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花卉行业

了解花卉:苹果腐烂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

花卉的用途有很多,不但可以供大家赏玩,还能当做药材治病,又或者放进食物里作为一种调味品来使用。花的用处很多,那么就让叁仟森林(sanqiansenlin.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了解花卉:苹果腐烂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希望您喜欢!

1发生特点

苹果腐烂病为北方苹果园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常使树皮腐烂,造成枝干病疤累累,枝干残缺不全,甚至整株枯死。苹果腐烂病寄主主要有苹果、花红、海棠等苹果属植物。

发病初期,病部红褐色,略隆起,水渍状,组织松软,手按即下陷。病部常流出黄褐色汁液,病皮易剥离,腐烂皮层鲜红褐色,湿腐状,有酒精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其上产生黑色小颗粒,在天气潮湿时,涌出橘黄色、卷须状的分生孢子角,这是苹果腐烂病最显著的病症特征。

2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苹果腐烂病是一种弱性寄生菌,只能从苹果树的伤口侵入。侵入后呈潜伏状态,当树体或其局部组织衰弱时,便会转变为致病状态。一般初冬及早春发病严重,晚春之后随着树体的旺盛生长发病转入低潮。因此,应增强树势,以防治苹果腐烂病。如增施肥料特别是有机肥和磷钾肥;合理修剪控制大小年;适时排灌,防涝抗旱;秋季树体刷白防寒。加强病虫防治,以免削弱树势和大量虫咬伤口出现。

清理果园,减少病菌来源。清除枯死树,刮去粗翘死皮,结合冬剪剪去带病枝干、枯死枝、残桩等,并集中烧毁。

刮除病斑和涂药治疗。于初春、初夏2季反复检查枝干,发现病斑立即仔细刮除,并稍微超出病斑一点,刮后立即涂药治疗,防止病斑复发和促进伤口愈合。有效药剂有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腐必清原液2倍液。

药剂预防。在大发生果园,于花芽膨大期(3月底至4月初)和5月中旬,苹果腐烂病集中侵染时期,在大枝干上(粗度在3~4cm以上)涂刷50%富美砷可湿性粉剂50倍液,同时铲除树上的潜伏侵染点和初发病病斑,减少发病。

相关知识

了解花卉行业:安阳县杨树腐烂病现状与防治


近年来,安阳县持续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林地面积达2.22万hm2,林木蓄积量约85万m3,山区绿化率达到93%,沟、渠、路绿化率达到85%。在村庄绿化、防护林、道路绿化等绿化项目中,绿化树种以杨树为主。腐烂病作为杨树上主要的一类病害,常引起林木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影响林业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现状及危害

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主要为害杨树干部和枝条,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病状为干腐型和枯梢型,安阳县杨树腐烂病主要表现为干腐型。该病型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是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表皮腐烂变软,后失水下陷。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当病斑包围树干一周时,其上部枯死。杨树腐烂病于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6月是病害盛发期,7—8月气温升高时病势缓和,秋季又复发,10月份基本停止发展。发病初期或病菌休眠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据调查,安阳县每年发生杨树腐烂病病害约266.67hm2,直接或间接造成经济损失约3000万元。

杨树腐烂病一直威胁着林木的生长和利用,苗木、幼树、成林和林产品均会受到侵害,导致林木的生长量和森林的防护效能降低,结实量和木材的质量下降甚至会使大片森林、幼树或苗木枯死。杨树腐烂病在安阳县局部地区时常发生,甚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带来了巨大威胁,直接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二、病害原因

(一)气候条件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冬季气候上升,造成次年林木中的病毒细菌存活基数大,加大了控制难度。病害发生期空气湿度大,易发生病菌且易传播。同时由于农药的滥用,导致病毒细菌的抗逆性和耐药性越来越强,病害的传播速度加快。

(二)营造林不合理

通道绿化、防护林等主栽树种为杨树,种植品种和结构单一,栽植密度大,树木通风不良,树木在新的环境里适生性能较差,没有较强的抵抗病害能力,易造成病害发生蔓延。

(三)监测防治体系不健全

虽然安阳县测报、监测点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仍跟不上生态林建设的步伐,某些点仍缺乏必备的监测仪器,如放大镜、做标本的必备工具等。另外,大面积的生态林中,大部分都没有道路和水系,给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四)栽植和管理粗放

