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行业:毛竹一竹三笋丰产技术
花卉的用途有很多,不但可以供大家赏玩,还能当做药材治病,又或者放进食物里作为一种调味品来使用。花的用处很多,那么就让叁仟森林(sanqiansenlin.com)小编收集整理的"花卉行业:毛竹一竹三笋丰产技术",希望您喜欢!
毛竹林以用材林为主。提高毛竹低产低效林效益,实施分类经营,可以将毛竹用材改建成毛竹“一竹三笋”用林,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中国花木网现将毛竹一竹三笋丰产技术总结如下。
一、竹林改造
选择立竹量2250~2700株/hm2、交通方便、离公路近、地势平坦、坡度在25°以下、避风向阳、光线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下坡山地,土层深度在80~100cm以上的毛竹林进行改建。每年7—9月在竹林中浅锄10~15cm,铲除灌木、杂草,疏松土壤,改善土壤条件。每年10月进行中耕松土,但不要伤到竹鞭。冬季深翻20~30cm,除去土中大石块,挖除灌木根、树桩、老竹蔸、老竹鞭,称为垦复。垦复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每4~5年进行1次。大小年竹林,垦复应在出笋成竹后的冬季进行,因为这时竹鞭上的笋芽很少发育,不易受损伤;而花年竹林垦复时应注意保护活鞭和已发育的笋芽(冬笋)。在竹林边缘应注意保持土壤疏松,以促进新鞭蔓延,扩大竹林面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缓坡地(25°以下)的竹林,可以全面松土垦复;坡度较大(25°~35°)竹林,可用沿等高线水平带状松土垦复,每带宽3m左右,隔年隔带轮流垦复;陡坡(35°以上)的竹林,一般不宜垦复。
二、科学施肥
1.施肥种类与数量
集约经营的毛竹林,每年挖笋砍竹都要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养分。因此,为保证竹林能够实现丰产、稳产,必须施肥,以补充营养物质。施肥的种类、数量要根据竹林结构状况、土壤养分含量、竹林经营目的和产量水平的不同而异。对一些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的竹林最好施用有机肥75t/hm2左右,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在沙县的试验结果,施用有机肥,平均产鲜竹材36.45t/hm2,比只施用化肥的增产5.87t/hm2。对立地状况较好的竹林,应及时施用速效肥。材用竹林主要施氮肥,一般氮磷比例为5∶1,即施用尿素150~225kg/hm2,配过磷酸钙30~45kg/hm2。福建省三明、沙县、顺昌、龙岩等地化肥厂根据福建竹林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情况,配制生产出适合该地竹子生长的专用复合肥料,可供生产上推广使用。为减少养分挥发、流失,施用速效化肥最好掌握“量少次多”的原则,一般可分2次施,即5月施行鞭肥,9月施孕笋肥,效果最佳。于5月在竹林地中每隔4~5m开1条水平施肥沟,沟深30~40cm、宽60~80cm,挖除沟中的老鞭和竹蔸,保留沟中幼壮竹鞭,施腐熟的有机肥15t/hm2、化肥360kg/hm2(氮、磷、钾比例为5∶4∶3),然后覆土填平沟面,这种施肥量能显著提高鞭笋的产量。冬笋的培育要重施肥料,10月增施猪栏肥或人粪尿,诱发新鞭生长和笋芽的分化,既有利冬笋产量的增加,又有利于提高土温,促进冬笋的早出与高产。
2.施肥方法
一是竹桩施肥。即将前一年冬天采伐的竹蔸,用钢钎将竹隔打通,将化肥施入竹蔸中,然后盖土。由于竹蔸连着竹鞭,竹蔸中的肥料可直接转移到竹鞭,不会造成养分挥发和流失,比较经济,同时会加速竹蔸腐烂,增加肥力。竹蔸施肥方法简便,且增产效果很好。二是条施。在竹林中开水平沟条施,水平沟间距1.0~1.5m,施肥后盖土。三是撒施。结合夏季铲山松土,将肥料均匀撒于林内,锄草松土时将其翻入土中。四是穴施。在竹林中挖穴,并将肥料施入穴中。五是竹腔注射。这种方法多用于生长调节剂类的施用。福建林学院生产的毛竹生长素对竹林生长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近几年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由于竹林施肥后效果可持续6年以上,因此连续施肥2年即可停2~3年,再根据叶色或出笋情况确定是否继续施肥。
三、合理挖笋
1.春笋
挖掘立春后出土的毛竹笋称为春笋,春笋分为潭笋和毛笋2种,笋尖未露地面者称潭笋,笋尖已露地面者称毛笋。春笋出笋期分为3个阶段,初期(2月上旬至4月上旬)、中期(4月中下旬)、后期(5月及其后)。凡出笋初期和后期的春笋,因成竹的可能性很小,可以全部采挖。而中期出土的春笋,因个体大、健壮、生命力强,应选留大部分养育成竹,挖去小径笋、弱笋、浅鞭笋、歪头笋、小笋、退笋等。退笋的特征是:晴天的上午笋尖无露水、笋壳脱毛、色暗、质软。挖笋时不要伤害竹鞭、鞭根和鞭芽。挖笋后要立即覆土填平笋穴。在春笋出土中期的4月中下旬,选留个体粗大、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分布均匀的春笋作养育新竹。除留养部分外,其余部分可全部采挖利用。所挖春笋应在当天剥壳蒸煮并在流水中浸泡后,晒干或烘干,不能过夜,否则会使笋体老化变质。为了更好地护笋养竹,应在清明前后封山育竹1~2个月,严禁人兽危害春笋和幼竹。
2.夏、秋笋(鞭笋)
鞭笋挖掘期的长短和竹林培肥有密切关系。培肥水平高的笋期提早,终期延长。一般情况下,当鞭梢顶端向上斜伸、表土开裂、有少数露出地面时即可挖掘。6—7月、10—11月分别在施肥沟中每隔7~10d挖1次笋。挖时将表土铲开截取顶端鞭梢,挖掘后覆土,并铺盖稻草,保持表土湿润,促使竹鞭分叉和生长,以利再次挖掘。为了不影响竹鞭生长,在8—9月不挖鞭笋。挖鞭笋时要做到“壮鞭弱挖、弱鞭强挖”。因为壮鞭弱挖可以保留较多的发笋鞭段,弱鞭弱挖能促进竹鞭旺盛生长。
3.冬笋
