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花卉行业

花卉科普:榉树的种植技术

花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一种草本植物,它们每个品种有每个品种独特的美丽。它们就像一个一个小精灵一样,让您喜爱它们。下面是叁仟森林小编特为您推荐"花卉科普:榉树的种植技术",请您翻阅!

榉树是珍贵硬阔叶用材树种,都采用播种育苗。

榉树在微酸性、中性及石灰质冲积土上均可育苗,但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在干燥平瘠的圃地难于培育壮苗应选择富有腐殖质的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深翻细整,施足基肥。秋播或春播,春播应尽量争取在早春完成,如果延误季节,

土温升高,会使种子在当年仅有一部分发芽,甚至全部不发芽,应予注意,干藏种子春播前须进行处理,浸水1一2天后,除去上浮瘪粒,给予两周左右的5-10尤低温处理,可起促进发芽的作用,条播行距20厘米,覆土厚度约0.5厘米,播后覆盖草,保持苗床土壤湿润。播种量每亩10公斤左右,由于各年种子的发芽率不稳定,一般大年所产的种子,发芽率可达50-70%,小年种子发芽率仅有20-30%,故播种量应根据种子质量适当增减。

播种后约20-30天出苗,播种后及种子发芽出土时要注意防止鸟害。苗高10厘米左右时,常出现顶部分叉现象,应及时修整。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苗高6-10厘米时定苗,每米长播种行留苗15-20株,结合间苗进行移栽补缺。苗木在7-9月间生长旺盛,应加强抚育管理,注意防止虫害。苗木主根明显,根细长而韧,起苗时可先将四周苗根切断,然后挖取,以免撕破根皮。

一年生苗高50-70厘米,每亩产苗1.5-2万株。一般当年即可出圃造林。大苗移植的成活率很高,供四旁绿化时可培育3-4年生苗木出栽。由于榉树的发枝力强,顶芽常不荫发,造成梢部弯曲,在培育大苗的过程中要适时修剪侧枝,以培育成通直的主干。

相关知识

花卉相关知识:榉树培育技术


榉树(Zelkovaserrata(Thunb.)Makino)又名血榉、金丝榔、沙榔树、毛脉榉,是榆科榉属的落叶乔木树种。榉树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深厚肥沃土壤,具有深根性,适应性强,分布广泛,材质优良,树形美观,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榉树属在亚洲有6种,我国产大叶榉、光叶榉、小叶榉、台湾榉等4种,是家俱用材一类材、特级原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重要景观树种,也是特殊树种中极为珍贵的硬阔叶树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我国将全面加快特殊树种培育步伐,以解决珍稀大径级用材林资源总量不足、后备资源严重匮乏、结构矛盾十分突出的问题。

1.圃地选择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并有良好灌溉条件的地方,忌重粘土、水稻土。

2.圃地整地

根据林地坡度的缓陡,采用全垦和带状整地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土地垦覆。坡度小于15°林地采用全垦整地,坡度15°~25°的山地采用带状整地沿等高线按3m间距修筑1.2m宽的环山阶梯,以利于水土保持,全面清理林地内的全部杂灌和树蔸。

3.土壤改良

根据整地情况采取鱼鳞坑的方式撩穴,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在梯面上按3m间距挖穴,每穴与其上行错开成品字形。穴的规格为40cm×40cm×40cm,用厩肥、堆肥和饼肥等有机肥作基肥,0.2~0.5t/667m2,与回填表土充分拌匀,然后填满待稍沉降后栽植,回填土入坑内时作成半月形的土台,台内侧挖深约20cm的蓄水沟。

4.扦插育苗

(1)榉树硬枝扦插。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硬枝扦插。插前用100mg/kgABT生根粉1号液浸泡12h或500mg/kg萘乙酸粉剂处理后,直接插入蛭石或黄沙苗床中。在离床面60cm左右处用竹子搭成弓形棚架,上覆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度,以利插穗生根。春插一般在插后40~75d生根,在梅雨季节移栽到苗圃中,株行距15cm×30cm。栽后淋透水l次,以后3d早、晚各淋水1次。正常的田间管理同一般插圃管理相同。

(2)榉树嫩枝扦插。6月上旬利用当年半木质化的粗壮嫩枝扦插。插穗带2~3张叶片,将叶片各剪去一半。插穗下切口距叶芽0.5cm左右,切面为斜切口,将切好后的插穗迅速放入50mg/kgABT生根粉1号溶液中,浸泡0.5~1.0h,插2~3cm深。苗床宽12m,深30cm。基质为蛭石、砻糠灰、河沙等,蛭石不用消毒,新鲜砻糠灰须用清水淋洗几遍,降低碱性;河沙第1次使用时,要用大水冲洗后曝晒数日,使用过的河沙经0.5%福尔马林溶液消毒后,用塑料薄膜封闭1d,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扦插前将苗床浇透水,开沟扦插,插深2~4cm,以插穗下部叶片稍离床面基质为度,扦插密度以插穗间枝叶互不接触为宜。插后喷水1次,上罩塑料薄膜弓形小棚,再搭起12~15m高的框架,用草帘或遮阳网在上方和两侧遮荫,保持20%~30%的透光率。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电子间歇叶喷雾装置,进行全光照喷雾育苗。

5.嫁接育苗

选择1~2年生、地径1.5~2.0cm的白榆实生苗作砧木,以1~2年生的榉树枝条作接穗,在树液流动季节进行嫁接。嫁接方法有枝接和芽接两种。枝接分劈接法和皮下接法,一般在4月进行,过早嫁接成活率较低,过迟嫁接影响新梢生长,影响枝接成活率的关键是接穗削面要光滑平整、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对准、绑扎要适度。芽接宜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方块形芽接比“丁”字形芽接为优,使接穗芽部内皮层与砧木密接,以利接穗和砧木之间的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榉树嫁接的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

