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花卉种植

种植百科:芍药白绢病的防治

“烟气弥漫,突然有一种把它拉开的欲望,却又住了手——朦胧才是美。”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花以她特有的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要侍弄好花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缩短掌握花卉技巧的时间呢?以下是花卉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种植百科:芍药白绢病的防治”,仅供您在种植花卉参考。

芍药白绢病病菌喜高温多湿,生长最适温度为30~35℃和高于40℃则停止发展。壤腐殖质丰富,含氮量高,土壤粘重以及比较偏酸的园地,发病率高。

芍药白绢病的症状

各种感病植物的症状大致相似。病害主要发生在苗木近地面的茎基部。初发生时,病部宾皮层变褐,逐渐向周围发展,并在病部产生白色绢丝状的菌丝,菌丝作扇开扩展,蔓延至附近的土表上,以后在病苗在基部表面或土表的菌丝层上形成油菜籽状的茶褐色菌核。苗木受病后,茎基部及根部皮层腐烂,植株的水分和养分的输送被阴断,叶片变黄枯萎,全株枯死。

芍药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1、为了预防苗期发病,可有70%五氯硝基苯粉剂处理土壤,每67平方米地用250克,加干细土5公斤,混和均匀后,撒在播种或扦插沟内,然后进行播种或扦插。

2、发病初期,在苗圃内可撒施70%五氯硝基苯粉剂于土面,每67平方米地亦用250克,施药后松土,使药粉均匀混入土中;亦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硫酸铜液,或萎锈灵10ppm,或氧化萎锈灵25ppm,浇灌苗根部,可控制病害的蔓延。

3、春秋天扒土晾根树体地上部分出现症状后,将树干基部主根附近土扒开晾晒,可抑制病害的发展。晾根时间从早春3月开始到秋天落叶为止均可进行,雨季来临前可填平树穴防发生不良影响。晾根时还应注意在穴的四周筑土埂,以防水流入穴内。

4、选用无病苗木调运苗木时,严格进行检查,剔除病苗,并对健苗进行消毒处理。消毒药剂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800~1000倍液,2%的石灰水,0.5%硫酸铜液浸10~30分钟,然后栽植。也可在45℃温水中,浸20~30分钟,以杀死根部病菌.

5、病树治疗根据树体地上部分的症状确定根部有病后,扒开树干基部的土壤寻找发病部位,确诊是白绢病后,用刀将根颈部病斑彻底刮除,并用抗菌剂401的50倍液或1%硫酸液消毒伤口,再外涂波尔多浆等保护剂,然后覆盖新土。

6、挖隔离沟在病株我围,挖隔离沟,封锁病区。

haohtm.COm相关推荐

种植百科:芍药菌核病的防治


芍药菌核病的症状:该病危害牡丹的叶、茎及花蕾。叶片受害时,病斑呈油渍状,灰白色至褐色。茎部一般在接近地面处受害,病部初为水渍状褐色病斑,以后腐烂部位逐渐扩大。幼芽受害,初期出现油渍状斑点,以后变褐色,幼

芍药菌核病的症状:

该病危害牡丹的叶、茎及花蕾。叶片受害时,病斑呈油渍状,灰白色至褐色。茎部一般在接近地面处受害,病部初为水渍状褐色病斑,以后腐烂部位逐渐扩大。

幼芽受害,初期出现油渍状斑点,以后变褐色,幼芽萎凋、下垂。花蕾受害则出现褐色病斑而枯死。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被害部位表面生有白色霉状物,最后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芍药菌核病的防治:

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拔除、销毁病株,并对病株周围的土壤消毒。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氯硝胺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10-15天喷洒1次,喷2-3次。

种植百科:芍药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芍药叶斑病一般秋季发生较多且严重,且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发病期较叶霉病晚。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芍药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一)危害情况及症状:是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往往造成发病植株叶片枯黄、焦枯,提早脱落,生长势衰弱,影响根部的产量和品质。发病初期,叶正面呈现褐色近圆形病斑,后逐渐扩大,呈同心轮纹状。严重时,叶上病斑散生,圆形或半圆形,直径2~20毫米,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密集轮纹,边缘有时不明显,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绿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