一是全面翻土挖笋。此法可结合冬季松土进行,细致深翻,可一次性挖掘。二是沿鞭翻土挖笋。要选定三至四年生的壮龄母竹,选择枝叶浓密、叶色深绿中带有数片黄叶的孕笋竹,在其附近浅挖,找到黄色或棕色壮鞭后,沿鞭跟踪竹鞭向下伸的地方大多可找到冬笋,砍断笋与鞭之间连接的“螺丝钉”即可取出笋。三是开穴挖笋。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挖掉冬笋能促进竹鞭上其他笋芽的生长,但挖过冬笋的竹山,春笋的出笋期要推迟超过10d。大多挖冬笋都在休眠期一次性挖取,但最好是分2次挖取,初冬先挖1次,待进入休眠期再挖1次。笋用竹山通常把冬笋挖光,促使其他笋芽生长成春笋。小年竹山一般不挖或少挖冬笋。
相关推荐
花卉养殖:优质笋用竹丰产栽培技术
1.造林地的选择。为了培育速生、丰产、优质的竹林,造林前,必须根据竹子对立地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①气候条件。应根据大竹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选择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栽植。②土壤条件。大竹品种生长快,有强大的地下鞭和根(竹鞭、竹根)。因此要求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或沙质壤土。散生竹在碱性土上生长不良,要求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过于黏重瘦薄的土壤不利于发展散生竹。③地形条件。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宜的地理条件,干燥多风的山背、山坡和容易积水的洼地不利种植。
2.造林季节。一般以早春造林为好,但干湿季节分明地区,以雨季造林较好。
3.造林整地。整地是大竹造林的重要一环。整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质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大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造林整地分为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等三种,翻挖土壤深度达30厘米以上。全面整地就是全面翻挖种植地后,再打好定植沟、栽竹,按4x4米的株行距开挖定植沟,以长0.8~l米,宽0.3~0.5米,深0.3~0.4米的规格开挖,每亩定植42株。带状整地是进行等高线整地,采用此法能减少水土流失,先确定定植距,再进行整地,挖定植穴。块状整地是针对30度以上的陡坡地,采用此法能减少水土流失,先确定定植点后,再进行整地,挖定植穴。全面整地能彻底改变造林地环境条件,有利于大竹造林成活和成林。同时造林后2—3年内,可以竹农混作,以耕代抚,既能促进竹鞭和新竹生长,又可增加收益。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应提倡全面整地。但是坡度较大的造林地上,进行全面整地易引起水土流失,在劳动力不足的地区,进行全面整地也有困难,尤其是山高坡陡,以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较为适宜。
4.栽植苗的处理。起苗后,注意保湿,尤其不能在太阳下曝晒,若茎杆失绿变白的竹苗就不能栽成活。
5.栽植方法。采用4x4米的株行距,按长宽深为0.8×0.5×0.4米挖塘后定植。竹苗运到后及时栽植,先将表土填入塘底,并施入土杂肥5~IO千克和过磷酸钙0.5千克与表土拌匀,厚度10—15厘米,将竹苗放人塘中,填入表土后再填底土,使竹鞭根舒展,与土壤密接,栽植时做到苗正、不要露根、压实,然后灌足定根水,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覆盖一层稻草或地膜,增加保湿和保温,保证成活。
6.竹林培育技术。新竹林建成后是否能健康而迅速地成活、成林和成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新竹的培育。加强抚育管理,可以实现三年成林、五年成材,粗放管理将是“千年不死,万年不发”的僵苗结局。因此,加强抚育管理,集约经营是提高竹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①护笋养竹。新竹林建造后,应严禁在林内放牧,笋期要特别看护,不准挖笋、剥笋,及时防治病虫害。
②扩塘补植。为加速竹鞭地下行走,在造林1~2年内进行扩塘,并及时补缺。
③适时灌溉。竹林林地水分状况是影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加强水分管理对成活和生长极为重要,尤其栽培后的第一年春天,多数地区春季干旱突出,必须进行灌溉。
④松土除草。新造竹林,竹株稀疏,光照充足,灌木杂草易滋生,应尽早清除,保护生长,每年松土除草进行2—3次。
⑤施肥培土。每亩每年施用化肥15千克左右,重点施农家肥,采用以草代肥,割草埋青来解决。
⑥清园保健。按照去小留大、去老留幼、去弱留强、去劣留优的原则,以加速成林,提早成材。
⑦适度采笋。达到盛产期就可进行采笋,采笋要做到适度,第—批出土的竹笋不宜采完,根据出笋量,每亩应留一定数量的竹笋让其生长成林。
⑧清除老竹。对于盛产期竹林,每年要清除4周年以上老竹,促进新老更替。
花卉养殖:毛竹丰产管理技术
毛竹隶属于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又名楠竹、孟宗竹、江南竹、茅竹,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最重要的竹种。毛竹干高,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除了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外,其用途十分广泛,是竹胶板、建筑、造纸及竹工艺加工的优良原材料。
1劈山抚育
将竹林内的杂草、灌木砍倒后散布于竹林内,腐烂后是很好的有机肥料[1]。每年劈山1~2次,劈山2次时以7、8月进行效果较好,只劈山1次则最好在7月初进行。
2削山深垦