6.播种繁殖

榉树结实大小年现象十分明显,尽量于大年采种,其发芽率高达70%左右,1kg种子约50000~70000粒;小年发芽率只有20%~30%。榉树果熟期10~11月,秋末当果实由青转黄褐色时,可及时截取果枝,或待种子自然落下时扫集或于无风时振落收集。种子采集后要先除去枝叶等杂物,然后摊在室内通风干燥处,让其自然干燥2~3d,再行风选,混沙室外埋藏,亦可装袋置阴凉通风处贮藏。在种子贮存前必须将含水量干燥到13%以下。干燥的方法包括室内自然干燥5~8d或用沸石等干燥剂干燥处理或用60℃的风干机处理8h。

选择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轻壤土,通风沥水、排灌方便的圃地播种繁殖。播种前深翻细耕,土壤消毒,施足基肥,采用苗床育苗。翌年早春播种,播前用清水浸种1~2d,除去上层漂浮瘪粒,取下层实粒,晾干后条播,条距20~25cm,用种6~10kg/667m2。播种后覆土覆草,保持苗床湿润,幼苗出土时注意防止鸟害。出苗后及时揭草,及时间苗,松土除草,灌溉追肥,防止蚜虫和袋蛾的危害。

榉树苗高至l0cm时常出现分杈现象,注意及时修剪。如播种适时、管护到位,当年苗高可达60~80cm,地径0.5~1.1cm,亩产1.5~2.0万株合格苗。一般造林以一年生苗为宜;用作城市绿化的苗木应留圃培养5~8年,待干径3cm左右时方可出圃定植。榉树苗木根细长而韧,起苗时应用利铲先将周围根切断方可挖取,以免撕裂根皮。

花卉科普:大丽花种植技术


大丽花又叫大丽菊、大理花等,菊科,大丽花属,原产于墨西哥。大丽花种植品种颇多,姿态万千、花期长、适应性强、易于种植,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除可用作花坛布置外,也可作盆栽和用作切花。

1生物学特性

大丽花喜湿润怕渍水。大丽花生长繁茂、叶片大,需要较多水分。然而由于大丽花的根系是肉质块根,浇水过多或者积水时,根部容易腐烂;因此大丽花既怕干旱,又忌积水。浇水要坚持“干透浇透”的原则。

大丽花喜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环境。若长期放置在荫蔽处根系衰弱,叶片薄,茎细弱,花变小,颜色变淡,甚至不能开花。大丽花开花期喜欢凉爽的气候,气温在20℃左右,最适宜大丽花生长。怕炎热夏天烈日直晒,尤其是雨后初晴的暴晒,这时要遮阴。大丽花不耐霜冻,每年在冬季有一段时间休眠。

大丽花为多年生球根花卉,地下块茎呈纺锤状,肉质肥大,乳白色。株高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50-150厘米,头状花序顶生,花梗长,花序外围为舌状花。花色丰富,除蓝色、黑色没有之外,其他颜色系列均有。花期6-10月。

2繁殖

大丽花繁殖有有分块根繁殖、幼芽扦插繁殖、种子繁殖、组织培养4种方法,常用的是前两种,即分块根繁殖和幼芽扦插繁殖,种子繁殖只是用于育种。

2.1分根繁殖

分根繁殖最常用,也是观赏种植的大丽花的传统繁殖方法,这种繁殖方法此法简单益行,成活率高,苗壮,。但繁殖倍数过低,一各块根只能繁殖5个左右根芽。具体做法是:块根整墩放在湿沙或湿锯末中,保持温度15-20℃,用预先埋根法进行催芽,待根颈上的幼芽萌发后进行分根,要保证一个根带1-2个芽或者芽眼,而且必须带有部分根颈,切割的伤口用草木灰或石灰粉消毒,对未发芽的块根继续进行2-4次的催芽,即可完成分根繁殖。

2.2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大丽花的主要繁殖方法。幼芽扦插繁殖生根快,成活率高,繁殖倍数高,一墩块根可繁殖插苗50株以上,克服了分根繁殖倍数低的缺点。一般在早春进行,以3月-4月在温室或温床内扦插成活率最高。当催芽的块根幼芽长到3-5cm,新芽基部一对叶片展开时,从块根上瓣下新芽进行扦插。掰芽后的块根继续催芽,随着生长再取腋芽处新萌发出的嫩芽进行扦插。

幼苗扦插可在苗床、苗箱或花盆中,扦插基质的上层用净沙,厚度5cm;下层铺沙质培养土,幼芽插入沙中深度2-3cm,株行距3-5cm,插后浇透水,以后喷水保湿,床面不要积水,以免烂苗。相对湿度保持在70-75%,温度在25℃以上,幼苗成活率最高,1周后即可扎根,幼苗生根后需要再经过15天左右的培育就可以移栽。春插苗经夏秋充分生长,当年即可开花。

2.3种子繁殖

只有花坛品种和育种时才应用种子繁殖。一般在播种箱内进行,温度保持在20℃左右,4-5天就可以萌芽出土,真叶长出后进行分植,1-2年后开花。

3种植管理

大丽花既可以进行露地种植也可以的进行盆栽。

3.1露地栽

大丽花的种植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栽植前要施入一定量的基肥。株行距1米左右,矮生品种40厘米-50厘米。分根苗栽后至出苗后既要保持土壤湿润,又不要积水,以防止烂根。扦插苗种植后要浇透水,以利于缓苗。浇水要掌握干透再浇的原则,天气干时及时灌水,大雨后要及时排涝。生长季每15天左右浇一次液肥,直到花蕾透色为止。前期以施氮肥为主,后期施磷钾肥为主。霜冻前剪去枝叶,留10厘米-15厘米根颈,挖起块根,1-2天后堆放室内用干沙贮藏。温度保持在5℃左右。

3.2盆栽

株形低矮,花大色艳的品种可以用于盆栽,花盆直径30cm左右为好。大丽花适于在疏松、富含腐殖质和排水性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长。盆栽土,一般用20%腐叶土、50%菜园土、20%砂土和10%大粪干均匀混拌。要经常疏松盆土,防止盆中积水,以防块根腐烂。盆栽大丽花应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使植株生长健壮茁壮,花朵丰满硕大,颜色艳丽。浇水以保持土壤稍湿润为度,不要太干,也不要太湿每天10-15天浇液肥。

4矮化种植

大丽花植株高大,茎脆弱,容易倒伏,生长过程中,为了提高大丽花的观赏效果,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株高,对大丽花实施矮化种植:

4.1使用植株矮的品种,现在有一些株高仅20~30cm的品种。

4.2用腋芽或含蕾的枝扦插能显著地降低高度。

4.3使用多效唑、矮壮素等药剂处理,能使植株明显矮化,株型紧凑。

4.4控制水分,不要浇水过量,傍晚不浇水,防止植株徒长,尤其在出现花蕾后,更应控制浇水量,以免花梗太长。

4.5当幼苗长到6-8cm时开始摘心,消除顶端优势,主茎保留4个叶片,等侧枝长出后,留2个叶片继续摘心。

4.6增施磷、钾肥,使植株矮化,茎粗花大。

5病虫害预防

5.1大丽花白粉病:危害叶片、嫩芽、花柄和花芽。发病后植株矮小,叶面凸凹不平或卷曲,嫩梢发育畸形,花芽不能开花或开出的花畸形的。严重时叶片干枯,直至整株死亡。发现病叶要及时摘除,病株要及早剪除并销毁。可用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托布津7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5.2大丽花花腐病:花腐病主要危害大丽花的主茎和主茎基部的分枝,一般在盛花至落花期发生,土壤湿度过大,地温较高时,很容易导致利病害的发生。加强植株间的通风透光;避免过量施用氮肥、要增施磷、钾肥,控制浇水,及时排水等措施,都能预防花腐病的发生。在大丽花现蕾期后,用70%托布津1500倍液喷施,每7-10天一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3大丽花灰霉病:灰霉病主要危害大丽花的叶、茎和花。发病初期产生水浸状大斑,逐渐腐烂。当通风不良,阴雨连绵的季节发病严重。及时摘除发病部位或发病严重的植株,集中烧掉。可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连续喷3-4次,每隔10天喷1次。

5.4虫害:大丽花常发生的虫害有大丽花暝蛾、红蜘蛛、大丽花棉叶蝉等,通常应在6月开始至9月,每20天左右喷一次90%的敌百虫原药800倍液,或者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者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药次数根据害虫发生情况而定,一般每隔10天左右喷1次。

6块根的采收、越冬贮藏

6.1采收

大丽花的块根在气温低于5℃时开始休眠,气温低于0℃时会受到冻伤,要在霜前或轻霜后把块根从土壤中挖出,以免大丽花块根受霜害。露地种植的大丽花挖根前一周不要浇水,盆栽大丽花,挖前1-2天停止浇水。把植株留6-10厘米,剪去其余部分。挖出后将土壤轻轻去掉,放在露天晾晒1-2天。

6.2越冬贮藏

块根放在花盆或木箱中贮藏,每放一层块根,覆盖一层微潮的沙土,一般堆放3-5层,最后用沙土封好,放在于燥、温度在0-5℃的阴暗处。

要经常检查,沙土过干时,要把沙土与块根分开,在沙土上略洒一些水,搅拌均匀,再把块根埋好。如发现腐烂的块根要及时去除。

花卉行业:榉树的病虫害防治


目前尚未发现榉树有严重的病害,虫害已发现20多种。苗期主要害虫有小地老虎、蚜虫、尺蠖、叶螟、毒蛾、袋蛾、金龟子等危害。苗期每月喷洒80%敌敌畏1000倍液、90%敌百虫1200倍液或2.5%敌杀死6000倍液等杀虫剂1~2次;小地老虎防治须浇灌或用毒饵诱杀。造林后须防治紫茎甲、一点扁蛾、蠹蛾等主要蛀干害虫。应结合抚育、除萌、修枝等工作,检查危害部位,及时逐株用铁丝戮杀,或用脱脂棉沾杀虫剂原液或低倍的稀释液如甲胺磷、氧化乐果、敌敌畏等堵住虫孔杀死。紫茎甲防治的根本方法是清除掉林中的葛藤。对于食叶害虫也可考虑用黑光灯或糖醋液加入杀虫剂诱杀。坚持以生物防治为主,物理防治为辅,尽量少用化学防治的原则。开展经常性的预测预报,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应用测土配方、无节良才等培育技术,重点抓好修枝育干、纵伤增粗、抚育与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提高林分和木材质量。

榉树是一种极为珍贵的用材树种和园林造景中的重要景观树种,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应当加大培育和开发力度。

花卉科普:山楂树的栽培管理技术


1土肥水管理

1.1土壤管理

加强土肥水管理,有利于地上部的旺盛生长,是幼树速生丰产的基础,深翻熟化是关键。栽植前已全园深翻的,当年可不再深翻。定植时挖大穴而未全园深翻的,栽植后要逐年深翻扩穴。其方法是由栽植后第3年开始,每年围绕树穴向外挖宽30~40cm、深度60~80cm的沟,将翻出的表土混入基肥,填入沟的下部。底土填入沟的上部,高出地面做水盆。土质过于低劣的还应根据土质情况进行相应客土。随着根系伸展,逐年扩大树穴范围。

1.2合理施肥

1.2.1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深翻改土时或在秋季采果后(根系第3次生长高峰之前25~30d)结合果园深翻,及时施入有机肥作基肥,以补充树体营养。开沟施有机肥45~60t/hm2,加施尿素30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草木灰7500kg/hm2。山楂幼树应根据树冠和根系的大小,每年施入基肥20~100kg/株,全年施纯氮0.2~0.5kg/株。

1.2.2追肥。一般山楂园土壤追肥有3次,第1次在萌芽后至开花前(4月上旬至5月中旬)树液开始流动时,追施尿素0.5~1.0kg/株。第2次追肥在7月中下旬,谢花后2周施磷酸二铵0.5~2.0kg/株(根据树体大小和结果多少确定);第3次追肥于8月中下旬至果实采收前,花芽分化前施尿素0.5kg/株、过磷酸钙1.5kg/株、草木灰5kg/株。并结合灌水。

1.2.3叶面喷肥。叶面喷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药进行。每次加入0.3%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生长前期以尿素为主,后期以磷酸二氢钾为主。喷布时应避开中午高峰期。

1.3科学浇水

每年浇4次水,第1次萌芽前浇解冻水,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利用;第2次花前2周浇花前水,以提高坐果率。第3次果实硬核后浇促果水,以促进花芽分化及果实的快速生长。第4次在霜降至立冬前浇封冻水,以利树体安全越冬。