(二)发病规律:一般秋季发生较多且严重,且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发病期较叶霉病晚。

(三)防治措施:

一是深翻土地,实行3年以上轮作;

二是结合中耕除草、摘化蕾等,摘除植株下部病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

三是与药剂防治结合,发病初期喷施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者混合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具较强的内吸传导活性)或1:1:100的波尔多液,每隔半月喷1次,连喷2~3次。

以上就是芍药叶斑病的防治方法,你了解了吗?

种植百科:雪松枯病的防治


雪松叶枯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盘)在病落针叶越冬后,第二年3-4月间形成子囊盘,4 -5月间子囊抱子陆续成熟;在雨天或潮涩的条件下,因子囊盘吸水膨胀而张开,露出乳白色的子囊群;子囊袍子从子囊内挤出后进一步借气传播。

雪松叶枯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盘)在病落针叶越冬后,第二年3-4月间形成子囊盘,4 -5月间子囊抱子陆续成熟;在雨天或潮涩的条件下,因子囊盘吸水膨胀而张开,露出乳白色的子囊群;子囊袍子从子囊内挤出后进一步借气传播。病菌由雪松叶气孔侵入,经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出现明显的症状。由于分生抱子器中产生的分生抱子萌发力很差而无侵染力,故无再侵染发生。但因子囊子包子放射时间很长,达3个月左右,自春至夏都可能有新的侵染发生。 在子囊抱子飞散期间,如果降水量大,湿度,有利于侵入。林地干旱,土壤癖薄,雪松遭受病虫害和管理不良等,都可能促使病害的发生。

无公害防治措施:

①加强抚育管理,使雪松生长旺盛,增强抗病力。

②对小面积人工林、雪松苗圃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子囊抱子飞散前清除病叶,以减少侵染来源。

③在子囊抱子成熟后飞散期间,喷1 : 2: 200倍量式波尔多液,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5%可温性 多菌灵400-500倍液,或65%可湿性代森特8倍液防治2-3次,每次间隔10-15天。

种植百科:蔷薇种植菌核病的防治


蔷薇多自然分布于溪畔、路旁及园边、地角等处,往往密集丛生,满枝灿烂,微雨或朝露后,花瓣红晕湿透,景色颇付佳。下面介绍一下蔷薇种植菌核病的防治。

蔷薇菌核病的症状

该病危害蔷薇的叶、茎及花蕾。叶片受害时,病斑呈油渍状,灰白色至褐色。茎部一般在接近地面处受害,病部初为水渍状褐色病斑,以后腐烂部位逐渐扩大。幼芽受害,初期出现油渍状斑点,以后变褐色,幼芽萎凋、下垂。花蕾受害则出现褐色病斑而枯死。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被害部位表面生有白色霉状物,最后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蔷薇菌核病的病原

病原为核盘菌,隶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真菌。菌核能耐不良环境。

蔷薇菌核病的发病规律

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次年萌发形成子囊盘和子囊。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该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0℃和适宜相对湿度为85%。植株发病后,在病组织外表形成菌丝体。菌丝体接触植物后可进行再次侵染。

蔷薇菌核病的防治

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拔除、销毁病株,并对病株周围的土壤消毒。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氯硝胺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10-15天喷洒1次,喷2-3次。

以上就是蔷薇种植菌核病的防治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我们老家家门口有两棵美丽的树,我非常喜欢它们,一棵是柳树,另一棵是桃树。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我觉得树是一种给人快乐的植物。”喜欢花的人在生活中不乏痴迷者,花以她独特的魅力让很多人投身花卉种植。花卉的种植不同于赏花,学问很多,如何缩短掌握花卉技巧的时间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种植百科:芍药白绢病的防治”,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叁仟森林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ntact Us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咨询:13058183206

工作时间: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