削山是夏、秋季对竹林土壤浅翻(10~15cm),除去毛竹林内的杂草,防止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并为笋芽分化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深垦根据立地条件,每隔4~6年进行1次深挖,深度20cm左右。促进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分解,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为竹鞭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同时,挖去竹头、树蔸及老鞭,清除大石头等。深挖时间可在发笋长竹多的当年盛夏(7—8月)或冬季进行。深垦最好是采用带垦或块状深挖,并分2~3年挖完。削山深垦宜在20°以下的缓坡竹林地进行,在坡度较大的竹林地应实行带状削山深垦,带宽及间距3m左右,削山深垦时应尽量避免伤及鞭和芽。
3合理施肥
竹林施肥一般施氮肥、磷肥和钾肥。有机肥营养丰富,有利于改善竹林土壤结构,应尽量多施,再辅以一定量的速效化肥。施肥可以补充因竹林快速生长而消耗的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又能保温、保水防冻,提高竹林产量和质量[1-4]。
施肥一般在6—9月进行,可施复合肥300~450kg/hm2,或施尿素150kg/hm2、磷肥225kg/hm2、钾肥75kg/hm2,采用穴施、带状沟施均可。也可结合每年砍伐时对竹蔸进行施肥。
4留笋养竹
叁仟森林认为要使竹林丰产,留笋养竹是关键。不挖鞭笋和冬笋,或仅用点穴法挖掘部分冬笋(冬至前)。春笋季节能成竹的笋全部留养成竹,只挖退笋、死笋或即将死亡的笋,留养新竹1200~1500株/hm2。保护小年笋,实行小年留笋养竹。
5合理砍伐
合理砍伐是毛竹丰产的重要一环,竹林砍伐应砍伐4年及4年以上的老竹,对3年及3年以下的幼壮龄竹不能砍伐,在空堂、林缘地方的四年生竹可适当保留,丰产林一至四年生竹株的年龄结构为3∶3∶3∶1,砍伐后竹林立竹保持在1000~1200株/hm2。竹林砍伐一般是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
6合理钩梢
合理钩梢可防止竹子风倒、雪压,使竹干通直,钩下的竹梢还可作毛料销售,增加收益。钩梢时间一般在霜降至第2年春分之间,以立冬前后钩梢最好。密而高大的竹林可多钩,稀而矮小的竹林应少钩。一般不超过竹冠总长度的1/3,即每株毛竹应保留15~20盘枝。过度钩梢会减少竹叶量,影响竹林的光合作用,降低竹林的生产力,且会影响竹林质量。所以,在风雪灾害较少的地方,竹林尽量不要钩梢[1-4]。
7引鞭扩园
利用毛竹繁殖力强的特点,沿竹林边缘逐年向外砍除杂灌、垦复、施肥加以诱导,每度新竹挖园2~5m,向山顶、山洼、边缘发展,对水土保持、低产林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病虫害防治
(1)毛竹枯梢病主要危害当年新竹,病菌从伤口或直接侵入新竹组织,7月上中旬开始出现症状,8—9月为发病盛期,10月后病斑逐渐停止扩散。最初在主梢或枝条的节杈处产生褐色斑点,当病斑发展至环绕主梢或枝条时,病斑以上部位枯死,竹叶脱落。防治措施:严禁从疫区调运母竹,避免人为扩散。在发病区,要伐除严重病株,结合钩梢清除竹林内的枯枝、枯梢,减少侵染源。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新竹放枝展叶期喷施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硫酸铜100倍液2~3次,间隔期7~10d[2-3]。
(2)竹蝗主要为害竹类植物,取食竹叶,危害很大,大发生时可在短时期内食光大面积竹叶,使竹株枯死。防治措施:竹蝗大发生后危害极大,防治竹蝗应立足于抑制竹蝗的虫口数量和大发生,一旦发生成灾要力争将蝗害控制在跳蝻上大竹之前。竹蝗喜集中在土质疏松、立竹量少的向阳坡面产卵,冬季垦复时可挖去卵块。生蝗产卵地易识别,可挖掘消灭。蝗蝻群集在林下杂草、小竹上时,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喷洒2.5%敌百虫粉剂或2.5%溴氰菊酯15mL/hm2。需在发现跳蝻后1周内防治,必要时1周后重复喷药防治1次。已上大竹的蝗蝻可用烟剂药杀,可采用敌敌畏烟剂7.50~11.25kg/hm2喷烟防治,喷烟选择在无风的早晨或傍晚进行。
了解花卉行业:泥竹的丰产培育技术
1.1立地条件的选择
泥竹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性能良好、保水能力强、酸碱度适中(pH值为2.5~7.0)、背风向阳的山坡中下部或缓坡地带、房前屋后等,一般黄土壤、红土壤均能生长。
1.2整地和开穴
首先对林地进行整理,包括清山、劈杂,翻土。砍去山中原有的杂草和灌木,然后以山体坡度20°为标准,20°以下较为平坦的林地可进行全面深翻,翻垦深度为25~30cm;20°以上的可局部深翻。然后采用品字型布点开穴,穴的规格一般为60cm×50cm×50cm,株行距为3m×4m,即55株/亩,对河堤沿岸平原冲积地带,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可采用4m×4m至4m×5m,整地时间一般为10~12月。穴内施入基肥,每株0.5kg复合肥。栽植前1个月进行表土返穴,基肥与表土拌匀施入穴内,有条件的每穴可施入20kg土杂肥。还穴时表土要打碎,并将草根、石块拾净。
母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活率的高低,成林的快慢,所以选择好母竹非常重要。母竹应选择生长健壮、枝叶繁茂、竹节正常、鞭芽饱满、无病虫危害,胸径3~5cm、须根发达的1~2年生新竹,竹秆密被白粉的当年生泥竹作母竹最好。
1.3母竹的采挖和运输
每年清明节前,为最佳时机,此时采挖,竹鞭切口处有乳白色粘液。母竹挖掘前,先判断竹鞭走向,再沿母竹的来鞭和去鞭方向开挖,先在离母竹25~30cm处扒开土壤,由远到近,逐渐挖深,防止损伤秆基,根系尽量保留,注意保持秆柄(“烟斗”)的完整,然后用专用锄头快速截断秆柄与老竹相连处,连蔸带土挖起。挖起母竹后,在竹杆第三节上约10cm处,用利刀呈马耳形截去竹秆上段,以减少水分蒸腾,便于搬运和栽植。如不能及时栽植,应放阴凉避风处,盖上稻草,并淋水保湿;如远距离运输需对母竹进行遮盖或用湿稻草包扎竹蔸,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护好“烟斗”和鞭芽。