栽植过程中,苗木采购、运输、检疫等环节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不能很好地保证苗木的品质,苗木质量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抗病能力。重栽轻管现象在个别区域不同程度存在,苗木栽后不及时进行涂白、施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微量元素缺乏,土壤对树木营养供应能力降低,导致树木营养不良,抗病能力下降等;苗木栽后没有定期开展抚育,林木通风不良,长势差,易发生病害。

三、预防和防治

(一)合理选择树种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造林树种,提倡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耐日灼、耐瘠薄的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尽量杜绝造纯林。

(二)科学营造林

严格造林技术规程,做到随起随栽,浇足底水,缩短返苗期,增强抗性。造林前采取浸根24h以上或蘸泥浆等,按照苗木的栽植密度要求,合理栽植苗木,确保通风良好。

(三)及时树干涂白

树干涂白是预防和治理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对于幼树的保护更为重要。涂剂的配方是,生石灰、硫磺粉、水比例为1:1:3,也可适量加入食盐,以增加附着力。安阳县于2023年在永和乡后油村采用国光专用涂白剂,防治10hm2杨树,在早春发病初期涂抹后,对病菌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病斑愈合。

(四)加强抚育管理

要对苗木和幼林进行松土除草、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增强树木长势,提高树木免疫能力。同时要适时开展整枝修剪、间伐等,防止树木抽条、干梢,促进林木正常生长。要及时剪除病枝、枯枝,并将剪下的枝条及时运走和处理,不在树下点火等。

(五)化学防治

感病较轻的植株或林木,在加强管理、提高树木长势的同时,可用刀刮除病斑,然后选用10倍的实用碱水或50%退菌特100倍液等进行喷干或涂干处理。对严重感染的杨树,除加强管理提高树木本身的生活力外,可以及时砍去病株或刮除病部,然后喷洒或涂药,如:50%多菌灵200倍液、1%退菌特、5%托布津等。

杨树腐烂病病因是由于树苗携带或林间病株上的病原真菌的传播,与施用叶面肥、化肥、杀虫剂等无关。只要加强监测预报,及时、科学、合理防治,杨树就不会受到病菌侵蚀。

了解花卉行业:苹果简化修剪的特点及树形


简化修剪是当前苹果普遍采用的修剪方法,是由以往稀植大冠向密植小冠形变革的结果,也是由培养树体骨干枝高级次向低级次转化的结果,以矮砧苹果和短枝品种为代表的修剪给简化修剪创造了条件。

1苹果简化修剪方法

树体中各主枝(如纺锤形)、辅养枝和枝组尽量单轴延伸,培养成为大型结果枝轴和小型单轴结果枝,以疏为主,主要疏除侧分枝,留中、短枝结果。骨干枝上枝组过大,影响周围生长,缩剪至分枝处,以互不影响为度。缩剪还可应用于过强辅养枝、外围强枝,将其缩剪至弱枝、留弱芽当头。注意缩剪时应视树势而定。

除骨干枝进行正常短截和压平缓放外,其余当年生枝需要短截的,一律采用“三芽剪”法,即留枝条基部3个半饱满芽抬剪修剪。修剪反应一般情况是剪口下第一芽抽生发育枝,第二芽抽生中短枝,少数可以成花芽结果。另外,应视树势、树龄的不同而采用不同修剪方法。如初果期树、强树、花少的树少用;盛果期树、弱树、花多的树多用。

2两种简化树形

2.1短枝型品种简化树形短枝型品种树体紧凑矮小,骨干枝级次低,枝条节间短,叶片光合效率高,易成花,坐果率高,结果枝组寿命长,更新能力强。短枝型品种简化树形的代表是小冠疏层形,其结构特点是:每树主枝5~7个,分2~3层,各主枝上不设侧枝,一层主枝可以培养大型枝组,二、三层主枝可直接着生中小结果枝组。

2.2矮化砧苹果的简化树形选用矮砧或矮化中间砧可使苹果树矮化,树冠体积变小,结构也相应简化。矮砧苹果树的树形主要有纺锤形、自由篱壁形、圆柱形等。以纺锤形为例,树体结构特点是全树8~12个主枝,主枝开角80°~90°,各主枝上直接着生中、小结果枝组。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修剪,省工省时,树冠通风透光良好,果品质量好。

花卉行业相关:银杏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银杏(GinkgobilobaL.),为银杏科银杏属,生长较慢,寿命极长,具有抗污染、抗烟火、抗尘埃及抗有毒气体等功能。近年来,大型绿化工程(铁路、公路、水利等)逐渐将银杏列为首选树种。但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银杏烂皮病常导致银杏枯黄、落叶甚至死亡。笔者现根据生产实际,将银杏烂皮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发生症状

