香樟树的广泛种植,给病虫的发生带来相当有利的环境条件。

1生物学特性及园林用途

香樟是常绿乔木,树冠广卵形。树皮幼时绿色,光滑,老时树皮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枝叶有樟脑味,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叶薄革质,离基三出羽状脉。圆锥花絮腋生于新枝;花小,淡黄绿色。浆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果托盘状。花期4~5月,果实10~11月成熟。该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配植地畔、水边、山坡等。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其根、茎、叶都可提炼樟脑油。香樟树含桉叶素、黄樟素、芳樟醇、松油醇等重要成分,在原料工业、工艺、化工、医药和国防工业上等应用广泛。

2生态习性

香樟树是较喜光树种,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在-15℃低温下幼枝受冻害。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樟树生长速度中等,寿命长。有一定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3分布

樟树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分布区域在北纬10~30度之间,大体以长江为北界,南至台湾、广东、广西及西南,尤以台湾、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云南、广东北部等东南沿海省份为最多。在自然界多见于低山平原、丘陵及村庄附近。

4繁殖与栽培

主要用播种繁殖,也可用软材扦插及分栽根蘖等法繁殖。10~l1月采种,翌年春(2月底~3月上旬)条播。行距20~25cm,每667m2用量10~13kg。播种以条播为宜,条距15~20cm,深沟1.5~2.0cm,宽3~4cm,每1m播种沟内播40~50粒(如果要“嫩苗移植”,则可采用撒播)。用火烧土覆盖,厚度1~2cm,用50%遮光网搭荫棚遮荫,每日早、晚各淋水1次。小苗3~4对真叶进行分床或移营养袋培育,按苗圃规格加强管理,1年生苗高50~80cm,可出圃栽种。生长期间及时打枝,保护顶端生长优势,精细管理,水肥充足,当年苗高可达50~80cm。

5育苗技术

5.1苗圃地选择

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壤土、壤土作苗圃地,水地和碱性土不宜选用。整地、土壤消毒、施基肥等与其他阔叶树种基本相同。在冬初进行第1次耕耙,播种前进行第2次耕耙,并施足基肥,基肥一般用腐熟厩肥,每667m2施1500~2000kg或碳胺50kg,磷肥5Okg、菜饼肥25~50kg,然后筑成高床,一般床高35~50cm,床宽1.2m。

5.2采种

采种时应选20~60年生,主干明显、通直、分枝高、树冠发达、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可在11月中旬浆果呈紫黑色时采集果实。采回的浆果应及时处理,以防变质。处理方法:可将浆果放在缸或桶中加水浸2~3天,待果皮与种子分离时进行搓洗。搓洗的工具可用竹箩或畚箕,待除净果皮和果肉后,拌草木灰脱脂12~24小时,再洗净阴干。每100kg浆果可得纯种子25~30kg。种子千粒重120~130g,每1kg纯种子7600~8000万粒。发芽率80%~90%。

5.3种子处理

2月上旬~3月上旬春播,也可在冬季随采随播。采用条播,条距30cm,每667m2播种量12kg。经湿藏的种子在播前应进行催芽处理,用温水间歇浸种催芽,切忌高温浸种,以防烫伤种子。播后覆土厚度2cm左右,覆土后应盖稻草,种子经催芽,播后约20~30天发芽,而且发芽整齐种子萌芽以后,应及时揭除覆盖物。3月初香樟播前需催芽,可用50℃的温水浸种,当温水冷却后再换50℃水重复浸种3~4次,可使种子提早发芽10~15天。也可用薄膜包催芽法,即把混有河沙的种子,用薄膜包好,放在太阳下晒,每天翻动2~3次,并保持湿润,直到有少量种子开始发芽时再播种。

5.4播种方法

香樟播种冬播、春播均可,但以春播为好。播种前需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进行消毒杀菌,并催芽,以提高种子发芽率。采用条播,条距为20~25cm,每lm播种沟放种子30~40粒,每667m2播种12kg左右,播种后用火土灰或黄心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再盖上稻草保温保湿,以促进种子发芽。