1.4泥竹栽植
泥竹造林最好在2~3月间竹子“休眠”期间结束,并于刚刚萌动时进行,这时母竹的挖掘、搬动、移植都比较方便。宜随挖随栽,阴雨天造林最佳,造林前先将竹蔸浸泡黄泥浆,以粘满泥浆为宜。过去农村多采用高秆法种植,挖起母竹后,约在2~2.5m处截去竹杆上段,竹蔸粘满黄泥浆,秆柄弯头朝上,有利于根系的疏展和出笋。竹秆顺风斜植,或将两根母竹相对斜植,并捆扎,以减少风吹摇晃。现多采用埋秆栽植法,即把竹蔸斜放穴内,竹蔸弯柄向下,竹秆马耳形切口朝上,芽眼向两侧。竹蔸埋入土内呈20~30°角斜放,“烟斗”距地面约10cm左右,较干旱的地方可深些(离地面20cm以下),竹尾最后一个竹节露出土面,注意拾尽竹蔸部分的草根及石块,再用土覆盖,分层填土压实,不留空隙,然后再盖一层松土,并在竹蔸部分淋透定根水,有条件的再覆一层稻草。在河边易涨水地植时,竹秆方向应指向河流下游以防涨水时将幼竹连根拨起。
2.抚育管理
2.1幼林抚育
为了提高成活率和加快成林,对1~2年新造竹林应进行松土除草、施肥、灌溉和保护等抚育管理,如果措施得当,3年即可郁闭成林。
2.1.1松土除草
新造竹林,竹子稀疏,林地光照充足,杂草灌木容易滋生,如不及时铲除,不仅消耗竹林的水分和养分,而且直接妨碍竹子生长。因此,新造竹林,当年应松土、除草2次,分别在5~6月和7~8月间进行。除草时注意竹蔸部位要用手拨草,竹苗边20~30cm不要动土,以免松动,损伤竹苗。如发现竹秆露出土面的应及时培土覆盖,松土除草范围应达1m见方,深度15~20cm,将杂草埋入土中作肥。
2.1.2施肥
施肥时间在4~5月,也可结合松土除草时进行。在距竹苗20cm左右,两侧开沟,沟深约10~20cm,每株施尿素50~100g或复合肥150~200g,施肥后覆土。也可在冬季每株再追施复合肥0.25kg.以促进泥竹第2年多发芽和后期生长。
2.2成林管理
2.2.1除草松土
每年7~8月除草松土1次,铲除林内灌草,将其铺放在竹蔸处,任其腐烂,以增加土壤肥力及保湿,每年冬季结合施冬肥再松土除草1次,深度可达20~30cm。
2.2.2追肥
为保证竹材产量,特别是每年都进行采伐的竹林,需进行追肥。施肥根据立地条件及林农经济条件而定,一般每丛竹应于7~8月抚育时施1kg左右复合肥,冬季施15~25kg土杂肥。
3.病虫害防治
泥竹病虫害较少,虫害主要注意防治竹象虫和竹螟,一般可不予防治,如虫情严重时可结合竹林抚育,用氧化乐果或甲胺磷喷杀。泥竹病害主要有烟煤病等,只要排除污染源或改善通风条件即可防治。
花卉行业:油茶丰产种植技术
一、选用良种。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筛选出来的优良无性系,可以就地或就近推广。在引进无性系时,要特别注意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无论为保证结实还是维持群体的稳定性,都要求在同一片林内至少栽植开花期和成熟期基本一致的3-4个优良无性系。树冠高低不同的无性系配合栽植,更有利于提高产量。
二、培育壮苗。培育壮苗的技术要点:①选好圃地。选用病虫害少、排水良好的土地,注意不重茬。②施足基肥。嫁接前一个月筑床,每亩至少施复合肥100公斤;成活抽稍后,每30天再施复合肥5-10公斤。③适时嫁接。接芽发育后及早完成嫁接。④适度遮荫。采用通光40%左右的遮阳网遮荫,使苗木在高温季节仍能抽梢。⑤做好圃地管理,及时除草、摘花芽,清除未成活嫁接苗植株。
三、提早整地。至少提早一个月整好造林地。林地坡度大于10°时,最好按等高线开挖水平带,以利水土保持。整地深度必须超过20公分,要清除所有杂灌残根。杂草特别茂盛的地段,最好在整地前1-2个月先喷草甘膦杀灭杂草,待杂草基本腐烂后再整地。
四、适当密植。为保证早实丰产一定要适当密植。据试验,采用1.7-2米株行距,每公顷栽2500-3600株比较适宜。坡地也可采用2米×3米的栽植方式,密度为1665株/平方公里。土壤特别肥沃的平地,也可采用3米×3米的株行距。
五、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挖穴后,每穴至少施厩肥15-20公斤,或饼肥1公斤;有条件时还应添加磷肥,以利于发根和结果。有机肥至少应在造林前一个月施好,施肥后要立即覆土,以免肥分流失。施足基肥的林地,第一年不要再施化肥,第二年起可适当追施化肥。化肥种类要合适,施复合肥优于单施氮肥。施肥时间也要注意,早春优于夏秋。施肥要严格控制,每株苗一年的施肥量不要超过25克,最好多次施用,每株每次用量不要超过10克。有条件时可在行间种植作物,但要以不影响苗木正常生长为前提。
六、适时栽植。栽植后能否成活,与栽植季节关系密切。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多雨时期栽植。起苗时要注意保护根,远距离运苗最好采用泥浆沾根。覆土后,一定要舒根、踩实。
七、及时抚育。嫁接苗定植后一两年内要及时抚育,一般需要劈草2次,挖山1次。每次劈草,宜在黄梅季节之后及时进行;9月份再劈草1次。挖山宜在冬春进行。有的嫁接苗栽植后当年就能形成花芽,并能正常授粉结实,但过早结实不利于苗木生长,也影响嫁接苗树冠形成,最好在3年生前及时摘除花芽或幼果。
八、加强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幼苗,严防人畜毁坏。
■病虫防治
三成落花落果由病虫害引起
油茶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一般很少受到病虫害的危害。但是,危害油茶林的病虫种类却较多,其中能造成严重减产的有炭疽病、煤污病和茶梢蛾、象甲等,一旦受到这些病虫危害,也会造成较大量蕾、果、叶的脱落或干枯,严重的植株甚至全枯死亡。据观察,油茶落花落果率达70-80%,其中病虫害引起的约占三成。
一、加强经营管理,改善环境条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树势林相及环境关系密切。油茶炭疽病老残林发生严重,在高温、高湿季节蔓延最快;煤污病、软腐病在多雨、湿润的季节和环境发生严重,象鼻虫多栖息于密林。因此,在防治的策略上,应创造一个有利于油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增强树势,从根本上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同时形成一个不利于病虫害滋长和蔓延的环境条件,以减少病源、虫源,并抑制其发展。在抓好土壤管理和改造林相、树体的同时,还要注意改善林地卫生情况。对于有严重炭疽病史的发病株,宜砍除烧毁。油茶尺蠖以蛹、象鼻虫以幼虫在土表越冬,冬季深挖有好处。施肥要注意用量和搭配,过多施氮肥易感病,适量搭配磷、钾能提高抗性和产量。