(1)干腐型。主干、大枝及枝干分叉是干腐型烂皮病的主要发生部位。受害初期,病部着生暗褐色水肿状病斑,树皮皮层组织腐烂变软,失水后干缩下陷,边缘黑褐色,有时龟裂。受害后期,病菌分生孢子器着生于病斑上,当外界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从病斑上挤出橘红色卷丝状分生孢子角,病部组织皮层呈现暗褐色,腐烂深度可达木质部且纤维细胞与木质部分离。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病斑扩展速度很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枯死,树木生长顺畅,可提高其抗病性,促使病斑长出愈伤组织,病斑扩展受阻。

(2)枯梢型。枯梢型烂皮病主要发生在大树枝条或一至四年生幼树上,受害初期,病部呈现暗灰色,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当病部迅速扩展绕枝干1周后,上部枯死,有很多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散生于枯枝上。

2发病规律

银杏烂皮病病菌为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组织内越冬,次年春天,当湿度达60%~80%、温度达10.0~15.2℃时产生分生孢子,萌发后的孢子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具有6~10d的潜育期。银杏烂皮病开始发病的时间一般为3月中下旬,发病盛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10月即停止发展。树皮含水量与银杏烂皮病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树皮含水量越低越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在枯死树木上该病菌可以存活很久。任何导致树木生长衰弱的因素均可导致银杏烂皮病的发生,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抑制、病虫危害、管理粗放。

3防治对策

3.1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

银杏烂皮病的感染只在树势衰弱的情况下发生,因此,应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银杏树活力,减轻病害的发生。银杏根盘大,树根深,不易浇透,建议浇水时打好水圈,施少量肥料,并用钢钎在根外(原种植穴边缘)凿80~100cm洞,以利于水分下渗。

3.2清除病残体,妥善处理树体伤口

彻底清除病株和有病枝条,对病枝应及时烧毁,也不要从圃外带入有病虫的树木及枝条。散落的杉木支撑上有小蠹虫,这类害虫也是病菌的传播者。及时清除树体表面的死亡组织,刮除因伤导致的大面积死皮,是避免病菌侵染发作的有效手段。对于伤口,可用三唑类杀菌剂和抗生素型杀菌剂进行处理,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对于大的剪锯口,务必使用油漆涂抹或用塑料布包扎。

3.3化学防治

(1)伤口消毒。刮除主干及枝条上的病斑,深度可达木质部,刮掉的树皮要带出园外烧毁,用0.1%HgCl2涂刷伤口,杀死病菌。刮皮后,用抗菌剂401400~500倍液+0.1%平平加涂刷伤口,或用杀菌剂甲基托布津或10%碱水涂刷伤口。

(2)农药喷洒。采取“两喷两刷”的措施,使用苯醚甲环唑,可有效降低腐烂病的发生程度,如在银杏萌芽前或落叶后,全园喷洒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6—7月,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涂抹大干和大枝。如果发现腐烂病斑,应及时刮除,直至树皮出现黄绿色,后用5%己唑醇微乳剂300倍液涂抹。此外,可通过寡雄腐霉对致病真菌的寄生和抗生作用,抑制病菌的萌发和生长,从而达到对致病真菌的预防和治疗。

(3)树干涂白。进入秋、冬季后,在树干刷上涂白剂,利用石灰的白色反光作用,减少树干对太阳热能的吸收,缩小昼夜温差,起到保护皮层,防止日灼、冻害作用。

花卉养殖:苗木松枯梢病的发生与防治


我国随着华北、西北、内蒙古等地区樟子松的人工引种和造林面积的逐年的扩大,樟子松病害的种类、面积也逐年增加,枯梢病便是其一。松枯梢病自70年代后期在东北地区的樟子松中发现后迅速蔓延危害。目前,该病在辽宁、黑龙江樟子松人工林栽培地区大面积发生和流行,轻者影响树木的高生长,茎生长变慢,重者全株死亡,造成严重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论文重点就该病害的发生、症状、病原菌、寄主、侵染循环、流行因素、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松枯梢病的发生概况

松枯梢病寄主范围广,在不同国家的众多针叶树上可引起类型各异的多种症状,幼树和大树均可受害。该病可侵染松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崖柏属、雪松属、刺柏属、云杉属和黄杉属等8个属约60种。