1.4树盘覆盖

覆盖物以农作物秸秆、杂草、锯末、糠皮、食用菌废料等为主,因地制宜采用,时间最好在雨季或秋季进行,以越冬时达到半腐烂状态为佳,覆盖压实厚度10cm以上,覆盖范围大于树冠投影范围30~50cm。

2整形修剪

2.1整形

山楂树整形要因树制宜,根据山楂生长结果习性,多采用疏散分层形、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开心形。

2.1.1疏散分层形。干高40~60cm,树高限制在4m以内;主枝5~6个,分3层排列,第1层3个,第2层距第3层60~80cm,每一主枝配备2~3个侧枝。第1侧枝距中心干50~60cm,距第2侧枝30~40cm。侧枝的角度大于主枝。在各级骨干枝上配备大小不等的结果枝组,背上宜小,两侧宜大。

2.1.2自然开心形与自然圆头形。干高30~40cm,树高3.0~3.5m,开心形主枝3~4个,圆头形主枝4~6个,错落排开。在主枝侧外方培养侧枝,基部侧枝应大力培养,使其尽量向外伸展,树冠中心仍保持空虚。树形主枝结合牢固,树冠开心,侧面分层,进入结果期早,结果面积大。

2.2修剪

2.2.1幼树期整形修剪。山楂定植缓苗期较长,定植当年生长不旺,生长季所发枝叶可全部保留。冬剪时,凡是长度在40cm以上直立和斜生枝条,均留20~30cm剪截。短于40cm的非骨干枝一律缓放。二至三年生幼枝,主侧枝、延长枝每年适度短截,剪口留外芽。对骨干枝以外的长势强旺枝条,采取疏除、别、压、拉等手段加以改造。其他枝条均缓放。

2.2.2初结果树的修剪。修剪要点:以保持树势,巩固树形,培养结果枝组、调节生长与结果矛盾为主。方法:短截各级骨干枝、延长枝。疏除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回缩有空间的细弱枝、下垂的一年或多年生枝。

2.2.3盛果期树的修剪。修剪任务:促发营养枝、维持树势,更新结果枝组,截、缩、疏相结合。方法:尽量短截外围有空间的新梢,促发营养枝,也可短接部分过密的结果枝变为营养枝。弱树结果枝应控制在40%以内,强树结果枝则控制在50%左右。疏除外围过密枝条,回缩先端下垂的骨干枝、树冠内冗长的细弱枝、连年结果的大中型结果枝组。合理利用树冠内徒长枝及外围竞争枝。

2.3夏季修剪

4月下旬萌芽后,对剪口处或主干上萌发的隐芽抹去。5月下旬对直立新梢和竞争枝进行摘心或留25cm短截。6月下旬至7月中旬对当年生1m以上枝条进行拿枝软化。为了使山楂幼树提早结果,在主干干周10cm以上、单株枝量达40个以上时进行环剥。7月下旬至8月初,为了改善密植园通风透光条件,对过密枝条疏枝。

3花果管理

盛花期喷0.004%~0.006%的赤霉素,对提高坐果率和增大果个有显著效果,要喷花序,喷至滴水为止。落花后当果实长到一定程度,进行疏果,结果新梢粗壮的每花序留7~8个果,细弱的留3~4个果或不留果。

4病虫害防治

危害山楂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山楂红蜘蛛、桃小食心虫等。麦收前后各喷1次灭扫利2500倍液,或20%扫螨净3000倍液防治红蜘蛛;6月中旬,树盘喷对硫磷乳油100~150倍液或撒辛硫磷颗粒剂,杀死越冬代幼虫,以防治桃小食心虫;7月初和8月上中旬,树上喷布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消灭桃小虫卵及幼虫;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每15d喷1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或喷克,防治果实表面的白粉病,使果面光洁。

花卉科普:人工种植冬虫夏草的技术


国内外人工栽培冬虫夏草的研究工作在广泛而深入地进行,但是在完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虫草菌感染寄主幼虫,使之产生与天然冬虫夏草相同子实体的研究工作,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准确地说,人工栽培的难度还很大,人工栽培至少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菌种。菌种多是来自自然界的冬虫夏草,按常规进行分离培养而取得。据研究,虫草菌有性型发生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湿度以满足体内复杂的生理变化所要求的水分。且温度与湿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在一定的湿度下,温度变化缓慢或较为恒定,则不利于抽出子实体,有性型的发生必须要经过低温和变温处理。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转管培养,也只长出发育不完全的幼小子座。他们认为,虫草菌的世代必须有蝙蝠蛾幼虫的某些活性物质参与才能完成。

二是繁殖蝙蝠蛾技术。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对蝙蝠蛾人工饲养进行过长期的研究,即使在恒温条件下,也需要230-570天才能完成一个世代,更何况还必须处理好各虫态的具体操作以及饲料和饲养环境。这种苛刻的条件,对一般人来讲,是做不到的。

三是侵染途径。冬虫夏草是虫草菌孢子接触幼虫侵染致死,才能长出子实体。据观察,寄主4-5龄幼虫感染率最高,老熟幼虫很少感染,3龄以下的幼虫不被感染。如何把握时机,对一般人来讲也是很难掌握的。在侵染问题上,人工培育昆虫的条件较好,则虫体过于强壮,抗菌力强,难以感染。条件差,则虫菌侵入后引起死亡.,出现这两种情况都会失败。

四是摹拟产地的生态环境。即在海拔3500一5000米高山上所具备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植被等条件,这对一般人来讲也是难以做到的。也正是以上这些原因,一般人绝对种不出冬虫夏草,广告上所讲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多少产量等,通通是骗人的。尽管这样,为什么有些报纸杂志上还有一些人工栽培成功的报导呢?其实,他们讲的只不过是冬虫夏草的菌丝培养或者是冬虫夏草的同属培养,而非真正的冬虫夏草。