二、抓好检疫工作,选育抗病品种。生产用种子实行检疫制度,严防带病种苗调进或调出。
三、保护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经济有效,副作用小,值得大力推广。煤污病多由介壳虫和蚜虫引起和传播,保护和培育黑缘瓢虫、火红瓢虫等天敌,能抑制介壳虫的繁衍,从而减轻煤污病的危害。油茶尺蠖可利用寄生蜂、寄生蝇、菌类、鸟等防治,如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白僵菌、姬蜂等,防治效果均好。又如炭疽病可以在花期用芽胞杆菌进行防治,也有一定效果。
四、掌握病虫规律,及时进行防治。炭疽病的病源,主要在树上带病的器官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的活动而传播。因此,要注意清除病源,冬季垦复修剪,深挖、深埋或烧毁带病的枝、叶、蕾、芽和果实,同时要防虫,尤其注意防治带菌传播的象鼻虫、金花虫。还要抓住时机,在发病前和发病盛期进行药物防治。象鼻虫有假死性,在成虫大量出现时,可摇树震落捕杀,老熟幼虫出果入土越冬时,用土晒坪晒果,幼虫入土后用药杀灭,或在稻田晒果,待幼虫入土后引水灌田,淹死幼虫。油茶丰产种植技术(完)
花卉行业相关:毛竹种植与管理技术
毛竹具有生长快、成材早、用途广、价值高、一次造林永续利用等特性,是经济效益、生态功能、观赏价值很高的林种,也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和南方优势林种之一。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广东省重要的毛竹生产基地,全县有毛竹林面积8835.5hm2,毛竹产业已日益成为林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因此,探讨毛竹种植与管理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种植技术
1.1造林地选择
毛竹是多年生常绿树种,喜温暖潮湿的气候,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温度15-20℃之间,年降雨量在1200-1800mm。对土壤的要求也较高,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因而造林地应尽量选择海拔800m以下山谷台地,坡度在25°以下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带,背风向阳的地方为好。土壤应选择红壤、赤红壤、紫色土,这些土壤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养分丰富,非常适宜毛竹生长。防止选择坡度过大陡坡和低洼积水地及土质粘重的土壤种植毛竹。
1.2整地挖穴
整地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质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竹子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造林整地应在造林前的秋、冬季因地制宜的采取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坡度不大的造林地宜采用全垦整地,坡度在15-20°的造林地可采用水平带状整地,坡度在25°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则采用块状整地。整地带上先劈除杂草灌木,后沿带开垦,翻土深度40cm左右,再在已翻土的带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挖穴。块状整地是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栽植点,清除各栽植点周围2m左右的杂草灌木,按栽植点挖穴。无论采用那种整地方式,都须在挖栽植穴前确定好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一般移竹造林穴长1.2m,宽0.5-0.6m,深0.4-0.5m每亩密度20-35株;株行距可用5×6m或4×5m。按照混交林毛竹可按5米×5米行距,纯林可按2米×3米行距,造林密度为55-110株/亩。
1.3施基肥
在林地栽植穴之间挖1m长施肥沟,每沟施复合肥0.5kg,复土密封。
1.4母竹栽植
栽植时穴底先填表土20cm厚,放下母竹后解开草绳,母竹鞭根与穴长方向平行放置,使根舒展,先覆盖表土,后填心土,踏实,使鞭根与土壤紧密结合。有条件的地方可先在竹鞭沿线撒施已腐熟厩肥20kg或复合肥10-20kg,后再分层填土压实。近蔸处竹鞭要压紧,鞭两头要松,以利抽鞭发笋。压土时注意不要大用力,以免伤害鞭根和鞭芽,植穴的上部要盖成馒头形,压实后再1层松土,并以高出地面12cm为宜。然后用支架支撑固定母竹秆,防止风吹摇晃,影响成活,天气干旱时要勤浇水促活。
1.5幼林管护
幼林管护是毛竹实生苗造林成败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造林后严禁放牧。每年5-9月铲抚1次,施肥2次,每株施复合肥0.1-0.2斤,并适度培蔸扩穴松土。通过2-3年养护,即可郁闭,在每年的秋冬疏除过密的竹子,8年即可成竹成林。成林后按丰产竹林的标准进行经营管护。
2抚育管理
2.1护笋养竹
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产量的关键措施。做到不挖鞭笋和冬笋,保护春笋,及时疏退笋。鞭笋俗称鞭梢,是毛竹地下系统构造者。挖掘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鞭延,而且带来嗣年出笋量减少,成竹质量差。