早在1912年南非Fisher首次报道了Sphearopsissapinea是松枯梢病的一种病原菌。松枯梢病在美国主要危害人工林、防护林、苗圃苗木和作为圣诞树的一些针叶树。70年代松枯梢病在新西兰一些地区严重爆发危害。在澳大利亚,松枯梢病菌是夏季引起松树原木边材变色的最常见病原菌。国内,1980年梁子超和项存悌分别在广东省马尾松人工林中和黑龙江省樟子松人工林中首次发现了松枯梢病。

(二)症状

由于松枯梢病发病因素复杂,所以表现症状多样化。根据国内外有关松枯梢病的报道,其发病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1)顶芽枯死型(2)枯针型(3)枯梢型(4)丛枝型(5)枯萎型(干枯型)

(三)松枯梢病病原菌的研究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的松色二孢菌(Pesm.)引起的。该菌由于个体发育阶段、寄主的不同部位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形态不稳定,因此出现了许多异名。因常在针叶上产生有色单孢,1984年以后许多学者常用Sphaeropsissapinea(Fr.)DykeetSut-ton。孢子萌发后产生隔膜,形成双胞。枝上和树皮上的常为双胞。

人工培养的孢子大于自然产生的,在散光和室内常温下或用枯针上黑光灯与日光灯交替培养2周即可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萌发需空气,埋在水中萌发数低,悬浮液中加入1%蔗糖或松针煮出汁,可提高萌发率。最适萌发温度为25℃,菌丝生长温度为28、PH6、24小时萌发率达97%。氮源以天冬酰胺最好,碳源以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最好。

(四)寄主

国外寄主有辐射松、欧洲黑松、欧洲赤松、美国黄松、冷杉、云杉等,国内寄主主要有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樟子松、长白赤松、黑皮油松、杜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

(五)侵染循环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的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死针叶、病梢、病枝、病皮和球果上越冬,第二年为初侵染来源。种子是侵染来源尚未定论。病菌的分生孢子借雨水反溅、冲洗和风传播,能否以种子传播需研究证明。侵入门户有不同的意见,尚无定论。目前国内外对侵染循环方面的研究有以下不同意见:

沈伯葵等认为该菌只在病死的针叶、叶鞘和鳞片上产生分生孢子器越冬,病组织中的分生孢子器、菌丝体越冬后形成的分生孢子器为初次侵染源的重要来源。Peterson认为当年的球果不能被侵染,夏季如果雨水充足,分生孢子将在二年生的球果上和松针上大量产生。

景耀对湿地松枯梢病的研究发现,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项存悌认为松枯梢病菌在樟子松健康嫩梢主要是从伤口侵入,无伤接种不能发病。吴小芹认为气孔可能是病菌侵入的重要途径。Brookhouser用荧光标记孢子的方法研究发现病菌孢子可在针叶表面萌发,从气孔侵入寄主。

沈伯葵认为孢子借雨水传播,在松树抽梢期如果有持续2小时以上的降雨,孢子将大量释放、传播、侵染。魏初奖研究认为分生孢子的形成、释放及病害的发生与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密切相关,种子不带菌。1988年英国学者研究表明,种子上的病原菌能够侵染无伤的种子和苗木。

(六)流行因素

该病是一种寄主主导病害,病菌具腐生性,广泛潜伏在寄主体上,只有生态环境恶化,树木生长衰退时病菌侵染引起枯梢病。1965年,美国Sin—clair最先提出多种因素致病理论,即认为衰退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Manion(1981)在《树木概念》中将Sinclair的理论加以整理和补充,提出一个林木“衰退病”的概念,认为衰退病的致病因素可分为3类。即诱发因素(气候不适、土壤水分失调、土壤不良和空气污染等)、激化因素(食叶害虫、霜害、干旱和机械损伤等)、促进因素(蛀干害虫、溃疡病菌、病毒等)。

衰退病是由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病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侵染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之外的第三类病害。由于地区、时期和树种的不同,所发生的衰退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松枯梢病就是一种衰退病。

(七)防治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若能从发病的主导因素和诱导因素以及衰退病的概念去制定防治试验,将是可行的。由于松枯梢病是寄主主导性病害,因此防治的主要途径是增强寄主的生长势。已报导的防治方法归纳为营林防治措施,其中包括幼林及时抚育和疏伐,伐除病树,适地适树造林、培育壮苗、精心栽植等,使林木生长健壮,使该病害没有发生或流行的条件;进行植物检疫,不使用带菌繁殖材料,不使病苗上山,及时清除病树病枝和转主寄主等以减少侵染来源;药剂防治主要有:6.55百菌清油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烟剂,代森铵,波尔多液喷雾,0.2%硼酸水喷雾。