花卉科普:梅片树栽培技术


1梅片树的植物特性及药用价值

梅片树属樟科,常绿乔木,树形美观,主干通直,枝叶浓密,是芳香、药用植物,也是庭园绿化、行道树和四旁的优良树种。梅片树具浓厚的肉桂气味,树皮光滑,叶互生,卵状长椭圆形,基生三出脉,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梅片树枝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右旋龙脑、乙酸龙脑脂、斯巴醇和桉叶油素。

梅片树药用部分一是采集树干裂缝处干燥的树脂,二是用枝叶切碎蒸馏加工的龙脑香树脂。有效成分广泛用于配制苏合香丸、安宫牛黄解毒丸、六神丸、痰咳净、双料喉风散等60多种名优中成药。梅片树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造成货源持续紧缺,其经济效益不断增加。所以,大力发展人工栽培梅片树,增加梅片的产量,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2梅片树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梅片树喜温暖湿润的森林气候和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环境,在年平均气温在20~25℃的条件下,年生长量0.5~2m。梅片树天然自生幼苗能力较差,需要播种育苗。

2.1种植密度宜选择坡度小于25°的山坡地或平整过的旱地,按1.5m×1.5m的间距种植,667m2约种300株。坡度大于25°的山地或原有一些树木的林地按2m×2m的间距种植,667m2约150株。如果坡度比较大的可按3m×3m种植,667m2约80株。

2.2种植要求种植季节前先挖好树穴,穴大小为长0.4m×宽0.4m×深0.4m,再放基肥1kg,与泥土混合,回填0.2m左右,然后在上面覆盖0.3~0.5m的净土。再种上树苗,踏实、浇水1kg左右。

2.3栽后管理种植第1年第1次施尿素1次,第2次施复合肥1次,以后每年施复合肥2次,施肥时间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和12月中下旬。种植第1年需在树周边除草1次,第2年以后看长势,一般不需再除草。

3采收枝叶的要求

原则上要求3周年后采收枝叶,长势好的有些2周年可采收,以后每年采收1次。采收枝叶的时间在每年11月开始到翌年的1月份。采收时保留主干,采收1.5m高以上的枝叶,1.5m以下的细枝叶保留,第2次收割时主要采收大枝叶,保留小枝叶,这样既能确保下年度的枝叶量,又能保持绿色,达到生态效应。

花卉科普:落叶松种植技术


目前落叶松造林是我省主要树种.需求量大.其苗木的生产技术对提高苗木质量是关键环节。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培育优质壮苗是保证造林成活率,实现林木速生丰产的关键。

一、形态特征高大落叶乔木,树冠圆锥形,树皮暗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状裂开,叶线形,长2-3cm,在长枝上螺旋状单生,在短枝上簇生。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球果卵圆形,长约2-3.5cm,径约2cm,种鳞26-45片,背面光滑无毛,边缘不反曲,苞鳞短于种鳞,暗紫色;种子灰白色,有褐色斑纹,有长翅。5月开花,当年10月种熟。

二、生物学特性喜光性强,幼苗喜群生,较耐庇荫。喜湿润凉爽气候,在年降雨600-900mm的地方生长良好。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喜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土壤,在花岗岩、片麻岩、砂页岩等山地棕壤上生长最好。根系发达,抗风力较强。有一定的萌芽能力。在相同条件下比云杉、油松、华山松等生长都快。具有适应性强,成活高,生长快,干形直,材质优良的特性。落叶松材质坚实,耐湿耐腐,容易加工。树皮富含单宁,可提取栲胶。树形美观、耐烟力强。

三、采种处理

每年9月采球果,将球果露天摊晒翻动,2-3天自然嘣出,将筛选后的种子适当干燥,置于通风、干燥的室内贮藏。

四、整地深翻

4月上中旬选择地势平坦、土层疏松深厚、通透性良好的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或轻壤土的圃地做高床。床的规格以4×1.2米为宜,底肥施腐熟粪3吨/667平方米,深翻30厘米,将土块打碎,将石块草根耙出,不能有直径超过1厘米的土块石砾,以防出苗时压苗和日灼。灌足底水。

五、土壤消毒

在翻地时,把75%:H氯硝基苯、40%多菌灵粉剂或40%敌克松粉剂或1%硫酸亚铁粉剂以400克/667平方米拌入土中翻匀。

六、育苗

1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10天,将贮藏的种子取出,按1:3的比例混入河沙(河沙的湿度以用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放入事先挖好的沟中(沟深80cm、宽1m、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先在沟底铺一层15cm厚的湿沙,每隔1m竖一株秸把,再把混拌湿沙的种子填入沟内,填至距地面15cm时,用湿沙把沟填平,埋藏5-7天后,待种子有1/3裂嘴时即可播种。也可于播前8天左右,用50℃左右的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后摊放在铺有湿草帘或麻袋片的火炕上进行催芽。温度、湿度分别保持在15-20℃和60%左右,并要经常翻动,6-8天后,等种子有1/3裂嘴时,即可播种。

2 播种

当气温已达12-15℃,地表5cm处土温达8℃以上,此时为播种最佳时期。播种量为每平方米垄面0.02kg。播种方法:首先在垄上搂出25cm宽的平面,去除土块、石头等杂物,然后将催芽处理好的种子与细沙按1:3比例混好,用手均匀地撒播在垄面上,并要及时用细沙进行覆盖,覆沙厚度为0.7-1.0cm,最后用木滚进行镇压。播种、覆沙、镇压各工序要紧密衔接,避免土壤和种子风干。

3 幼苗期

从初生叶出现到第一层次生叶形成止,一般历时20天左右,若出苗后遇到长期低温会拖长幼苗期,甚至会形成早期休眠现象。此期幼苗虽进入自养阶段,但苗小幼嫩,根系分布浅,制造营养和吸收养料的器官少,使苗木生长过程中抗逆能力最弱阶段,又出在气候多变的时期,故幼苗的损伤率最高,又称保苗期,也是决定苗木单产的关键时期。在育苗措施上,要注意防止低温冷害、高温灼烧和病害等自然灾害。为提高苗木的质量,还要改进下列措施的实施:

3.1灌水。在补充生理水时要一次灌足,灌水时间最好在傍晚,避免在光照强时进行,这样既能防止苗木“热休克”,提高光和效率,又能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根系生长。在灌生态水时,尽量减少水量,若高温持续时间长,可酌情增加次数,不宜增加用量,以免影响苗木生长。