2.1.1谨慎挖冬笋
用材竹林培育中,若滥挖冬笋,就会直接影响来年出笋量减少。因受气候、营养等因素限制,会有一部分冬笋不能出土而死亡,故在“冬至”前挖掘浅鞭冬笋。科学谨慎的挖取,掘取后必须覆土填平。可在覆土前放入少量腐熟的饼肥,但需防止肥料与竹鞭直接接触,以免伤害竹鞭,影响来年出笋量
2.1.2精心管春笋
四至五月是毛竹春笋出土的初期和盛期,要加强管护。严禁挖掘健壮春笋,清明,谷雨是出笋盛期,要及时疏除退笋,竹林中常出现不能成竹的笋称为“退笋”。“退笋”亦应及时挖掘,既可增加收益,又可防止竹林养分消耗。识别退笋的特征是:一是竹笋生长缓慢,笋梢松散、无光泽;二是早晨笋尖上无“露水”和笋壳上的毛枯萎。此外,春笋出土后,竹林内严禁放牧,同时要做好笋期中的病虫害防治。
2.2修山
修山就是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散布于林地,使其腐烂为有机肥料。修山每年进行1-2次,时间是7-9月,只进行一次的时间最好在7月初。
2.3垦复
垦复就是用锄头在竹林内挖松土壤,目的给竹鞭行龙创造条件,提高竹鞭孕竹量。垦复时间以7-8月份最佳,大埔民间有“7月挖金,8月挖银”之说。竹林翻地,一是在7-9月浅锄,深度10-15厘米;二是冬季垦复,深度20-30厘米,成林多只进行冬季垦复。垦复时要求去“三头”,即挖去竹蔸、树蔸和捡去石头。林地平缓可以全面翻地,坡度20-30度的竹林宜带状翻地,35度以上竹林一般不宜翻地。
2.4竹林施肥
以厩肥、堆肥、绿肥、塘泥、垃圾等有机肥为主,辅以一定量的化肥。施肥可分三期进行,即冬季结合垦复施用迟效性有机肥作“长竹肥”,发笋前一个月左右施用速效性氮肥作“长笋肥”,5-6月份施用速效性氮肥加入一定量的磷钾肥作“长鞭肥”。竹林常用沟施和穴施两种方法。沟施时,沿等高线开挖8-10厘米深度的浅沟,沟间距1-1.5米,将化肥均匀撒入沟内后覆土;穴施时在竹株上方距竹根约有20厘米处开一深10厘米左右的半圆形浅沟,将化肥施入后即覆土。注意化肥不要与竹鞭接触,以免灼伤鞭芽。
花卉行业相关:桃树丰产管理技术
一、桃树施肥管理
1.桃树追肥与叶面喷肥的管理
桃树枝梢生长迅速,果实发育期短,因此施肥要及时合理。初果期桃树第1次追肥在开花前后,每株施尿素0.2~0.5kg或碳铵0.25~0.75kg,促进新梢前期生长,提高坐果率;第2次追肥在果实膨大期,每株追施氮磷钾复合肥0.50~0.75kg,以利于果实增大、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盛果期桃树适当增加施肥量。施肥方法:以放射沟或环状沟沟施,深度以达到主要根系分布层为宜。施肥挖坑时表土与心土应分开放置,肥料应与表土混合均匀填入坑底,心土放于表层。
叶面喷肥一般进行4~5次,生长前期(5月底以前)结合喷药,叶面喷施0.3%尿素,花期喷0.1%~0.3%复合微量元素,提高坐果率;生长后期(6月以后)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或多元素复合肥2~3次。
2.桃树秋施基肥的管理
实践表明,秋施基肥比春施基肥开花早,花多花大,坐果率高。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并加入适量化肥;化肥以氮、磷、钾为主,并加入适量中、微量元素。基肥施入量应占全年施肥总量的60%~70%。成年树以产果量和树体长势为施肥依据,每生产100kg桃果需有机肥200kg左右、有效氮0.7kg、磷0.5kg、钾1.0kg。新栽幼树应重点施有机肥,少施或不施氮肥,施肥以不刺激幼树徒长为准则。对品种而言,早熟品种可适当少施氮;直立性强的品种易上强下弱,宜少施氮。老树、弱树宜适当提高氮肥施入量。秋施基肥的适期为9月前后,也可在落叶前后结合秋耕进行,如遇秋旱应及时灌水。
二、桃树防旱排涝的管理
桃虽属耐旱树种,但为夺取优质高产必须在各个生育期及时保证水分供给。桃树萌芽前和果实硬核期需要大量水分,当土壤持水量在20%~40%时桃能正常生长,但降到15%以下时会出现萎蔫等不良现象,这2个时期若遇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秋季为了保证桃树越冬期水分供应,需要在秋施基肥后的冬初10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灌1次封冻水,灌时应使水湿透干土层,灌水后应及时松土保墒防冻。如果土壤墒情好,土质较粘的可轻灌或免灌。
桃树的根系不耐涝,阴雨天要做好排水工作,以防积水造成根部发病、落叶、落果,甚至死根现象。在多雨的秋季要特别注意排涝,可在桃树根颈处培土,使树盘内高外低,以防根颈处积水,对地势较低的桃园应挖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
三、桃树疏花疏果,预防生理落果的管理
桃树开花量大,坐果率高,为保证果大质优、丰产稳产和树势健壮,必须进行疏花疏果。除了冬剪时疏除或短截一部分果枝外,在花蕾期,还要进行疏花,主要疏除短果枝上密集、无空间长果的花及瘦弱花等。疏果要进行2次,第1次在刚能分辨出大小果时进行,主要疏除发育不良的小果和并生果;第2次在果核硬化前(5月上中旬)进行,主要疏除畸形果、小果和病虫果。可以按果枝类型留果,一般长果枝留3~5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2个果。
管理不善或多雨条件下会出现生理落果。桃树生理落果有3个时期:第1个时期在谢花后发生,主要由于雌蕊和花粉发育不完全、授粉不良所导致;第2个时期在幼果期,主要是树体营养供应不良而致;第3个时期是硬核期发生,主要是由于新梢与果实争夺养分、水分所导致,也有病虫危害等因素。克服桃树生理落果的根本途径是调节树势,协调生长与结果的矛盾。采取的措施:一是树势旺的桃树,春季尽量少施或不施氮肥,下半年多施基肥、农家肥;二是在硬核期前控制枝梢旺盛生长,可采取摘心、剪枝、控枝等调控;三是雨季搞好桃园开沟排水工作,防止渍害;四是在果实生长发育期用0.4%尿素液、0.3%磷酸二氢钾液喷树冠,补充桃树营养的不足;五是搞好果实生育期病虫害防治。
四、桃树修剪的管理
1.夏季修剪
可采取疏枝、抹芽、摘心、扭梢、拿枝等措施,对内膛徒长枝和外围过密枝及早疏除,对保留的直立枝留20~30cm摘心,培养成结果枝组,侧生枝有空间的也可通过摘心促生分枝,培养成枝组。
2.秋季修剪