了解花卉:金叶女贞苗木褐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金叶女贞具有生长快速、抗旱、耐修剪、金黄色叶期长、大色块组景效果好等优点,在豫北地区被广泛用作模纹色带造型和大色块种植。但由于片植过密,养护管理不到位,金叶女贞褐斑病成为近年来豫北地区在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严重破坏景观效果。针对这种状况,近几年我们重点对金叶女贞生长、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对致病的原因进行研究,积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在雨季发病高峰期,有效地降低了此病的危害。

1发病症状

通过几年来对濮阳市人民路、振兴路、黄河路、京开路、龙城广场等不同绿地栽植的金叶女贞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在7月中旬金叶女贞褐斑病发病初期叶片开始出现水渍状、失绿小圆斑,后变为紫色或褐色,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5~10mm×3~5mm;后期叶片正面病斑中央呈浅黄褐色或灰白色,微凸起,边缘呈褐色,颜色较中央深,病斑上出现较明显的轮纹,病斑周围有不规则形水渍状浅褐色腐烂;叶片背面病斑中央凹陷,颜色较正面浅;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叶片背面散生着许多黑色小霉点,严重时病斑正面也有少量黑色霉点。先发病于老叶、叶尖、叶缘、叶基部,后逐渐向中间发展,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达全叶1/2~2/3,此时只需轻轻触动植株,叶片就会纷纷落下。

2发病机理和环境特征

经致病性测定观察,引起金叶女贞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素馨生棒孢(CorynesporajasminiicolaMeenu,Kharwar&Bhartiya),该病原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30℃,孢子萌发适温为18~27℃,在温度合适且湿度大的情况下,孢子几小时内即可萌发。如果植株栽植密,通风透光差,植株间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湿、温度适宜的环境,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非常有利,且病菌可反复侵染,若不加以重视,可能会使病害大发生。

据观察,重症发病植株主要环境特征有:①种植时间较长的易发病;②高密度大色块的绿地易发病,且呈辐射状扩散;③修剪比较频繁的植株传病速度快;④不注意肥水管理,土壤干旱的绿地发病重;⑤未注意早期预防的绿地发病重。

3化学防治

3.1喷施石硫合剂杀菌预防自每年3月份气温开始回升起,就着手采取预防措施。3月20日左右开始对辖区内金叶女贞喷施石硫合剂450倍液,每隔10天喷施1次,共喷3次。11月份仍按上述办法喷石硫合剂防治2次。

3.2多种杀菌剂交替使用从每年的4月13日开始,采取每间隔7~10天喷1次多菌灵、精品甲托、三唑酮、代森锰锌、百菌清等500~800倍液,为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内吸性杀菌剂和保护性杀菌剂交替使用。7月中旬发现人民路、京开大道南段有几小片发生轻度落叶,在杀菌剂中掺入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增强金叶女贞的生长势与抗病性,经观察效果不错。后期可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

3.3尝试新药品进行防治8月份发现病害后,及时采用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广谱杀菌剂“世苗”配防水剂“水动力”2000倍液进行防治,间隔10天喷施1次,共喷3次,防治效果比较明显,及时控制了病害漫延。

4其它措施

4.1改良立地条件建议种植时要合理密植,而且随着植株的生长合理疏枝,增强植株内部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种植地切勿发生积水。

4.2减少病害侵染来源清除种植地中的病残体、落叶,并随时清除杂草。这样不仅能减少侵染来源,还能增加通风、透光,为植株创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4.3加强肥水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植株本身的抗性。春秋季施用有机肥1次,也可在雨季撒施复合肥,利于提高金叶女贞的抗病性和促进病后及早恢复。

4.4合理修剪降低发病率7月份雨季开始进入金叶女贞发病期,应采取轻度修剪的原则,并且每次修剪过后,及时处理伤口,喷施1次杀菌剂,有效地降低了褐斑病的发病率。通过观察,雨季修剪越勤,发病越重;2023年以来,我们在春季对人民路、黄河路的金叶女贞色块进行重剪或疏枝试验。实践证明,经过重剪或疏枝的金叶女贞色块,结合药剂预防,在高温高湿季节没有发病。

5小结

药剂防治取得较好效果与科学的防治技术是分不开的。首先,要注意观察和研究,掌握该病发病规律,抓住防治最佳时机,做到提前预防;其次,要科学合理配药,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物。在药物防治的同时,加强养护管理,改良金叶女贞立地条件,通过合理修剪使得其通风、透光,减少病源等。经过4年多的试验观察,截止2023年夏季,濮阳市园林绿化处管辖区内的金叶女贞没有发生大面积病害,保证了金叶女贞的正常生长,营造出良好的园林景观效果。

了解花卉行业:毛竹煤烟病怎样防治?