5.5移栽及管理

移栽时间在3月中下旬~4月上中旬较为适宜,移植密度每667m2栽1500株左右。随起随移,移栽后离地10cm左右截杆,当芽长到10cm左右可定主杆,剪去多余枝芽,留一个比较粗壮的枝。冬季床面施厩肥2000kg。这样3年生苗木胸径可达3cm以上。高5cm时应进行间苗、定苗。选粗壮的苗,按7cm左右株距定苗。定苗后施1次氮肥,生长后期,应停止施氮肥。可当年出圃,也可培育大苗出圃。1年生苗高50cm,根径0.7cm。产苗量每667m2约2万株。培育大苗的应经过移植,促使侧根生长,出圃时应带泥球,并适当剪去枝叶,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5.6生长中的抚育管理

当种子萌芽出土时,揭去覆盖物;幼苗发出3~5片真叶时,即可间苗定株,最好在苗圃地移植培育1年再出圃栽植;如果要培大苗,还可根据需要再移植培育1、2年出圃。在幼苗培育中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追肥、灌溉以及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幼苗主要做好中耕除草、深翻扩穴、抹芽修枝工作,幼苗抚育第1年不少于3次,第2年可进行l~2次。香樟树多萌生枝,用材林前4年要进行抹芽,主要抹去离地面2/3的嫩芽。修枝要适量,修枝季节宜在冬末春初。

6病虫害防治

6.1病害防治

主要是白粉病的防治。此病多发生在苗圃地幼苗上,在气温高,湿度大,苗木过密,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最易发生。开始幼苗嫩叶背面主脉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蔓延至整个叶背,并出现1层白粉。

防治方法:注意苗圃地的环境卫生,适当疏苗;当发现少数病株时应立即拔除烧毁掉,病症明显时,用波美0.3~0.5的石硫合剂,每10天喷射1次,连续喷3~4次。

6.2虫害防治

6.2.1樟梢卷叶蛾:1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嫩梢,被害苗枯死。防治方法:可用40%乐果乳剂200~300倍液喷杀幼虫,当幼虫大量化蛹期间结合抚育进行林地除草培土,杀死虫蛹。

6.2.2樟天牛:主要危害主枝和侧枝。防治方法:成虫产卵期(5月上旬和6月上旬分别为第1和第2代幼虫期)用铅丝刷刷产卵疤痕,刺杀卵或初孵幼虫。还可采用人工剪除被害枝捕杀,或由排泄孔注入敌敌畏等药剂。将其中幼虫杀死。

6.2.3樟叶蜂:幼虫取食樟叶当年抽生的嫩梢,1年生苗受害严重时常致枯死,造林后树木树冠上部嫩叶常被吃光,严重影响香樟树的生长。此虫在1年中可发生代数多,为害期长。防治方法:可用90%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的2000倍液喷杀。也可用0.5kg闹羊花或雷公藤粉末加清水75~100kg制成药液喷杀。

6.2.4樟巢螟:幼虫成群集结于新梢上取食叶芽,并吐丝把残叶卷成球状,包住顶芽,致使新梢枯死。此幼虫1年发生2代,第1代幼虫在5月底~7月中旬为害;第2代幼虫在8~9月为害。防治方法:用上述药剂喷杀,此时效果最佳。具体为幼虫刚开始活动尚未结成网巢时,用90%敌百虫4000~5000倍液进行了喷杀,如幼虫已结成网巢,可人工将其摘除烧毁。

7结语

香樟是属樟科的常绿乔木,是我国最为珍贵的树种之一。香樟材质致密,有特殊香气,耐腐防虫,为造船、家具、制品和美术品的上等用材。全树可提制樟脑、樟油,广泛应用在工艺、化工、医药和国防工业上。香樟集用材、防护、城镇绿化为一身,其姿态雄伟,冠大荫浓,是城乡绿化的良好品种。对于香樟的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管理到位,及时预防、治疗,有针对性地用药,防治工作必定能做好。

花卉行业《花卉相关知识:苦菊褐腐病的识别与防治》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叁仟森林”是给您提纲好的种植建议的网站。同时,sanqiansenlin.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菊的相关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叁仟森林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ntact Us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咨询:13058183206

工作时间: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