3.2松土。落叶松播种苗再此期间,侧根出现多条,且集中在0-5cm土层内,随着主根伸长,侧根逐渐下移5-10cm土层,地上部即将进入速生期,从而说明,保护好表层根系时提高苗木素质的关键。传统育苗法是每隔7-10天松土一次,并要求耕破创面,全面松动,主次增加。这样做的结果既损伤了表层根,又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影响着苗木正常生长。故建议在此期内不要采取松土措施,而且其他生长期也要减少松土次数。

七、病虫害防治

1 早期落叶病

从我国引种落叶松的情况来看,主要须防治的是早期落针病。防治方法可采取营造针阔混交林的方式,对过密的林分,应清除被压木、病弱木,并适当修剪枝条以减少病源,对发病较重的林分,可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采用400-600倍的代森胺喷洒树冠1-2次,也可用五氯酚钠、赛力散或硫磺杀菌烟剂,防治效果较好。

2 松梢螟

在成虫羽化盛期和幼虫初孵期,用25%滴滴涕乳剂200倍液,50%敌百虫乳油100倍液,或用苏云金杆菌防治幼虫,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花卉科普:佳木斯地区红树莓种植技术


红树莓种植是佳木斯地区的一项空白,通过引入红树莓新品种进行种植试验,筛选出适于我地种植的红树莓品种。通过对比试验和种植试验,开展种植技术研究,总结出配套的种植技术。

1红树莓引种

红树莓是我地果树种植的一项空白,本试验通过引入红树莓品种进行种植试验,观察记栽它们的物侯期、生长和结果特性、抗逆性。通过比较分析,筛选出适于我地种植的红树莓品种。

2施肥试验

进行氮磷钾配肥对丰产期红树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通过试验,结果表明:施底肥红树莓增产32%;追施化肥红树莓的产量提高14%-86%;氮磷钾合理配施能明显提高树莓的产量。施底肥可以明显改善红树莓的品质,提高红树莓果实的口感;施用氮磷钾肥均能显著提高树莓的品质,其中氮肥施用量在90kg/hm2时能提高树莓的品质。

3关键技术

3.1园地选择

建园时应选择阳光充足、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块。也可利用房前屋后零星地块栽植。如选择山地建园,最好沿等高线修筑梯田栽植。

3.2合理种植

红树莓的行距为2.4~2.5米,穴距0.5米,每穴栽1株苗。栽植时期在春、秋季均可进行。一般地,春栽在5月上旬、秋栽在10月中下旬进行。春季栽植时由于春风较大,因此栽植前需将苗木浸泡2~3个小时,使其吸足水分,然后放置在遮阴处。栽植时先挖直径30厘米,深30厘米坑,坑底放一锹拌土的有机肥,把三棵树莓苗呈三角形摆放,浇水覆土。

3.3设立支架

水泥桩规格为10厘米×10厘米,长2.2米。每行两端的立柱需要加固,架线可选择12~14号钢丝

埋设前先距株丛中心线一侧80厘米拉一条线,每隔8米打一个点,挖一个坑,坑深40厘米。横竖成行成列,埋直踩实。在水泥立柱距地面1.5米处拉一道钢丝,用紧线器把线拉紧

3.4红树莓园的种植管理

3.4.1土壤管理

红树莓根系需氧量高,最忌土壤板结不透气。树莓生长期操作管理内容较多,人工活动频繁,土壤肥力消耗多,容易造成土壤板结.主要采取松土除草保墒等措施,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十分有效。

3.4.2施肥管理

1、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树莓于春季撤土前或冬季埋土前,施入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亩,在栽植带两侧距株丛基部15~20厘米外开深30厘米的沟,将粪肥施入。

2、追肥:春栽当年或秋栽第二年5月份和6月份各追施尿素一次,每株20~30克。进入结果期,树莓于开花前追施复合肥20公斤/亩,采果盛期每隔7天可叶面喷一次磷酸二氢钾300倍液,共喷2~3次。施入肥料后覆土,如土壤干旱,施肥后应灌水。

3.4.3水分管理

红树莓既耐旱又喜水。苗木栽植后提高成活率的关键在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对于进入结果期的树莓至少应在萌芽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以及埋土防寒前,依次灌水。有条件的可在园内采用滴灌。旱季、施肥后应及时灌水。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涝。

3.4.4中耕管理

果园内一年要进行一系列的耕作。上架后要把防寒土耧平耙细,5月中旬结合第一次除草,铲除丛外多余根蘖苗,松土深度为5厘米左右,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6月中旬进行第二次深松,深度为10厘米,将地下部分根系切断,以减少养分消耗;6月下旬如天气干旱,可结合灌水进行第三次浅松土,以利保墒.

3.4.5整形修剪

红树莓每年进行3次修剪

(1)春剪:4月下旬~5月上旬撤土后进行。先疏去伤折、病枯枝,每株丛保留11~14个枝条,即2000~2500个/亩。然后将留下的枝条均匀排开、引缚上架,最后剪留1.6~1.7米。

(2)夏剪:5月末6月初进行。疏除多余的基生枝,每株丛保留13~16个;疏除2年生枝上距地面40厘米以内的萌芽和无效分枝。

(3)秋剪:8月中下旬,果实全部采完后进行。先将结过果的枝条紧贴地面全部剪除,然后将一年生枝拢绑在一起,注意松紧适度。

3.4.6果实采收

红树莓果实的成熟期不一致,大约可持续一个月左右,因此要分批采收。用小而浅的带有空隙或气孔的塑料蓝筐盛装果实,通常第一次采收后的7~8天浆果大量成熟,以后每隔1~2天采收一次。要尽可能在早晨采收,此时香味最浓,下雨天不宜采收,否则容易霉烂。果实集中成熟时应每天采收一次。每次采摘时必须将适度成熟的果实全部采净,以免延至下次采收时由于过熟而造成腐烂。采摘下来的果实应放在通风阴凉处,并于当天进行冷冻处理。