竹煤病由蚜虫或故壳虫的为害而引起,在生长粗壮而稀疏的小竹上常易发生,引起竹子煤病的是真菌中的多种煤污病菌,病菌可能颠末风、雨水及昆虫撒布,

毛竹煤烟病又称竹煤污病,该病在中国各竹区的多种竹子均有漫衍。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及小枝上。初步时,叶片正面有彩色煤污状雀瘢,形态不规则,后扩张使整个叶皮相充满彩色煤污层,影响叶片的光协感导。病叶常易掉落,甚至竹林生长衰弱。

防治办法:

1.生物防治:抑制和覆灭竹株上的蚜虫和蚧壳虫,可用40%乐果1000倍液,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等喷洒防治。喷洒氧化乐果可杀蚜虫和蚧壳虫的若虫,松脂合剂12~20倍液对防治蚧壳虫有特效。当虫害严重时,可喷洒石灰硫磺合剂,夏季用0.5~1波美度石硫合剂,冬季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具有杀虫和杀菌的感导。

2.营林顺序:切当疏伐老竹,使竹林透风透光,可大大抑制此发病生;竹林初步发病时,但凡先在个别枝、叶上出现霉斑和诱病若虫,如能及早革除这些带病、虫的枝、叶,并加以粉碎,可能无效地控制煤污病菌的聚集和皱缩。

花木供求信息网——花木病虫防治

花卉养殖:栎旋木柄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栎旋木柄天牛

1发生规律

1.1扩散蔓延迅速,定殖容易

栎旋木柄天牛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成虫自然飞翔扩散,年均扩散100m左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靠人为木材调运传播,贮木场附近有寄主植物,在栎旋木柄天牛成虫飞翔范围很容易定殖。气候对栎旋木柄天牛的传播定殖有直接影响,可是适宜其定殖的范围较宽,据调查,海拔600~1800m的地区都发现有分布,说明气温对其影响不大。阳光充裕的阳坡、林缘、山顶的被害率明显高于阴坡、林间和山麓。资料显示,年降水量400~1200m的地区都能生存。栎旋木柄天牛定殖后,传播扩散的速度和范围决定于寄主的种类和面积,尤其是8~12cm的人工栓皮栎幼林传播扩散较快。栎旋木柄天牛在嵩县具有较适宜的生存环境,加剧了扩散蔓延速度,每年新扩散面积为133.3~200.0hm2。

1.2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风险性越来越高

栎旋木柄天牛幼虫在边材凿成一条或多条螺旋形坑道,使树木遇风即折。危害严重地区栎类被害株率高达80%以上,周围发生区有虫株率达30%~50%,边缘区也在10%左右。严重林区内风折木遍地,林相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栎旋木柄天牛危害后,首先是对寄主幼林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威胁,造成树势衰弱,生长缓慢,风折率高;其次是降低木材产量、质量[2-3]。而栎类是河南省西部、南部山区的主要树种,具有极强的立地条件适应性,天然次生林分布面积逾66.7万hm2,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发展人工林已逾13.3万hm2,若栎旋木柄天牛暴发成灾,将造成巨大损失。

1.3隐蔽性强,自然死亡率低

栎旋木柄天牛的成虫体长21~34mm、宽5~8mm,老熟幼虫体长37~48mm。以幼虫在枝干虫道内越冬,受温度影响小,耐性强,自然死亡率低。在嵩县2年发生1代,次年5月上旬至6月下旬化蛹,6月上旬至7月下旬成虫羽化,寿命一般达10~16d。平均每只雌虫产卵12粒;卵期12~20d,孵化后即蛀入树干蛀食,干内危害期将近2年。每株被害木一般只有1头幼虫。11月下旬开始第2次越冬。第3年3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4月上中旬做羽化道和蛹室,准备化蛹。其全生育期大部分时间都在树干内危害,隐蔽性极强,受外界影响较小,虫口稳定,化学药剂很难直接发生作用,而成虫羽化时间又极不整齐,很难集中进行化学防治。