桃树具有喜光特性,枝梢有多次加长生长高峰和多次副梢发生。因此,秋季应及时修剪,为其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具体修剪方法:①疏。及时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直立无用枝及冗长无叶枝等。②拉。对生长较旺的直立桃树,采用拉枝、吊枝和撑枝的办法加大主枝角度缓和树势。③扭。对竞争枝和有空间保留的直立枝可进行扭伤或下压,对树冠上部的强旺枝或枝组可疏去强梢后扭伤或下压,以控制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利于其结果。扭转时应小心,从基部可扭180°,但不可扭断,使其向上生长转为横向生长。④缩。对冠内重叠枝、交叉枝、老弱枝组可短截回缩,对先端已结果的中、长枝及时回缩,留基部2~3个预备枝,促使健壮生长结果。⑤摘心。为了使枝条充实老化应对贪青晚秋梢摘心。
五、桃树合理进行树体促控调节的管理
桃园如果立地条件差、生长势弱、低产,就要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农家肥,生长期追肥,促树健壮。如果树势生长过旺,除通过进行夏季修剪如拉枝、环剥或环割、摘心等措施使其多形成花芽外,还可使用多效唑对树体进行调节,一是土壤施:使用量因树大小而不同,一至二年生幼树,每株施15%多效唑3~5g,三至四年生以上树,每株施8~12g;二是叶面喷施:在采果后1周内喷施15%多效唑200~300倍液。
六、搞好桃树病虫害防治的管理
保护好桃树叶片和枝干不受病虫危害,提高光合效能,增强贮备营养,对当年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对翌年花果影响亦极大。食果害虫主要有桃小食心虫和桃蛀螟等,叶部病虫害有蚜虫、山楂叶螨、刺蛾、桃潜叶蛾、红蜘蛛、缩叶病、穿孔病等,干部主要有流胶病和桃红颈天牛。按照无公害果品生产要求,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人工捕捉天牛成虫、挖虫卵,用性诱剂或糖醋液诱杀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等;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腐熟有机肥,提高树体本身抗病能力等;用吡虫啉、灭幼脲3号、乐斯本等药剂喷防。
了解花卉行业:毛竹实生苗栽培技术
毛竹又名楠竹,分布在北纬25~30°,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湿度15%~20%、年降雨量800~1800mm、海拔800m以下的地区,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喜湿但要求排水良好,适生于地下水位低、酸性砂土或砂壤土。毛竹是一种特殊的森林资源和植物群落,具有利用时间长、材质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好的特点,深受广大林农的青睐,毛竹造林也是山区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毛竹大规模造林深受母竹移栽的限制。2023年初,在安徽省财政厅、林业厅的扶持下,在“安徽竹乡”的金寨县张冲乡创建6.67hm2毛竹实生苗培育基地。
1毛竹种子采集与处理
1.1毛竹种子的特性
毛竹实为颖果,形如麦类。风选后的毛竹种子纯度为90%左右,带壳种子千粒重15~28g,1kg种子有3.6万~3.7万粒,平均为5万粒左右。成熟后的毛竹种子无休眠期,在20~25℃条件下,7d开始发芽,15d左右为发芽高峰期,发芽期为30d左右,发芽率在50%左右;贮藏1个月后种子发芽率降低5%~10%,室内常温贮藏8个月后,发芽率几乎丧失。若将种子置于5~10℃的冷库中,发芽率可以维持1~2年[1]。
1.2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毛竹一般在4—5月开花,8—9月种子成熟,要及时采收。具体方法:于清晨露水干之前,伐倒母竹,此时花穗正处于湿润状态,伐竹时种子不易震落,将砍下的竹子修下果枝就地晒干将种子打出,风选净种。一般可采100g/株左右。
毛竹种子经过处理后,加入少量防虫丸,用麻袋或萝筐装好,放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室内贮藏,或及时运到育苗地点。若长期贮藏,应将其置于冷库中,最好随采随播。
2苗圃地选择及整理
2.1苗圃地选择
在毛竹适生区内选择地势平缓、土质疏松、土层厚度50m以上的砂壤土或壤土,最好选择土壤pH值6~7、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2.2苗圃地整理、施肥
育苗前苗圃要求全面整地,以疏松土壤,清除杂草,增强保水保肥能力。整地前基施复合肥3t/hm2,要施用均匀,整地时翻入土中。施过基肥后,将翻过的土壤打碎,初步平整(耙平)。然后每隔15~20m统一规划中心沟排水,按规划开挖深50cm、宽50cm的中心沟。在平整后的地块,根据地块形状开挖周边沟,要求深30cm、宽30cm,再开挖地垧沟,按平行于中心沟的方向每隔1.3m开地垧沟,沟深25cm、宽25cm。将开好垧的地块进一步打碎平整,清理地表杂物,做到表土细碎,地面10cm内土粒不大于0.5cm,以防种子受压而影响发芽率。苗床也应进一步通直与排水沟相连[2]。
2.3土壤消毒
播种育苗立枯病发生严重,播种时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浇洒,或用硫酸亚铁112.5kg/hm2均匀撒施进行土壤消毒。
3播种
因毛竹种子无休眠期,所以秋播要在10月底前完成,春播最迟要在4月底前完成。播种可采用点播、条播或撒播,以点播最好,可节约种子,便于管理,竹苗生长较好,分蘖苗特多。点播时可在床面按株行距20cm×25cm开穴,每穴均匀点播种子8~10粒,播种量为15kg/hm2。播完种后要及时盖土、压实,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要立即全面覆盖草帘,草帘大小以全面覆盖住苗床为宜。若是秋季播种,苗床上要覆盖农膜,以防冻害。
毛竹种子较小较轻,且播种量少,浇水时不能采用大水漫灌,只能用喷壶或带喷头的水管浇透[3]。