3.4.7埋土防寒

(1)时间:10月下旬~11月初,地表开始出现冻层时,进行埋土防寒。埋土过早,枝条未经抗寒锻炼,冬季容易受冻;埋土过晚,土壤冻成硬块盖不严,易造成冻害和抽条。

(2)方法:提前灌足封冻水。埋土时,首先在株丛基部培上“枕头”土,以防因压倒及埋土负重而使枝条折断,然后将枝条顺行向压倒,并紧贴地面捆绑。最后由行间取土掩埋,取土应离株丛基部50厘米以外,埋土厚度5~10厘米即可。

3.4.8撤土上架

(1)时间:4中下旬气温稳定在0℃以上时进行。最佳时期是当地的山桃花含苞待放时。

(2)方法:先撤除堆在株丛两侧的防寒土,枝条露出后再撤除上面的防寒土,按此顺序能较好地保护枝芽。要尽可能将株丛基部的防寒土撤净,以防根系逐年上移而导致根系衰老。撤土之后立即解除捆绑,将枝条轻轻扶起,再用细线绳将枝条均匀地引缚在架线上。

3.4.9病虫害防治

红树莓的病虫害很少,是生产绿色果品的理想树种。栽植多年的树莓园可能会出现根腐病,可用50%硫胶悬剂150~3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灌根防治。主要虫害有金龟子和蝽象。防治方法:果实采收前20~25天用2.5%甲虫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可有效地驱散和杀灭金龟子成虫。

花卉科普:凤仙花种植技术


1.繁殖方法与播种季节凤仙花用种子繁殖。播种季节为春播和夏播,春播在4月份,夏播在5~7月份,以5~6月份播种最为适宜,播种出苗后2个月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2~3个月。

2.选地、整地、施肥以选择阳光充足、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播前深耕15~20厘米,撒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于土面,再行耕耙,将肥料翻入土中,与土壤混匀。然后按1.8米开墒做畦,畦面宽1.5米,畦高15厘米,沟间走道宽0.3米。

3.播种方式种子寿命较长,在室温下储藏3年仍有较高的发芽率。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

①直播种植。在整好的土地上,采取打穴播种或开沟条播的方式,按行距30厘米、穴距15~20厘米挖穴深3~4厘米,每穴播种3~4粒,播后覆土1~2厘米厚。

②育苗移栽。苗床地宜选择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每平方米施腐熟优质细碎农家肥5千克,将肥料翻入15厘米的土层中,并细碎土壤,然后做畦,畦面宽1.2米,畦高15厘米,沟间走道宽30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覆土厚1厘米并稍加镇压,随后浇水。播后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0~25℃时5~7天开始出苗。每亩用种量1.5~2千克。当幼苗高10厘米左右,有真叶3~4片时即可移栽。在事先整好的地块上,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挖穴,穴的大小、深浅依苗高、根系的多少来定,起苗时多带泥土易于成活。把苗栽在挖好的穴内,用手压紧,淋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培土封穴,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浇水次数,利于成活。

4.田间管理

①间苗、定苗。直播种植如果间苗过晚,幼苗会相互拥挤,过多消耗土中养分,致使幼苗整体发育不良。早间苗可避免幼苗拥挤,减少养分的消耗,一般在出苗后15~20天,株高7~10厘米时即可进行,间苗时留下壮苗,去除弱苗和病苗。当苗高15~20厘米时,按株距25~30厘米单株定苗,每亩定苗7000~8000株。

②中耕除草。主要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调节土壤水分,铲除杂草,促进根系发育,保证植株生长健壮。

③追肥。苗期适当淋些腐熟清粪水或氮素化肥,苗高30~40厘米时,可把茎下部的老叶去掉,摘去顶尖,促其多分枝。此时,每亩施氮、磷、钾比例为18∶5∶7的30%复合肥40~50千克,可顺行开沟将肥料撒入沟内,覆土、浇水,以满足植株生长及开花结果所需的养分。

5.病害防治

①白粉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蔓延至嫩茎、花、果。感病叶片最初在叶片表面上出现零星的不规则状白色粉块,随着病害的发展,叶面逐渐布满白色粉层。初秋在白粉层中形成黄色小圆点,后颜色逐渐变深呈黑褐色。病叶后期变枯黄、扭曲。病菌借风雨传播。7~9月份为发病盛期,气温高、湿度大、种植过密、通风不良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种植管理。适当稀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多施磷、钾肥,适量施氮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二是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减少来年侵染源。三是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轮流交替使用,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②褐斑病。褐斑病又称叶斑病,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以后中央变成淡褐色,边缘褐色,具有不明显的轮纹。发病严重的叶片上病斑连成片,导致叶片变得枯黄,直至植株死亡。病菌在病株残体及土壤残体碎片上越冬,翌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借风雨飞散传播。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③立枯病。该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然后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④轮纹病。该病菌为害叶片,在叶缘周围产生深褐色的大型圆病斑,病斑表面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部变灰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常用药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采收加工

于7~9月份开花期间每日下午采花,多次采收,采收后拣去杂质,晒干即可供药用。凤仙花品种甚多,颜色五彩缤纷,入药以红、白二色为佳。采收果实在9~10月份,当果实呈黄色但未完全成熟时随时摘下或将全株割下,晒至果皮自然开裂爆出种子,拣出枝、壳、叶片,除净杂质晒干,即为药材“急性子”。采收茎枝在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叶、花、果及杂质,晒干即为药材“凤仙透骨草”。

花卉科普:金银花种植技术


金银花又名双花,忍冬花等,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为常用中药,以未开放的花蕾和藤叶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消肿的功能,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金银花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适应性很强,耐寒、耐旱、耐涝,平原、山区均能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可利用荒山坡种植。

1繁殖方法

1.1种子繁殖

秋季种子成熟时采集成熟的果实,置清水中揉搓,漂去果皮及杂质,捞出沉入水底的饱满种子,晾干贮藏备用。秋季可随采随种。如果第2年春播,可用沙藏法处理种子越冬。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灌溉方便、有水源的地方作苗床,深翻土壤30cm以上,整平耙细,施足基肥,作成宽1.3m的高畦。在苗床上开行距15cm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盖3cm厚的土,压实,10天左右出苗。苗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当年秋季或第2年春季幼苗可定植于生产田。667m2播种量约1-1.5kg。