2防治技术

2.1林地改造

结合低产林改造和抚育间伐等项目,调整树种构造,大力营造混交林,改善林种结构,使林分逐步改造成结构合理的混交林,对密度过大的中幼龄林进行林分抚育和虫害木清理,减少虫源,改善林内卫生状况。

2.2清理枯死木

每年11月至翌年4月,对需要清理的虫害木进行标定,然后统一伐除。伐除后的虫害木,去掉枝梢后集中进行灭虫处理。灭虫处理后的虫害木经检查死亡率达100%,才能签发植物检疫证书。对无利用价值的虫害木(包括枝桠)或无以上处理条件的集中烧毁。在彻底清理枯立木的同时,清除健康木和衰弱木上的枯死枝、衰弱枝和病虫枝,并及时、彻底地销毁,以降低越冬代虫口密度。

2.3生物防治

在成虫期,选择林间危害较为严重处施放2000个规格为250g/个的白僵菌粉炮。于天牛幼虫低龄期在林间释放管氏肿腿蜂,每株放蜂100头。另外,可以把2种防治方法结合起来以达到降低虫口密度、延缓蔓延的目的。

2.4化学防治

在成虫羽化前向树干、树枝喷施绿色威雷200~300倍液,以微湿为宜,以保证药效。

了解花卉行业:梨园梨木虱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


梨木虱(PsyllapyrisugaForster)是梨园常见的一种害虫,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生量不大,危害很轻,一般不专门防治。即使偶尔发生量较大时,于7月盛发期施1次药,即可消除危害,且与防治其他害虫同时进行。1991年梨木虱在绥中县梨园大发生,200万株梨树受害,到7月中旬梨树落叶率达14.1%。此后,梨木虱列入梨园每年必须专门进行防治的对象之一,即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了有效地控制梨木虱的危害,通过调查、探讨、试验研究,已基本掌握梨木虱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无公害防治策略。

1梨木虱的发生规律

梨木虱食性比较专一,主要为害梨树。常见的梨品种中,以秋白梨、鸭梨、蜜梨、慈梨等品种受害重,因为这些品种叶片蜡质层较薄,而蜡质层较厚的品种如京白梨、八里香等受害较轻。春季多集中于新梢、叶柄危害,夏秋多在叶背取食。成虫及若虫吸食芽、叶及嫩梢汁液。受害的叶片,发生褐色枯斑,受害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汁黏液,诱发煤烟病(果实遭污染),常将相邻2张叶片粘合在一起,若虫则栖居其间危害。当有蚜虫发生时,若虫大部分钻在蚜虫为害的卷叶内,此时喷药防治,不易接触虫体,造成防治困难[1]。新梢受害后,有萎缩现象,致使发育不良。

2梨木虱生活史及习性

在辽西地区的绥中县,梨木虱1年发生3~4代。以越冬型成虫在落叶、杂草、树皮裂缝、土隙、石缝等处越冬。越冬成虫出蛰早,当日均气温0℃左右(最高6℃)时(2月下旬至3月上旬)即可出蛰活动,3月中旬进入出蛰盛期,出蛰期达1个月。成虫出蛰后,即在一年生枝上取食危害,交尾产卵。3月上中旬产卵初期,3月下旬为产卵盛期,4月上旬为末期。越冬成虫出蛰盛期正值第1代产卵初期,这是药剂防治的最有利时机[2]。第1代卵于4月上旬开始孵化,中旬为盛期。5月上旬出现第1代成虫。以后世代重叠,各虫态同时存在。大体是第2代成虫在6月上旬,第3代在7月上旬,第4代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

成虫活泼善跳,越冬代成虫出蛰后,在温度很低时,活动力差,且无显著假死性。产卵部位随时期不同而异,发芽前多产在芽痕处,出叶后则产在叶柄沟内和叶面中脉沟内或叶缘锯齿间,叶背极少。若虫喜在隐蔽处危害,第1代若虫为害初萌发的芽,常钻入已裂开的芽内、嫩叶及新梢危害,展叶后转移至叶柄、叶片基部和叶片卷曲部位危害,叶面叶背均有。若虫有分泌蜡质和蜜露的特性,若虫孵出2~3d内,腹部末端分泌出白色蜡丝,继而分泌无色透明黏液;7~8d后分泌物呈粘稠液体。梨木虱的发生与湿度关系密切,在干旱季节或少雨年份发生严重,降雨多时则发生轻。梨木虱的天敌很多,已知有花蝽、瓢虫、草蛉、蓟马、肉食性螨及寄生蜂[3]。