4苗期管理
4.1出苗期管理
气温在20℃以上时,毛竹种子播种后10d左右开始出苗,20d左右达到苗盛期,以后出苗逐渐减少,出苗期持续1个月左右。当幼苗出土1/2时,将覆盖在苗床上的草帘揭除。苗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分,期间苗床湿度要保持在10%~40%,切忌水分过多,以免引发立枯病。
4.2苗木追肥、松土
苗木出齐后,在1个月之内完成第1次追肥,小苗宜施较稀的有机肥,以后每隔1个月追肥1次。苗木经过40~60d的生长,地下根条逐渐壮大,植株养分充足,根蔸部开始萌发分蘖,为促进苗木分蘖,要及时松土、除草。
4.3病虫害防治
由于夏季高温潮湿易发立枯病,可用多菌灵1000倍液喷施苗床。若有虫害时,可以用敌百虫或敌敌畏500~1000倍液防治。
4.4补栽
苗木通过1年的生长后,到第2年春季,要对苗床稀少的地方进行补栽,补栽时的苗木一穴分成2~3丛,要带土移栽,剪去部分枝叶,以确保成活率。
5出圃
毛竹苗木通过3年的培育可以出圃,用于大规模造林。苗木出圃时应选择阴天或阴雨天起苗。三年生苗木多为丛生,要根据每丛的大小进行分簇,每簇以保留2~3株苗木为好,要求不伤根或少伤根。分簇后应及时剪去苗木上半截,留枝2~3篷,及时修剪地上枯死枝,以减少水分消耗,起苗时应多保留土球,提高成活率。
6造林
6.1造林方法
栽植时间以春季为宜,冬季不宜栽植。毛竹实生苗造林密度为600~900株/hm2,株行距为4m×4m或3m×4m,栽植穴规格为60cm×50cm×30cm,造林时间以阴雨天为宜。
毛竹实生苗应以3年以上为好,苗木应多带土球,每丛应以2~3株为1簇,造林时每簇留枝2~3盘,叶片总数保留10~20片,整株留叶量以不超过20片为宜,栽植时将苗木放入穴中,回填表土,用脚踏实,使苗木与土紧密接合,再覆土,使苗木形成馒头形[4]。在栽植时切勿用力敲打,以免伤鞭和芽,有条件的可以浇定根水。
6.2幼苗管理
实生苗成活后每年必须松土、除草、施肥、培蔸2~3次,每年5、7月或8—9月各1次,施肥量150kg/hm2。
6.3间苗抚育
实生苗成活后发笋力强,第1年成活发笋力低、发笋少,第2年发笋多,要适当除去稠笋和弱小笋,冬季砍去原植老竹苗,防止返植现象产生,经过2~3年的间苗能不断促进苗木长大。
6.4注意事项
毛竹实生苗造林因苗木幼嫩,致使成活率低,成林慢或者长不大,从而影响造林质量。因此,为提高毛竹实生苗造林成活率,应做到以下5点:一是造林前必须先要整好地,栽植要在早春前完成,确保土壤墒情好(最好阴雨天);二是苗木要带土球,最好用有机肥泥浆根,一般尽量不栽隔夜苗;三是早春栽植时苗木要做好防冻工作;四是栽植苗蔸周围土壤要踩紧,使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千万不要用锄子用力打压;五是及时除草与施肥。
花卉行业相关:良种枇杷丰产栽培技术
枇杷果实在水果供应淡季的初夏成熟。种植良种大枇杷2-3年可挂果投产,盛产期每亩产果1500公斤左右,收入超过万元。
一、适地良种
根据市场对良种大枇杷的需求和当地的种植环境条件,选择果大味甜,优质丰产的早熟红肉型大枇杷。有4月下旬成熟的森尾早生枇杷和5月上中旬成熟的大五星,龙泉1号,解放钟等良种。
二、建园定植
选择交通方便、土层深厚的平地或缓坡地成片建园。首先,在园地内按常规种植4X3米或计划密植3X2米的行,株距放线定点,深挖(或底层爆破)成宽约1米,深0.8米的定植壕沟或1米见方的定植窝,每亩施入腐熟垃圾和杂划等有机肥1万公斤,并与泥土分回填于沟(窝)内。其次,在秋季(9-10月)或春季(2-3月)下雨后栽苗。一般亩栽50-60株,计划密植亩栽100株左右。栽枇杷苗时,应按大小分级和带团移栽,并灌足定根水,有利成活。
三、合理施肥
枇杷苗定植后3年内为幼树扶育期,以营养生长扩大树冠为主。施肥上做到"淡肥勤施,前促后控"。每年在抽发春梢,夏梢和秋梢的前后,各施一次促梢肥和壮梢肥全年共施6-8次肥。每次每株施腐熟人畜禽水肥5-10公斤,加入尿素5?100克拌施。结果后的枇杷园,全年施肥3-4次,重施5-6月采果后的基肥,每株打窝深施腐熟人畜禽水肥30-40公斤,加入油饼(枯)肥1-2公斤和过磷酸钙1公斤混施;适时施好9-10月有花前肥、2-3月的春肥和4月的壮果肥。
四、整形修剪
根据枇杷易抽发生枝,中心主干和层性明显的特性,树冠采用主干分层形。其方法是:枇杷壮苗定植后,在离地约50厘米的主干上剪顶定干,在春季发芽时,选留1个向上生长的壮芽和4-5个不同方位的侧芽,抽发培育成中心主干和几大主枝,采用拉、撑、吊等办法,开张主枝角度,使其斜生(或水平)生长,形成第一层枝,按此方法,培养第二层和第三层枝,将三层枝以上的中心主干落头开心,树冠高度控制在3米左右。结果后的枇杷园,可于采果后的5-6月进行夏季修剪和开春萌芽前的修剪。主要是疏除过密枝、光秃枝和病中心虫枝四川成缩和短截多年生衰退枝和遮荫的大枝,更新复壮树势。此外,在枇杷幼树定植第四年试花结果的头年7-8月,采取控氮肥,控水分和整形拉开分枝等办法,促使提早开花结果。
五、花果管理
枇杷进入结果期后,开花较多,应疏花疏果。在开花前的10月,对花量大的树,将弱花枝、早花和病虫花全部剪除;一般树疏花果占全树的50%左右为宜。疏果一般在3月中旬的幼果期进行,先疏去冻害果、畸型果和病虫果,再疏过密的小果。一般大果型品种,每穗留果2-3个,小果型口种每穗留果4-5个为宜。疏果后,用旧报纸、牛皮纸等制袋,对果实套袋,可提高果实品质。
六、防冶害虫
枇杷幼苗期,在每年的3-9月,重点防治危害顶芽和枝叶的蚜虫、梨小食心虫和桃蛀螟等。成年枇杷园在科季树干刷白白,烘坦病虫枝的基础上,在抽发新梢和开花结果期,树冠喷布波欠多液(1:160)或50%托布津,或65%的代森锌,再加入5%敌杀死,20%来扫利或钉螟松乳剂,可有效防治枇杷叶斑病,炭疽病、黄毛虫、梨小食心虫和桃蛀螟等多种病虫害。
七、适时采收
枇杷无后熟性,鲜食必须在果实充分成熟时,分批采摘,做到选熟留青,轻拿轻放。鲜果外销或长途运输时,可在果实8-9成熟采收。
喜欢《花卉行业:毛竹一竹三笋丰产技术》一文吗?“叁仟森林”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花卉行业相关的知识,同时,sanqiansenlin.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行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