1.2扦插繁殖

金银花藤茎生长季节均可进行扦插繁殖。选择藤茎生长旺盛的枝条,截成长30cm左右插条,每根至少具有3个节位,摘下叶片,将下端切成斜口,扎成小把,用植物激素IAA500mg/kg浸泡一下插口,立即按株行距1.5m×1.5m进行扦插。地上留1/3的茎,至少有1个芽露在土面,踩紧压实,浇透水,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发芽。

2移栽

于早春萌发前或秋冬季休眠期进行。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距1.5m、株距1.2m挖穴,宽深各30-40cm,每穴施入土杂肥5kg与底土拌匀。然后每穴栽壮苗1株,填细土压紧、踏实,浇透定根水。成活后,通过整形修剪,使匍匐藤形成直立单株的矮小灌木。增加分枝,扩大树冠,由1年1茬收花变为1年3-4茬,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3田间管理

3.1中耕除草

移栽成活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第1次在春季萌芽发出新叶时,第2次在6月,第3次在7-8月,第4次在秋末冬初进行。中耕除草后还应于植株根际培土,以利越冬。中耕时,植株根际周围宜浅,远处可稍深,避免伤根,否则影响植株根系的生长。第3年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可适当减少中耕除草次数。

3.2适时追肥

每年早春萌发后和每次采花蕾后,会消耗大量营养物质,都应进行1次追肥。施肥的数量根据花墩大小而定。一般每丛花每次施堆肥或人畜粪尿15-20kg、尿素50-100g。小花墩者,施肥量可酌情减少。于植株旁开浅沟施入,施后覆土。进入秋季后,每丛花再施1次厩肥和草皮灰混合肥20-25kg。在离根部50-100cm的地方开环沟施入,施完后进行培土,以利肥料充分腐烂生效,促进秋梢长出。冬季每墩施腐熟厩肥或堆肥5-10kg、硫酸铵100g、过磷酸钙200g,在花墩周围开环状沟施入,施后进行培土,厚5cm。

3.3修枝整形

3.3.1整形。生长1-2年的金银花植株,藤茎生长不规则,杂乱无章,需要修枝整形,以利于树冠的生长和开花。具体整形修剪办法:栽后1-2年内主要培育直立粗壮的主干。当主干高30-40cm时,剪去顶梢,促进侧芽萌发成技。第2年春季萌发后,在主干上部选留粗壮枝条4-5个作主枝,分2层着生,从主枝上长出的一级分枝中保留5-6对芽,剪去上部顶芽。以后再从一级分枝上长出的二级分枝中保留6-7对芽,再从二级分枝上长出的花枝中摘去勾状形的嫩梢。通过整形修剪,使金银花植株由原来的缠绕生长变成枝条分明、分布均匀、通风透光、主干粗壮直立的伞房形灌木状花墩,以利于花枝的形成,多长出花蕾。金银花的整形修剪对提高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可提高产量50%以上。

3.3.2采后修剪。金银花摘花期结束后,要进行几次修剪。时间分别在收花后的7月下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和12月至翌年2月。方法是根据植株的自然生长情况,适当保留几根主枝,将生长发育差的弱枝、过密枝、徒长枝和病株从基部30cm处剪去(嫩枝条也宜剪去顶端),让枝条下部逐渐粗壮。其原则是:对枝条长的老花墩要重剪,截长枝、疏短枝,截疏并重;对壮花墩,以轻为主,少疏长留。对搭支架靠缠绕生长的枝藤,应该修剪呈灌木状的伞形,使之中央高,四周低,以利花丛内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促进花丛长势良好。对未搭支架全部靠在岩石上攀援生长的枝藤,修剪时不要过分剪除,而应该多保留几根主干,任其四方伸展开花。

3.4排灌水

花期若遇干旱天气或雨水过多时,均会造成大量落花、沤花、幼花破裂等现象。因此,要及时做好灌溉和排涝工作。

3.5病虫害防治

3.5.1褐斑病。多在生长后期发病,8-9月份为发病盛期,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发病重。发病初期在叶上形成褐色小点,后扩大成褐色圆病斑或不规则病斑。防治方法:剪除病叶后用1:1.5:200波尔多液喷洒,每7-10天1次,连续2-3次;或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2-3次,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3.5.2白粉病。在温暖干燥或植株荫蔽的条件下发病重,施氮过多,植株茂密,发病也重。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白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白色粉斑,继续扩展布满全叶,最后引起落花、落叶、枝条干枯。防治方法:清园处理病残株;发生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BO-10生物制剂喷雾。

3.5.3炭疽病。叶片病斑近圆形,褐色,可自行破裂,潮湿时其上着生橙红色点状黏状物。防治方法:①清除残株病叶,集中烧毁;②移栽前用1:1:150-200波尔多液浸苗5-10分钟栽种;③发病期喷洒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

3.5.4锈病。受害后叶背出现茶褐色或暗褐色小点;有的在叶表面也出现近圆形病斑,中心有1个小疱,严重时可致叶片枯死。防治方法:①收花后清除枯株病叶集中烧毁;②发病初期喷50%二硝散200倍液或25%粉锈宁1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

3.5.5天牛。危害忍冬的主要是咖啡虎天牛,其幼虫钻蛀茎干,造成茎干枯死。可在5月份产卵盛期用5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喷雾防治。

3.5.6蚜虫。金银花被害后常畸形、卷曲。可用10%吡虫啉4000倍液防治。

3.5.7尺蠖。暴食性强,危害嫩芽、叶片、花蕾、枝梢等,可用905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

4采收加工

金银花在移栽后第3年开花。一般在5月中下旬采摘第1茬花,隔1个月后陆续采摘第3、4茬花,采收期必须在花蕾尚未开放之前,当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下部为青色时,采摘的金银花为“二白花”;花蕾完全变白色时采收的花称“大白针”。采摘的花蕾要及时晾干或烘干,不要堆放发霉。一般667m2产量150kg左右,以身干、无杂叶、花蕾色正、气味清香者为佳品。

喜欢《花卉科普:榉树的种植技术》一文吗?“叁仟森林”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sanqiansenlin.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树嫁接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叁仟森林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ntact Us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咨询:13058183206

工作时间: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