3发生原因

导致梨木虱猖獗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梨园内农药使用不当,即持续多年过量使用1605、氧化乐果等剧毒农药致使梨木虱产生抗药性,天敌被杀灭殆尽。在梨园,为了防治梨大食心虫、梨象鼻虫、苹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以及梨小食心虫等,每年用药3~4次。不但年年使用1605、氧化乐果、敌百虫等毒性大的农药,而且使用浓度不断加大。50%乙基1605乳油对水倍数低到300~500倍。由于这些农药已经使用多年,对梨木虱无杀伤性,但天敌几乎被杀灭殆尽,所以呈现出用药量越大、梨木虱发生越严重的现象。据1991年调查结果表明:5—6月末打杀虫剂的梨园(树),梨树叶片受害率13.1%;施1次药(敌百虫500倍液)叶片被害率30.7%;施2次药(敌百虫、氧化乐果)叶片被害率50.4%;施3次药(氧化乐果、1605、速灭杀丁)叶片被害率72.5%,其落叶率也以相应比例递增。

此外,春、夏季干旱是近年来绥中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干旱为梨木虱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4无公害防治方法

依据梨木虱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采取人工防治,适时合理用药,交替和及时更新农药品种,同时多种害虫防治兼顾,从而达到避免或延缓梨木虱产生抗药性,保护天敌,以期逐步恢复并发挥生态系的自然调控能力作为防治对策。

4.1人工防治

在冬季开展人工刮树皮、清扫果园杂草落叶,从而减少梨木虱的越冬基数,也减少其他害虫的越冬基数。对梨大食心虫、梨象鼻虫、蝽象要以人工捕捉为主[4]。

4.2适时用药

防治梨木虱的关键在于早期防治,即要将过去发生盛期用药提前到出蛰盛期和第1代卵孵化盛期防治。越冬代成虫出蛰盛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机,大部分越冬成虫出蛰后产卵前(8d左右),当成虫暴露在枝条上(此时气温较低,成虫活动力差)时,进行1~2次喷药防治效果良好。试验和生产实际充分证明,只要此期防治得当,可基本达到彻底防治目的。同时,由于此时天敌均为出蛰,可取得既防治梨木虱又不伤天敌的双重作用。第2个药剂防治适期是第1代卵孵化盛期,也即在梨树(鸭梨)落花90%以上时。此时喷药是补充出蛰期防治之不足的关键时期。此后由于若虫大量分泌黏液、世代重叠、虫态复杂,再开展药剂防治则效果不佳。如果因前期失误,后期发生严重而需要防治时,关键在于选用对若虫有杀伤效果的药剂(可与黏液相溶)。

在选用农药方面,总的原则是停止常用农药的使用,选用低毒新药。经过试验筛选表明: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对出蛰期越冬代虫有良好的杀伤力;而对若虫,特别是6—7月间已大量分泌黏液的若虫,首选药剂是水胺氰乳油(对成虫同样有效),30%水胺氰乳油15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82.1%(校正杀虫率);30%桃小灵乳油1500倍液加洗衣粉500倍液效果次之,达72.9%;菊酯类和1605等有机磷农药防治效果显著较低,甚至基本无效。

4.3合理用药

果园要避免打安全药(不管有虫无虫每隔一定时间打1次药)和经验药,对各种害虫的防治要严格依据各自的防治指标决定是否用药;尽量不用剧毒农药;用药浓度要合理,不得随意增加有效用量;强调提高用药质量。

4.4交替和更新农药品种

筛选出多种新农药交替使用,已经表现无效或低效的常用药剂要停止使用,即使是试验证明有效的新农药也不要连续使用,防治其他害虫也应如此。近些年来,桃小灵已替代了1605防治食心虫类,同时要注意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通过以上几项措施综合运用,可避免或减缓梨木虱抗药性的产生,保护天敌,以逐渐恢复和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将梨木虱的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程度下。

感谢您阅读“叁仟森林”的《了解花卉:苹果腐烂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sanqiansenlin.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养花技巧与方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叁仟森林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ntact Us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咨询:13058183206

工作时间: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